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现代诗中有很多或能抚慰你心灵,或能勾起你情思,或能引发你思索的诗作,它们如同灿烂的星辰,在文学的星空熠熠生辉。希望我们这个小小的专栏能成为你走入现代诗、爱上现代诗的引路人。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现代诗中有很多或能抚慰你心灵,或能勾起你情思,或能引发你思索的诗作,它们如同灿烂的星辰,在文学的星空熠熠生辉。希望我们这个小小的专栏能成为你走入现代诗、爱上现代诗的引路人。  相似文献   

3.
自进入新时期以来,现代诗几经波折,走着一条崛起而又沉寂的道路。现代诗的发展路在何方?梳理现代诗的演变轨迹,辨清现代诗与语言,文化传承,社会发展的关系,进而探求现代诗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当代诗歌界应该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期“中国现代诗学学科建设笔谈”发表四篇论文,分别对现代汉语诗歌与现代汉语诗学、现代诗学的三维结构、现代诗学的内涵和古今诗学对话发表了作者的真知灼见。作者都是专门研究现代诗学或现当代文学的学者,不少思考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一线教师面对现代诗不知道“教什么”和“如何教”的现状,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为例,分析指出现代诗教学要以新课标中的“审美创造”核心素养为指向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审美教育主体地位,从关联学生的语文知识、唤醒学生的生活知识、涵养学生的审美知识三个关键角度开展现代诗审美教学。  相似文献   

6.
现代诗有着更加自由的表现形式和深厚的意蕴,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开展现代诗教学,可润泽学生心灵,丰富其情感体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对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有着积极意义。基于此,本文从小学语文现代诗的基本特点出发,通过举例探讨了小学语文现代诗的教学策略,以期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教学上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现代诗作品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文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但在教学中很多教师更重视古诗的教学,他们形成了这样的共识:现代诗浅显易懂,在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只要让学生读通会背就行了。现代诗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几乎成了被忽略的文学样式。  相似文献   

8.
<正>诗之灵魂在于情,情真意切才是诗。一首好诗,它或许没有优美的语言,或许没有动听的韵律,但它必然有着动人的真情。无论它是冗长还是简短,不管它是晦涩还是平易,情感会带你走进诗歌,深切体会诗歌之美。或是让你热情澎湃,或是让你怅然若失,或是引你心神浮动。但同样是"言志",与古典诗歌有所不同的是,现代诗突破了"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情感美也是现代诗内涵  相似文献   

9.
在20世纪中国现代诗学发展史上,有六个诗学核心观念,内在地规定着中国新诗的历史分期和审美品格。这六大诗学核心观念的提出、发展和消亡,自然地造成中国现代诗学的更迭嬗变,贯穿起来构成百年中国现代诗学理论发展的完整历史。  相似文献   

10.
<正>"当你的女友已改名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诗人余光中用这个著名的反问,解读了现代诗的重要性。因为我们是现代人,只有现代诗才能更深刻地表达我们的生活、思想和情感的现代性;因为我们是现代人,才能感知现代诗歌附着的魔力。例:《远和近》——顾城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这是顾城写于1980年6月的一首小诗。然而自发表之日起,便引起相当大的风波,赞成的,攻击的,争论很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现代诗在各版本语文教材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现代诗虽在中国文坛挥洒近百年,但与古体诗相比,仍属新生事物,人们仍对其了解甚微,又由于现代诗具有意象的独特性和语言的陌生化等特点,使得其比较含蓄难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往往捉襟见肘,因此找到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成为现代诗歌教学面临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生学过许多现代诗,但在写作时却很少有学生主动去写作现代诗.这一方面是由于考试要求有时虽然写明“文体不限”,但时间的限制使大多数学生只能写自己数年内训练过的最熟悉的体裁,不敢轻易将个人的命运与评分更加主观的与现代诗绑在一起.另一方面,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对现代诗的教学也只是停留在理解与欣赏的阶段,没有从现代诗中汲取写作的营养,使现代诗作为写作源泉的功能缺失.其实,青少年本来就处在一个诗的年龄段,大多数孩子或多或少都写过一些小诗,尽管他们自己甚至不认为其能称为诗.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现代诗有着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味,也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但是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现代诗的教学多侧重于主题意涵和艺术手法的解读,在审美类型上趋向于单一,不利于诗歌价值的彰显和美学魅力的张显,因此创新的教学和解读思路急需要出现。为此,以光未然的现代诗《黄河颂》为案例,利用文本细读的方式从细节出发,“以小见大”的挖掘出该诗歌独特的艺术价值和魅力。通过阅读和思考,该诗歌以第二人称“你”进行创作,因此从“你”出发,探讨更多有深度的话题不失为一个好的思路和切入点。  相似文献   

14.
汉民族自诗经以来经过唐诗与宋词直到现在她的诗已有大约三千年的历史。事实证明,适当的格律并不束缚内容反而能使内容表现得更加有力。本文试图总结出旧体诗词格律的一般规律并结合现代汉语的特点初步创立适合于汉语现代诗的比较宽松的基本格律,使得按这种格律写成的现代诗无论看上去还是念起来都是地地道道的现代诗,但却具有节奏整齐、音韵和谐、平仄交替的音乐美,从而填平旧体诗词与现代诗之间那条似乎不可逾越的鸿沟。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诗有其自身的特性,如在诗歌语句的排列上有分行建构的特点,在意象的找寻上有追求陌生化的倾向。因此,在现代诗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其解读就要充分认识现代诗的上述特点。同时,现代诗在中学的教学现状是尴尬的,学生对现代诗的学习缺乏兴趣,教师对现代诗的教学多为按部就班,教材对现代诗的甄选标准还有待完善。为改变现代诗的教学现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对现代诗的兴趣,学校则应加强校本教材的研究与建设。  相似文献   

16.
统编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现代诗。对现代诗歌的学习,能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之情。在现代诗教学中,教师要紧扣语文要素,确定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同时注重朗读,让学生体会诗歌蕴含的丰富情感。这样教学,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感染,理解现代诗的特点,提升现代诗歌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诗性意义”是马利坦美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马利坦的诗性意义由两部分组成,即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理性意义也就是诗歌的概念意义或逻辑意义,非理性意义包括诗歌的想象性意义和神秘的音乐意义。马利坦从诗性意义的角度,通过现代诗和古典诗的比较挖掘了现代诗多义朦胧的深层原因,对于我们重新解读现代诗非常具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四届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四届研讨会,就新世纪汉语诗歌写作的现状及问题、中国现代诗的理论建设、中国现代诗的发展态势等议题进行了研讨。这次研讨会回顾了中国现代诗发展的历程,总结了现代诗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展望了现代诗的发展方向,对于汉语新诗的研究及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具有浓郁地域色彩与民族风格的现代诗,展现出与众不同的韵味,很值得深学与揣摩。从诗歌价值意义与美学魅力角度,挖掘现代诗的丰富内涵,运用以小见大的方式引导学生在不断拓展延伸中融入文本,在“小处”中探寻发现更多有价值的“大处”。从“你”入手,探寻《黄河颂》的真情、主旨,即是“以小见大”的诗歌鉴赏法的实证。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与古诗一样,现代诗也有一定的比重。这充分体现了教材编者对小学语文文体博采众长,精彩纷呈的编写意图。现代诗与古诗各具韵味,都需要读者的体悟与咀嚼,方能品出现代诗韵的美妙感觉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