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木版水印是中国古老的雕版印刷术中的一种,最早的记载出现于隋代。至今发现的最早雕版印刷实物是公元868年的《金刚经》。这种历史1000多年的古老技艺,而今北京的荣宝斋仍在使用。至上世纪中期,以木版水印技艺复制古今名人书画原作,便成为以出售名人字画、文房四宝的百年老字号荣宝斋独树一帜的产业。[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德格印经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新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中国雕版印刷技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双遗产地,在当代条件下对它的保护工作显得十分重要.笔者根据当代大环境和德格印经院的实际,择其重点,对德格印经院开展木刻文物印版的鉴定评估和复制、传承主体的保护金印版刻制工艺的抢救、建设“中国藏族雕版印刷博物馆”及其数字空间的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活字的源头在中国□牛达生《本续》是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的简称。1996年11月16日,文化部组织专家在北京鉴定确认,《本续》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木活字版印本实物,它对研究中国印刷史和古代活字印刷技艺具有重大价值”①。一、《本续》的发...  相似文献   

4.
王伟毅 《世界文化》2009,(1):I0001-I0004
版画的形成与发展是随着印刷、书籍出版的发展衍变而来的,和中国的雕版印刷最初为了佛经传播一样,欧洲最早的印刷品也是为满足宗教的需要。但由于受当时文明发展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欧洲出现印刷术并随之产生木刻版画,较中国最早的木板印刷作品——唐懿宗成通九年(公元868年)印的经卷“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约迟了700年。  相似文献   

5.
金秋十月,匈牙利。在享有多瑙河上最美丽明珠美誉的布达佩斯市,坐落在古色古香的布达皇宫西楼的匈牙利国家图书馆里人声鼎沸。由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主办的《中国古代雕版印刷珍品展》在此隆重开幕。  相似文献   

6.
由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与刘海粟美术馆联合举办的“迎新春木版年画展”于1月18日~2月14日在刘海粟美术馆举行。此次展出的80幅年画是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收藏的,系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苏州桃花坞等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创作的原拓或手绘年画。木版年画是指用传统的木版水印方法印制的年画。木版水印年画作为重要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自清乾、嘉至解放前曾盛极一时,流传广泛。木版年画风格多样,题材丰富,一般在过年或喜庆节日时张贴使用,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良好愿望。在创作方法和表现手法上,经过漫长的历史延伸,形成了各地区不同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7.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是中国对人类文明所作的重大贡献,而古代巴蜀是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发源地之一,在唐末至南宋长达四百年间曾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印刷出版中心,在人类传播史上创造过多个第一。虽然昔日的辉煌已经被岁月的尘埃所湮没,但以西川印子和蜀刻本为代表的雕版印刷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8.
唐代初年,雕版印刷已开始在民间出现,印刷的品种主要是佛经、历书、字书及占梦、相宅一类的书籍。当时雕版印刷被看做是雕虫小技、不登大雅之堂的玩物。这时流行的书籍还是魏晋南北朝以来的通行的手抄本,普通读书人如想得到一部书籍是很不容易的。相传毋昭少年时家里贫...  相似文献   

9.
李健强 《寻根》2003,(3):100-103
在中国传统绘画形式中,把梅、竹合画一幅之上称为“梅竹双清”。但这一称谓起源于何时,是谁先提出的?翻检很多书籍也不能最后确定。早先,无论诗歌还是绘画,都是将梅、竹分而吟咏图绘的。咏物诗作为一种文学品类出现很早,《诗经》中已有大量以花喻人的诗句,屈原更是遍咏香草,以比德君子。而咏梅诗最早应是南朝鲍照的《梅花落》、何逊的《咏早梅》,咏竹应是南朝沈约的《檐前竹》、谢的《咏竹》。直到元代才有以梅竹为题合吟于一首的诗作,有贡性之的《题翠竹红梅》,有泰不华的《题梅竹双清图》,这是见到最早以双清称谓梅竹的文字记载。从题目看…  相似文献   

10.
<正>关于中国雕版印刷术之起源,当前学术界持唐代发明说。然有资料表明,至迟在南北朝梁时中国已经有雕版印刷术存在。《正统道藏》收道家典籍《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简称《三洞奉道科戒》)卷二"造像品"条载:"有一十八种,以状真容:一者雕诸宝玉琼瑶琅玕七珍之类;二者铸以黄金;三者铸以白银;四者铸以赤铜;五者铸以青铁;六者铸以锡鑞;七者雕诸香物栴檀沉水之属;八  相似文献   

11.
我国雕版印刷术一般来说,始于隋唐,兴于五代,盛于两宋。隋唐的雕版印刷品,大多为文献记载,虽说品类极多,但留存下来的屈指可数。现存最早的刻本是唐咸通九年(868)王玠刻印的《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南朝鲜发现的唐印本(八世纪初)《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以及五代时刻印的《唐韵》和《切韵》,这些刻本都已流失到国外。国内仅存的五代刻本是吴越国王钱叔刻印《宝箧印陀罗尼经》,该经流传甚少,西北大学图书馆收藏一卷,首尾完整,十分珍贵,现将此经刻印流传情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2.
《寻根》2020,(5)
正家谱是一种世界性文化事物,广泛分布于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之中。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亲缘组织,是人类最天然、最早的社会组织形式。在东西方社会中,都存在着悠久的撰修家谱传统。从时间上看,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家谱,是三千多年前的商代的甲骨家谱。《周礼·春官·宗伯》记载西周设  相似文献   

13.
张依 《寻根》2000,(6):98-100
1936年9月,向达赴英国伦敦阅读敦煌卷子,描述了他亲见的《灸经图》,记入《伦敦所藏敦煌卷子经眼目录》:S·6168铜人针灸图。另S·6262铜人针灸图,与S·6168当是一书,裂为数段。这当是中国传世最早的针灸图。 这幅图的正中、头部正上方,竖写着“明堂”二字,字形明显地大于其他穴位文字及说明性内容,这就是本图成为针灸明堂的可信的实物例证,也为针灸界悬而未解之论──“‘明堂’表其形见”找到了合理的解释。一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曾提到过最早的针灸图,叫《明堂三人图》、《明堂人形图》,为唐代永…  相似文献   

14.
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就已经出现了地图。春秋战国时期,地图被广泛地应用于政治、军事活动。先秦古书《管子》讲到过地图。据说《孙子兵法》也是附有地图的。《图穷匕首见》的图,就是荆轲刺秦王,借以上秦廷,献的一幅燕国地区的地图。我国目前发现最古的地图,是1973年12月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3幅画在帛上的地图:《地形图》、《驻军图》、《城邑图》,距今已有2100多年。现保存在西安碑林的两幅石刻地图《华夷图》、《禹迹图》,是我国传世的最早地图。这两幅地图刻于南宋刘豫阜昌七年(1136年)。现藏在波兰古都克拉科夫国家博物馆里的一幅中国…  相似文献   

15.
剑川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以白族为主的剑川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纸扎就是其中一项独具特色的古老传统民间手工技艺,主要分布在全县金华、甸南、沙溪、羊岑、马登、老君山、弥沙、象图等乡镇。  相似文献   

16.
谈《秦皇征战图》的艺术成就冯立深秋。雨雾中我来到张义潜先生寓所观画。一幅幅动人的历史画卷,使我对画家精湛的技艺和勤奋笔耕的精神至为感佩。在史的海洋里,他努力开拓中国历史人物画的新境界,展示民族艺术的审美思想。《秦皇征战图》这幅巨作,就是典型的代表。这...  相似文献   

17.
国书馆古今谈白丁"图书"就是有图之书。清人叶德辉在《书林清话》中说:"古人以图书并称,凡有书必有图"。我国最早的文字,系殷商时代的甲骨文。有了文字,在载体上刻写绘制出来就成了书,即我国最早的图书。古书《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可见古...  相似文献   

18.
牛达生 《寻根》2014,(5):30-34
2003年8月上旬,韩国清州古印刷博物馆研究课室长黄正夏等4人造访。我们主要谈了西夏印刷、中国印刷、东方印刷向西方传播等问题。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韩国在两个方面对我国印刷术发明权提出了挑战:一是大肆炒作出土于庆州的《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得出印刷术起源于韩国的结论;二是以高丽铸字印本《佛诅直指心体要节》(简称《直指》)为依据,得出金属活字发明于韩国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正文字与图像相生相成,历史悠久。《周易·系辞上》有言“河出图,洛出书”,足见“文不足以图补之,图不足以文叙之”的搭配与和谐。经书在信仰者心目中是超自然存在的精神容器,文字和书籍自然非常神圣。为表达崇拜和敬仰之情,经书插图者不惜工本,甚至不惜金、银,着力装饰插图,例如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是佛经里的“变相”插图,圣经古亚述文手抄本中黄金叶制作的耶稣及其他圣经人物图像,《古兰经》搭配细密画配的经字画。人类对神圣文本  相似文献   

20.
离“雾都”伦敦唐人街不远处的派克商32号,是一座门面不大的两层小楼。这就是旅英华人邓家祥、林伟夫妇开办的光华书店。书店的店堂虽不宽敞,却在书架上摆满了中、英文和其他语种的图书与报刊。这些书刊多数来自中国大陆与香港。如今,这家书店拥有近万种图书和15m多种期刊,是欧洲最大最全、以销售中国图书为主的书店。它还开展征订业务,已拥有1500多家长期订户。此外,它还经营中国的文房四宝、国画原作、木版水印画、剪纸、明信片、录音带、录像带、中文打字机和小工艺品。这些书刊与文化用品,既抚慰了华人的思乡之情,也帮助了外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