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其民族性的萌芽通常都与其民族神话有着无法割舍的内在联系,民族神话在潜移默化中支配和影响着民族自身的精神发展。本文以中日两国的创世神话为研究对象,试从宇宙初始状态、神的诞生、神创造世界途径、人类起源等四个方面入手,对中日两国神话中的异同加以对比分析,以此来揭示中日两国神话背后所蕴含着的不同民族心理与民族特质。  相似文献   

2.
日本神话研究在我国长期以来并未受到足够重视,日本神话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更是缺乏系统的比较研究。中国文化给予日本神话影响极大,日本神话从天地开辟的阴阳五行思想、宇宙卵神话到人与神及世界万物的诞生神话,甚至黄泉国思想等,都留下了很多中国文化影响的烙印。虽然日本神话中的部分中国文化影响因素曾受到质疑,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者认识到研究中国文化与日本神话关系的重要性。本文通过与日本国学院大学古事记研究中心主任、日本古事记学会事务局负责人谷口雅博教授的访谈,一方面向中国学界介绍日本神话及其典籍文献《古事记》的基础知识及研究情况,另一方面通过对话,探讨中日两国神话之间的关系,构架中日比较神话研究的桥梁,试图减少因交流不畅造成的研究不均衡和偏见。  相似文献   

3.
董晓玫 《考试周刊》2014,(41):29-30
创世神话表现了人们对天地、宇宙、万物的各种想象,表现出了当时人们的一些艺术思想和原始信念,但同时也受到了各民族当时时代的历史、文化等条件的制约。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国,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不同的民族性又使两国文化都散发出了独特光芒,特别是日本神话中的皇权思想、天皇的由来、英雄观等都展现了日本文化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4.
中日太阳神话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神话传说是东亚文化园地里一支瑰丽的奇葩,而关于太阳神话的传说更是多姿多彩各有特色。本文拟从比较两国太阳神话的角度出发,就“太阳神的传说、多日说、英雄射日、太阳躲藏、复出”等几个问题分析,以期对两国太阳神话背后的社会、文化、历史等原因作一尝试性探索。  相似文献   

5.
哈萨克族的传说故事《叶尔托斯特克》、英雄叙述诗《阿勒帕木斯》与希腊神话英雄珀耳修斯的故事、北欧神话英雄喜古尔特的故事、古印度著名的神话英雄罗摩的故事,在神性方面具有共同点,它们都遵循着某些共同的思维规律而产生。  相似文献   

6.
中日创世神话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比较神话学的角度 ,对中日创世神话的母题、形象、结构、讲传方式及流变规律等方面进行事实的比较 ,认为中日创世神话都表现出晚出、哲学化 ,缺少纯粹创世神话的共同特征 ,同时中国创世神话具有“散漫”特征 ,而日本创世神话较具网络化、系统化。通过中日创世神话的表象世界 ,揭示出中日神话所蕴含的不同民族特质和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7.
中日神话传说是东亚文化园地里一支瑰丽的奇葩,而关于太阳神话的传说更是多姿多彩各有特色。本文拟从比较两国太阳神话的角度出发,就“太阳刘的传说、多日说、英雄射日、太阳躲藏、复出”等几个问题分析,以期对两国太阳神话背后的社会、文化、历史等原因作一尝试性探索。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蒙汉两族不同的生产方式、思想意识及不同的文化等角度,阐述了两个民族创世神话的概况及其雷同性和变异性。指出蒙汉创世神话有很多共同点,同时也有各自的特色。“浑沌”的观点及认识是蒙汉两族神话中的共同点,而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在神话中的表现则是蒙汉神话各具特色的原因。文中也谈到外族文化对蒙汉神话的影响及神话本身的流传演变等情况。  相似文献   

9.
洪水泛滥,兄妹传人的神话传说,几乎是世界范围内人类先民所共有的;而(弓毕)日神话与传说,至少在中国各民族的先民留给后人的文化遗产中,亦不鲜见。我们曾将米恒哲与盘古王两位开天辟地的大神做过比较,现拟就同是射神的彝族杜米那确左与中国神话中的后羿再作比较分析。 一 后羿射日神话散见于中国古代典籍,因此,后羿这位神话英雄,可说是一个“拼凑”的角色。描述简洁,而缺乏连贯的情节故事;东鳞西爪,却有闪光的精神;事绩突出,但少鲜明的性格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中日作为一衣带水的相邻国家,在很多方面有着共同点,但作为文化特征之一的茶道,中日两国却又着很多不同之处,本文从茶道的历史、表现形式、基本精神进行了深入的对比,从而得出日本茶道与中国茶道的本质区别——空寂与华美。  相似文献   

11.
神话的象征或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人们总在谈论所谓神话的“象征性”,而任何我们能从神话中发现的“象征”都是我们自己任意附会的结果,神话之所以是神话完全是因为它的“结构”,无论对于原生的神话还是继生的神话而言,在理解它们的时候首先应当被考虑的就是其结构而非内容──虽然在对后者的解释过程中并不完全排除对其内容的处理。把神话理解为结构是我们能够依以开展的任何讨论的惟一可靠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世界神话具备“创造”、“变成”、“产生”这三个动词的意义。研究古代日本神话思想,不仅要和中国古代神话作比较,还要研究古代朝鲜的神话。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吸纳,构成了完整的古代神话思想。古代朝鲜、日本神话所表达的是“产生”和“成为”的神话思想,“创造”思想微乎其微;而中国的古代神话里既有“产生”和“成为”思想,又具有“创造”思想。它和古代朝鲜、日本的神话思想有相异之处。古代朝鲜和日本的神话思想相类似。  相似文献   

13.
人类思维发展到今天,已达到了十分缜密的阶段,当我们再回到神话世界时,自然会感到不可理喻。本文就是试图从神话心理学角度来解释神话思维的特点、神话思维进行的规律以及神话思维最终解体的过程,从而解释神话的神秘性以及神话消亡的原因等。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与希腊都拥有灿烂的古代文化遗产,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一样反映出古代人民丰富的想象力。本文从宇宙的生成、人类的起源、大洪水的传说和兄妹通婚现象等四方面比较了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异同进行比较后得出结论:中国与希腊虽因所处地理及人文条件各不和相同,而思维方式各异,但从两国的古代神话对比中,我们还是能发现相通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对神话概念的理解向来有“广义”、“狭义”两说。本文主张中国神话是一个发展的系统,道教神话是中国神话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文章对道教神话进行了界定和描述,认为其对中国远古神话母题的继承,主要表现在角色、观念与情节三方面。它对中国神话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远古神话的改造,一是创造新的神灵和新的神话,并发展出新的神话母题。  相似文献   

16.
由于中国对神话一词的最初引进就是涵盖在文学的范畴之下,因而造成中国的神话研究长久以来一直处在被边缘化、简单化的境地。实际上,神话不仅是文学的源头,也是人类早期文化尚未分化的整体,其中创世神话更是具有文化基因的意义。只有打破现代学科体制,将神话还原到绵延数万年的文化语境之中,才能对其价值和意义作出有效的阐释。众多学者对中国创世神话的探讨,或扩充研究材料,或扩展研究方法,或拓展研究视野,都是在这种研究思路之下所进行的有效探索。  相似文献   

17.
神话是一种原始文化积淀,是各个民族在发轫时期的精神遗存,神话的产生、发展,演变都具有各个民族鲜明的个性特征,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是两种不同文明培育出来的,体现着不同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8.
“立法正确”的神话诞生于近代西方工业化的扩展和民族国家的形成,以“新国家学说”所主张的形式与内容相分离为理论基础。首先,它主张立法形式的正确性,要么将立法内容交由权力决定,使“恶法亦法”成为题中应有之义;要么认为内容出自形式,这纵然令人向往,但终究是个“神”的问题。其次,它假定立法内容的正确性,立法者不颁布“卑鄙的”法律,德国民族社会主义的立法实践,使这一假定成为彻底破灭的神话。“立法正确”的基本神话,可推出另外两个神话:(1)禁止法官造法和准确把握立法原意;(2)启蒙百姓懂法。同样,这两个神话也是永远不能实现的。文章还探讨了“立法正确”的神话破灭后之可能出路:一是人民的反抗权难题;二是法官如何以理释法。  相似文献   

19.
蒙古族和满族的天鹅仙女神话都强调了祖先与天神之间的关系,标榜氏族起源的神圣性。两者的区别在于蒙古族神话强调氏族起源的奇异神圣和祖先的非凡出身,而满族神话则主张爱新觉罗黄金家族先祖神异诞生,统治国家的天命授权等。从神话的类型来看,蒙古族神话更接近于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的天鹅处女故事类型,满族神话则属于皇权受于天命的建国神话类型,从而形成两者之间较大的差异。相同的故事母题和接近的主题在两个民族中有不同的用途和发展倾向,天鹅仙女神话故事在两个民族中得到了不尽相同的发展演化。  相似文献   

20.
变形神话是各民族在上古时代(或原始时代)的生活和思想的产物。神话所述者,是“神的行事”,但是这些“神们”不是凭空跳出来的,而是原始人们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况的产物。该文试图从原始人的心理特点揭示变形神话形成的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