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语文专题不应仅指作为教材框架的"主题"化,也不是文学史专题、作家专题的代名词,而应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注重语文素养提升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其内容应该更具体,更具可操作性。将大学语文专题设计为讲读专题、创意写作专题、课堂实训专题三大模块,分别针对大学生的阅读、写作、表达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其母语素养与综合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以来,高校恢复了“大学语文”课。使用的教材约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继承建国前“大一国文”格式的作品选读型,一种是纯科技文章写作训练型。两种类型各有侧重和其长处,但都未免单一薄弱。彭丙成副教授等主编的、由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6月出版的《大学语文教程》,打破了上述两类教材的格局。其上册为中外古今文学概述及作品选读,  相似文献   

3.
开展专题化教学是推进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能够有效应对当前大学语文教学普遍面临的课程内容丰富而学时有限、教材种类繁多而教学研究相对不足、新媒体时代对实体课堂带来挑战等问题。开展大学语文专题化教学,一要从立足经典、多学科融合、融入地域文化等维度凝练教学专题,科学地建构课程内容;二要始终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紧密围绕课程专题深入拓展大学语文的“课堂和书房”,真正将大学语文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4.
大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以主题式课程专题教学模式为突破口,进行了教学改革的全新尝试,该方式的教学改革旨在将审美性和工具性相结合,将传统精神与现代意识相融合,将大学语文中经典范文经过整合凝练成不同教学专题进行教学,通过创设开放和多元的教学模式,培养高校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5.
作为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的大学语文,在高等教育中拥有独特的育人功能.近年的相关文件与会议中,大学语文课程多次被强调,获得广泛关注.而对部分高校大学语文教学情况的调查显现出大学语文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大学语文需要改革与创新,可以从明确其文化素养教育的目的;按需调整,取诸教材之长,增加学生熟悉并关注的内容;开展文化专题教学模式,革新教学方法;开设人文通修课程.创设良好文化氛围四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以来,高校恢复了“大学语文”课。使用的教材约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继承建国前“大一国文”格式的作品选读型,一种是纯科技文章写作训练型。两种类型各有侧重和其长处,但都未免单一薄弱。彭丙成副教授等主编的、由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6月出版的《大学语文教程》,打破了上述两类教材的格局。其上册为中外古今文学概述及作品选读,下册是“阅读和欣赏”知识与“常用文体写作”,把语言学、文学、阅读学和写作学熔为一炉,铸成审美陶冶与实用训练相结合的系统,体系新颖完备适用,是一部值得肯定和推荐的好教材。它有如下一些方面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近30年大学语文教学与教材的建设情况做了梳理,分析了大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几种类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21世纪大学语文教材的建设方向,即坚持"文学思路"与"人文思路"的统一,注重人文性;坚持传统文学文化与现当代文学文化的统一,注重时代性;坚持总体规范与文化特色的统一,注重地域性。  相似文献   

8.
作为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的大学语文,在高等教育中拥有独特的育人功能。近年的相关文件与会议中,大学语文课程多次被强调,获得广泛关注。而对部分高校大学语文教学情况的调查显现出大学语文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大学语文需要改革与创新,可以从明确其文化素养教育的目的;按需调整,取诸教材之长,增加学生熟悉并关注的内容;开展文化专题教学模式,革新教学方法;开设人文通修课程,创设良好文化氛围四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9.
当前.作为高等院校公共课的大学语文正日渐走向“边缘化”。据调查.目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大学语文的地位不高,二是师生对大学语文现行教材不满.三是师资队伍建设严重缺位.四是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手段单一等。过弱的文化熏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过强的共性需求.使得职业院校学生向“工匠”方向发展。因此.必须在高职院校进一步推进和落实大学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大学语文承载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丰富性与实际课时安排的有限性,形成大学语文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为突破困境,很多教师和学校不谋而合,寻找出一条有效路径——大学语文教学专题化。专题化教学应及时适应形式所需,提升到课程建设的高度:编写配套教材,建设网络课堂,改革考试方式。笔者带领的大学语文教师团队正在致力于这方面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11.
大数据时代,大学语文课程的发展首先要求大学语文教师的自我革新。大学语文课程本身的改革与创新表现在要善于利用网络手段辅助教学,要善于运用翻转课堂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学内容应体现时代感和现实性等方面。应用型本科的大学语文教育应突出自己的特色,可以建立以大学语文课程为核心,以口才类、写作类、其他文学或文化专题类课程为辅助的课程群。  相似文献   

12.
民族振兴与大学语文教材编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是教材编写,但由于专家学者对该课程教学目的各持己见,无法统一,使得各种相关教材泛滥。本文结合对大学语文教材的现状分析,提出将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到的民族振兴作为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从四个方面来改进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一、教材简析 1.教材编排特点。从一年级下册开始,教材“专题式”整合内容,每单元均以“导语”点明专题,并由一篇识字课文、4篇或5篇主体课文和语文园地组成。 2.本单元具体分析。以“家庭生活”为主题,安排了《识字2》和《看电视》、《胖乎乎的小手》、《棉鞋里的阳光》、《月亮的心愿》四篇主体课文以及“语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以来,夏中义、王步高、温儒敏、陈洪、张介明等人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或以人文主题为特色,或对文学史编排体例进行新探索,或以文化专题讲座形式结构内容,或引入数字化资源构筑教材新形态,或导入比较文学视野更新知识构成,大力变革传统编排方式,有力推动了大学语文教材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十二五"时期,大学语文国家级规划教材在总体框架上呈现出立体化、网络化的编写趋势;版面设计方面追求形式设计对教材内容的恰当表现,显现出一种图文并茂的态势。不过,从教材编写体例和教材内容来看,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存在不同见解,应统一规范;大学语文教材在分层分类编写、加强语文能力训练以及选文内容方面还需进一步努力。  相似文献   

16.
这几年,我国高职教育虽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但在高职教材建设上却一直存在着混乱无序的状态.其中,高职大学语文教材就处于这种困扰当中,当下的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有的过于简单,定位于传统的给学生"补课",使大学语文成为高中三年语文教学的简单重复,被人戏称为"高四语文";有的则拔得太高,是一种脱离了教学具体情况的课外阅读;有的则往往将本科教材拿来,临时顶用或略加修改,删繁就简,就成为了所谓的高职教材.由于现时高职大学语文教材和高职教育培养目标要求上的脱节,出现了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情况.甚至有的学生、老师认为其可有可无,提出取消大学语文课程.要改变上述现状,加强素质教育,促进高职语文教育的良性发展,就迫切要求大学语文教材具有高职特色.本文笔者根据多年来对语文教学的认识和实践,试就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建设陈述拙见,与语文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17.
大学语文主题式专题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题式专题教学是大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的一次新尝试,依据审美性与工具性相结合、传统精神与现代意识相融会的基本原则,将经典范文凝练成不同的教学专题,旨在通过营造开放性和多元化的问题探讨意识,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和人文修养。  相似文献   

18.
从1978年高校恢复大学语文教学到2007年全国几百所高校将大学语文列为必修课程,大学语文教学已行进三十余年。这期间,大学语文教材可谓层出不穷、种类繁多。如何独辟蹊径,使其体现前瞻的编写立意,具有开阔的学术视域,则需进行更深湛的学术考量和对大学语文教学更到位的把握。由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类教材编委会组织、李树新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立足民族地区,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高校语文教材建设稳步推进,不仅出版的教材版本数量多,编写体例和教材内容也在不断更新。本文通过对十二种《大学语文》教材样本的分析,以点带面,从大学语文教材编写体系、教材篇目的时代性、经典篇目的集中度等方面归纳总结《大学语文》教材现状,剖析其存在的问题,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大学语文教材体系和谐构建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梳理大学语文教材发展演变的轨迹的基础上,概括出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特点及某些不能满足成人素质教育的不足之处,提出教材改革的意见以满足成人素质教育的要求,即根据作家组合单元,教材附录中简介几十部中、长篇名著并附以导读内容,教材编写以人文主题为主线、文学史发展为暗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