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向贤彪 《军事记者》2002,(11):59-60
读《刘墉文集》,看到“三个筛子”的故事,原文照录———一个人急急忙忙地跑到一位哲人那儿,说:“我有个消息要告诉你……”“等一等”,哲人打断了他的话,“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用三个筛子筛过了吗?”“三个筛子?哪三个筛子?”那个人不解地问。“第一叫真实,你要告诉我的消息,是真的吗?”“不知道,我是从街上听来的……”“现在你再用第二个筛子去审查。你要告诉我的消息,还应该是善意的”。那人踌躇地说:“不,刚好相反……”哲人又打断了他的话:“那么我们再用第三个筛子。我再问你,使你如此激动的消息是重要的吗?”“并…  相似文献   

2.
“人一辈子不看一千部小说,活得太冤枉。一千部小说就是你的一千个世界。”这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曹文轩教授在课堂上对北大学生说过的一句话。读小说首先要读经典,经典的标准是什么?经典小说如何读?读曹文轩的《经典作家十五讲》,可以从中找到路径。  相似文献   

3.
《双生水莽》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小说文本,在作品里你基本上找不到奇崛的故事、曲婉的情节,但它却一样能引动着你伸纸疾读、欲罢不能。  相似文献   

4.
<正>“有限的生命能够在阅读中得到延展,这就是阅读带给我的快乐。”被资讯塞满的日子,你是否有闲暇坐下来认真读上一本书?阅读碎片化的当下,你能否保持专注,认真读完一整篇文章?线上购物愈加便捷,你还有去书店逛一逛,买几本纸质书的想法吗?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民生周刊》记者采访了3位读书者,听听他们的阅读故事。  相似文献   

5.
和朋友一起逛街,去超市购物,去公园散步,步行去上学,坐地铁去上班,这样的生活你觉得幸福吗?人类真的登上过月球吗?假如有人告诉你,恐龙从来没有出现在地球上,世界上并不存在科学或是文学,我们也不需要这些东西,你会相信他吗?你知道什么人被称为“被剥夺了洗澡和理发权利的人”吗?当有人从你身边经过,只是因为他穿了长外套,你会紧张吗?你会认为他将随时掏出自动武器向你射击吗?你对陌生异性微笑过吗?你愿意他们看到你的笑容吗?这些问题似乎不值一提,无论回答“是”还是“不是”,回答的人大概都会在前面加上“当然”两个字。就像我们当然热爱和平,每个人当然都有受教育的权利,男女当然平等,每个人当然拥有恋爱的自由和信仰的自由,就像我们拥有逛街和吃冰激凌的自由一样简单。  相似文献   

6.
徐斌 《新闻实践》2011,(7):I0002-I0002
在阅读这张照片时,不知道你会不会也打起哈欠?要知道,打哈欠是传染的,就像疲劳会传染一样。阅读这篇文章的你,是不是一名白领呢?在这张取名为《上海,星期一》的照片里,你是否找到了自己呢?你觉得你是他们中的一员吗?每个星期一的早上,你是否也是这样哈欠连天、表情木然、步履匆匆地去上班呢?如果是,那你过得好吗?  相似文献   

7.
《全国新书目》2022,(4):106-107
<正>唐诗里藏着名山大川。唐代诗人为什么喜欢旅行?他们中的“登山冠军”是谁?哪座名山在唐诗中的“出镜率”最高?边塞军人白天煮饭的锅,晚上用它做什么?你知道藏在唐诗里的山都是什么山吗?李白、杜甫、高適三人曾在哪座山下“结义”?……《唐诗里藏着故事——和孩子一起读懂经典名篇·三·山川篇》中藏着这些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8.
万妮 《新闻世界》2005,(11):57-58
你去过闽西土楼吗?你去过婺源吗?你曾为那里的建筑倾倒吗?可你知道,这些蕴含着智能蕴含着深刻化的地方,正逐步离我们远去!在日益浓重的旅游包装下,我们正在流失这些最纯净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桂林 《出版参考》2009,(9):49-49
如果有人问你:有过在大树上用餐的经历吗?你一定大笑着说:那是松鼠的专利。不过,今年年初在新西兰就有一家挂在树上的餐厅开张营业。它神秘的地址和奇异的外观吸引了全世界好奇的目光。  相似文献   

10.
符驮和西屯     
近年来,让我突然产生了一个感觉,由于杨争光的小说《从两个蛋开始》问世,书中写到的“符驮村”似乎成了一些人来西安后一定要去看看的一个景点。当然去看的人,职业爱好都和文学艺术有关,都是读了《从两个蛋开始》这部小说之后产生出这样的想法的。是钱钟书说过的吧,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名基层通讯员,你知道《安阳日报》改版、改革情况和用稿取向吗?你知道如何提高上《河南日报》的命中率吗?11月19日至21日,内黄县委宣传部成功举办了为期3天的新闻通讯员培训班,特邀上述两家报社的新闻编辑专家到班授课,给大家解疑释惑,介绍秘方。  相似文献   

12.
于丹:经典的温度,略高于体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新闻周刊:《论语》中国人读了两千多年,但并没塑造出具有现代精神的公民,你为什么还会去解读呢?  相似文献   

13.
2010年新年伊始,我的一个学生给我发了一个邮件,询问卡夫卡一篇名为《掉到井里的人》的小说。我一时茫然,在我的印象里《卡夫卡全集》中似乎没有这篇小说。于是,我找出《卡夫卡全集》小说目录重新翻检一遍,果然没有见到这样一篇小说。难道是《卡夫卡全集》有所遗漏,而所遗漏的恰恰就包含这篇小说吗?记得数年前我曾就此问题请教过叶廷芳先生:他主编的《卡夫卡全集》是否收录了卡夫卡所有的作品?  相似文献   

14.
我不迷信,也不读与迷信有关的书;朋友向我推荐《手相》的小说时,我问:"是算命的故事吗?"他笑了笑说:"你看了才知道!"这样的神秘反而刺激起我的好奇,很快拿起书,本想翻翻看个大概,没想到却一下子扎了进去,一连三天,只要有空闲便沉浸其中。此时,我才知道这小说的不一般:以手之小天地描绘国粹大世界,对国民何等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丁零零……”电话声响,我赶忙拿起听筒.“是祥科同志吗,你寄来的《新闻爱好者》每期都收到了.尤其是《邓拓与丁一岚的诗情》一文,我们几个都看了,很有兴致啊!你知道吗,邓拓和丁一岚的故事,胡老,胡开明知道得不少,胡老还是他们的‘红娘’呢?你有兴趣的话可以来一趟.”  相似文献   

16.
张茜 《湖南档案》2010,(9):38-40
电影《柳堡的故事》含蓄、细腻、健康、优美,令人过目难忘。你想知道它的来源吗?且听我一一道来。  相似文献   

17.
过士行中国戏剧“凶猛”的旁观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位与100多名女性有过性关系的单身汉女人日起故事与一位擅自闯进单身汉公寓的神秘两人会发生怎样的故事?10月11编剧过士行带着名为《备忘录》的踏入北京人艺小剧场。  相似文献   

18.
张琳 《大观周刊》2010,(33):10-10
说起KTV,大家想到的一定是去飙歌、拼酒,没错.就是飙歌、拼酒!可是,在KTV里玩过千百回的你真的释放了吗?尽兴了吗?KTV里最in的玩法.不是单个人的独领风骚,而是“百花齐放共争春”.一拨人在一起狂欢、逗乐才最畅快!  相似文献   

19.
听说过看音乐、闻颜色吗?一些特别的人会有这种很奇怪的感觉能力——或许,你周围就有这样的人,甚至你自己就是其中一个[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刘良初 《出版参考》2005,(6X):19-19
在经营领域,熟悉这个故事的人一定很多。它说的是,曾经有两个外国人想到中国来投资,其中一个看到中国的投资环境不是很好,准备打退堂鼓。另一个则完全相反,他说:“自从我一踏上中国的土地,我就兴奋不已。你想,中国有十多亿人口,如果你能从他们每人的口袋里掏出一块钱的话,你想那是一个什么概念?”这个故事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营销中的“规模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