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近代史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出版)由20多位专家、学者编撰,历3年而成。词典“较广泛地收录词目”,“对于释文,尽量求其准确明了,言简意赅”,是近几年来出版的一部较好的历史词典。但是,“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无论词目的取舍、释文的详略和准确性,都存在不少缺点”(《前言》)。笔者作为一名读者,本着爱护《词典》的宗旨,仅就其中所列中法战争有关词目释文的若干史实,辩误考订如下。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词典》列惟独、惟恐、惟利是图、惟命是听、惟其、惟我独尊、惟一、惟有等词,并认为这里“惟”同“唯”,即不仅“惟一”或作“唯一”,其他各条皆然,这样就形成了八组异形词。《词典》以“惟一”为首异形词。杨春女士的专著《现代汉语中的异形词》附录“《现代汉语词典》所收异形词总表”中,这些异形词均失收,且不在《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之列。因此,对它们进行溯源研究,是很有实际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汉语大词典》是一部“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的大型语文词典。按理,对历史文献上出现的古今词语都应该收录。但由于这部词典出于多人之手,词语漏收现象十分严重。对此前人多有讨论。本文主要根据两部大型方言词典(《汉语方言大词典》和《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来说明《汉语大词典》对保留在各地方言中的古语词漏收和义项漏收问题。  相似文献   

4.
辞书释文用语及其使用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对释文用语的种类、作用及其由来作简要介绍之后,着重分析了词典中典故释文用语、关联用语、“用同”以及释义用语等使用上存在的不够审慎、与普通词语少有区分等问题。就辞书释文用语使用上的有关规范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普通话音节究竟有多少?据教科书、工具书记载“普通话音节有1200多个”。徐世荣先生提出了更为精确的数字,认为普通话中使用表义的带调音节为1210多个。《现代汉语词典》1983年第2版“单节表”列出1333个音节。为什么这些音节数相去甚远?原因在于学者是以“普通话、表义的、带调”为条件确定普通话音节的,而按照这个条件鉴别《现代汉语词典》所列的音节,其中有些不能算“普通话音节”。所以,“1333”只是《现代汉语词典》这部词典所  相似文献   

6.
词典释义应该具有概括性、简洁性、系统性。本文通过比较现实用例和词典释文,认为在以上几个方面,《现代汉语词典》对“学费”“哑巴”二词的释义存在着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7.
我国第一部世界断代史词典——《世界近代史词典》撰稿人会议于八六年十二月中旬在我校召开。这部词典是继一九八五年底出版的《世界历史词典》之后,又一部综合性的世界史词典。它拟收词目五千余条,释文、一百五十万字左右,并附大事年表、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等。该词典由上海辞书出版社约稿,安徽大学光仁洪教授担任主编,安徽师大管敬绪副教授任副主编,厦门大学、北京大学、河南大学、四川大学、华东  相似文献   

8.
近日翻检《汉语大词典》、1989年版《辞海》、社科院语研所《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汉语词典》)及甘肃师大中文系《汉语成语词典》(以下简称《成语词典》)等工具书,以及陈鼓应先生《庄子今注今译》(以下简称“陈氏注译本”)、王先谦《庄子集解》(以下简称“王氏集解本”)、郭庆藩《庄子集释》(以下简称“郭氏集释本”)等专著,得益匪浅.但也有若干条目的释文尚有商榷的余地.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比较《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好”字释义的异同,通过分析两部词典中“好”字义项收录、义项分合、词性标注以及所收词条等,指出产生差异的原因以及释义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对释义理论、语义学研究和词典编纂工作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和“■”基本上是相通的,下面如无区别的必要,均以右旋的“”统称之,并不加引号。已经获得汉字资格,《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均已收入,《辞海》收 ,《辞源》收 ,《新世纪现代汉语词典》收。有音(wan),有义,又能分解为笔画(四画),承认其汉字资格,和承认“O”是汉字一样,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1.
你说我听     
田莹朋友:你好!非常感谢你对《故事作文》的关心和帮助。你真是一个细心的小老师,一下就看到了问题。“支”和“枝”的用法的确是有毛病的,不过,这毛病不是在编辑部,而是在这两个字的使用标准上。据我们了解,因为各省的小学课本不是全国统一的,在用“一枝铅笔”的“枝”字时,有的用的是“支”,有的则用的是“枝”,而《现代汉语词典》用的是“枝”字,所以,最后编辑部决定还是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的标准,即采用“枝”字作为标准用法。现在,你明白了吗?希望你以后继续这样关心《故事作文》,帮助它成长!《故事作文》编辑部编…  相似文献   

12.
“求同存异”这个词,新旧《辞源》、新旧《辞海》均未收,《现代汉语词典》收了而无书证,《汉语大词典》收了.有书证。第一条书证是1957年1月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讲到中美苏关系问题时说的,第二条是1965年3月23日《人民日报》上的话。 第一次使用“求同存异”这个词的,是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的讲话。这次讲话,《陈毅传》上有这样一段记载——  相似文献   

13.
词典、百科全书及年鉴是三种重要的参考性工具书,作用很大,应用广泛。其结构各有特点,有同有异。而“条目”是这三类工具书中反映主体内容,组成正文的主要形式。从定义上讲,条目就是按内容分列的细目;从形式上说,词典、百科全书和年鉴中的条目都是由条头和释文等组成。而实质上,由于词典、百科全书和年鉴各自的性质和作用不同,那么也就决定着条目的选取、释文等有着很大的差别。有关各类工具书中条目的选取原则,释文的编撰原则等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课题,笔者无意对此进行探究。本文旨  相似文献   

14.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12月29日发布《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这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以“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A系列名义发布的第一个“软性”规范。该词表的研制工作历时10年,所收词语经过2.5亿字海量语料的检测。所收词语同《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新华词典》等的词条以及厦门大学新词语语料库等进行比对,并查验了所收词语在谷歌、百度等常用网页上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西部汉语方言词典》由内蒙古师大汉文系哈森教授和内蒙古教育出版社胜利副编审合著 ,于 1999年 6月由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出版。 2 0 0 0年 8月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它是内蒙古第一部汉语方言词典。该词典的出版填补了自治区汉语方言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词典所收词语限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有入声的汉语方言。哈森教授从事现代汉语教学与学术研究数十年 ,在其科研成果中汉语方言研究占有重要地位。这部词典是她花费十几年的时间、精力和心血完成的一部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学术著作。哈森教授是第一作者 ,承担…  相似文献   

16.
情态动词语用释义是学习词典中语用释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应用汉语词典》为语料来源,抽取其中的情态动词及其释文,建立数据库对其语用信息含量及标注方式进行研究。通过定量定性的分析找出《应用汉语词典》在呈现情态词语用信息方面的特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17.
说形容词“X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然”为词尾构成的词为数众多,据初步统计,《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入120多个,《现代汉语词林》(1986年出版,蔡富有主编)则收了190多个(不包括由“x然”构成的固定格式)。此外,还有散见于文学作品中而未收入词典的。“x然”有形容词、副  相似文献   

18.
鲁迅小说《孔乙己》中有这样一句:“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大抵”是个副词,多见于我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语体文,尤其是鲁迅作品,书面色彩较强。《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大抵”的释文为“大概”、“大都”。例句是:“情况大抵如此”(表示“大概”) “他们几个人是同一年毕业的,后来的经历也大抵相同”(表示“大都”)。人教版2003年春  相似文献   

19.
情态动词语用释义是学习词典中语用释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应用汉语词典》为语料来源,抽取其中的情态动词及其释文,建立数据库对其语用信息含量及标注方式进行研究。通过定量定性的分析找出《应用汉语词典》在呈现情态词语用信息方面的特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现代汉语词典》中若干词条释义提出质疑,并结合《现代汉语大词典》的释文加以匡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