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视提高和发展新闻信息资料工作吴冷西中国新闻资料学会编写的《新闻资料学概论》即将正式出版。我愿意为此说几句话。我是一个老新闻工作者。从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到建国后,从解放日报社到新华通讯社、人民日报社、广播电视部,我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新闻单位...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新闻资料学会编辑的《新闻资料理论与实践》一书已经出版发行。该书是一本专业论文选集,内容较为系统、丰富,包括新闻资料的定义、组成要素、属性、种类,新闻资料的搜集、分类,合辑、排架,新闻资料室的职能、人员培训、服务咨询、现代化建设等。欲购者请与《人民日报》社国内资料组蒋建华同志联系。《图书馆与资料室管理手册》(郭星寿编著,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定价5.75元)。本书编著者郭星寿是一位长期从事图书馆学研究的学者,对  相似文献   

3.
《湖南地方志考评》序禹舜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湖南地方志考评》,是一本颇有学术价值的著作。著者李龙如先生嘱我为之作序,实不敢当,作为一个读者写点读后感吧。地方志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瑰宝。从春秋战国时期发端,到晋汉至隋唐,地方志的内容逐渐丰富,形式亦...  相似文献   

4.
1988年秋,由于教学需要,我开始对校对学理论进行探索。与此同时,我又以业余校对的方式.从事书刊校对的操作实践,并且开始撰写校对概论的教学讲义和校对论,尽可能做到教学、生产与科研三结合。1992年,在《中国出版》上发表了题为《我国汉字校对传统的初探》的论。从那时到今天,在九年的时间里,我陆续写了一些有关校对理论研究的章,大都发表在《中国出版》、《出版发行研究》、《编辑学刊》、《编辑之友》和《出版科学》等刊物上。在这一过程中,我从我国历代校雠学家和当代专职校对人员的有关论中,学到了很多东西,终于看到现代校对学体系的轮廓,并对其中的若干板块有比较具体的认识。这些板块虽然大小不同、层次不同,并且有所交叉,但都是现代校对学体系所应包括进去的。  相似文献   

5.
余小沅同志花了三年多时间,写就《副刊学概论》,请我作序,我乐意为之。这有两个原因:一是报纸的副刊学研究比较少,而客观的发展又比较快,很需要多从理论上探讨,加以正确引导;二是我与小沅一样,也从事过副刊的编辑工作,同行相亲,又有感言。 报纸的副刊,是中国报业的一大特色,有久远的历史,在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五四”时期的“四大副刊”——北京《晨报》副刊、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和北京《京报》副刊,它们程度不同地为推动新文化运动和新思潮的传播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新闻传播学概论》(以下称《概论》)以新的体系、框架和思路,为读者展示了一个新的学科领域,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创立了一个新学科。我习读过并教授过新闻事业概论、新闻学原理、新闻学概论等著作和课程,这些都是新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我也研读过传播学、大众传播学的论著。然而把新闻学与传播学交叉研究,并成就一部学术专著,在我看来还是首创。读《概论》一书,似有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它为新闻学和传播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作了一次新的有益的尝试与探索。《概论》由新闻传播学本体论、客体论、立体论、载体论、媒体…  相似文献   

7.
从四个方面概述《图书馆读者学概论》一书的特点,并指出其不足。  相似文献   

8.
军事新闻有学 读过今年6月出版的《军事新闻学概论》以下简称《概论》后,我的第一个印象是:军事新闻有学。 任何学问,都源于实践。我国有丰富的军事新闻实践经验,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区,更是成绩辉煌,出现了著名的作品和杰出的记者,还形成了一支专业队伍。但在理论研究方面却是滞后的。在当时的国统区,出版过《战时新闻学》任华明,1938年等几本有关著作,内容都是阐释新闻学知识在战时的运用问题,没有新的理论建树;当时的解放区也发表过一些论文和著作,如《关于部队的报纸工作》陶铸,19…  相似文献   

9.
周海旭 《记者摇篮》2004,(12):59-60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产业已成为国家重要的支柱性产业。新闻资料工作作为信息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走上了信息化、数字化的进程。如果对未来新闻资料工作模式,不是从传统新闻资料工作到数字新闻资料工作,而是传统新闻资料工作与数字新闻资料工作有机结合的复合型的新闻资料工作。这是一种传统资料管理与数字资料管理共存互补的新模式。新闻资料工作的复合化趋势应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书评学概论》序许力以书评是推动学术研究的武器,是活跃文学艺术与提高鉴赏水平的手段,同时也是启发、引导广大读者阅读与监督书刊出版工作的工具。理论思想与艺术,在历史上存在着不同观点,而不同的观点就有不同的评论。因而对文章、书刊的评论,历来都是有的。有了...  相似文献   

11.
杨名宜 《传媒》2023,(2):83-85
新冠疫情深刻影响了教育教学改革,如从疫情早期的“停课不停学”深化到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线上线下教学方式及时转换”。本文以《网络与新媒体概论》课程为例,基于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的新媒体课程教学改革,以个案分析法探讨新媒体课程线上线下教学及时转换的难点、构建与关键。通过梳理疫情期间复合教学空间的特点与类型,探讨特殊时期面临的多元线上线下组合场景,并以参与度与自主性为标准衡量教学交互不同层级与多元教学场景的适应度。  相似文献   

12.
安徽大学图书馆林增铨同志《图书馆管理学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一书,去年年底由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了。这是我省图书情报理论园地的新收获。《概论》洋洋14万言,我一连拜读两遍,重点章节我又反复品味,觉得受益非浅。现在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最近读了一本西安地图出版社2004年10月出版的新书——郭平安《编辑批评学概论》,我觉得传统编辑学受到了一次有力的冲击,或说挑战。传统“编辑学”在郭平安这里发展成了“编辑批评学”。  相似文献   

14.
我很喜爱摄影,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曾是出国部队新闻资料摄影员、兵团宣传干事、大学校报总编兼新闻摄影,《解放军报》、《兵团战士报》、《安徽日报》、《中国教育报》的摄影通讯员,在省以上报刊杂志发表摄影作品一百多幅,可以说是一名业余新闻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白发的增加,我特别珍惜过去那难忘的战地摄影岁月。  相似文献   

15.
新婚蜜月,我的头一件事就是把添置的两个书柜派上用场,为10年来珍藏的书籍乔迁新居。在我珍藏的2000余册图书中,最早出版的是1960年版的《青海民歌选》,那是妈妈支援大西北时购买的书,辗转南北,又加入了我的藏书队伍。在这些书中,有的是我读小学时的复习资料,令我勾起对童年岁月的无限眷恋;有的是新闻资料,令我无悔走上笔耕路;数量可观的则是军事资料,从尖端武器到实用技术,从共和国将帅到普通一兵,可谓小小军事大观园。10年藏书不寻常。正是这些书籍陪伴左右,使我在挫折中奋发向上。正是在这些“无言老师”的鞭…  相似文献   

16.
近读冯梦龙编辑的宋元明时期的白话短篇小说集《三言》,在《警世通言》的序中,有一段字十分感人。我反复阅读很有趣味。  相似文献   

17.
《申报人名索引》是由《申报》的文章著者(不包括《自由谈》著者)和新闻资料中的人名组合编纂的,其主体是新闻资料中的人名。《申报人名索引》在查找近现代历史人物时非常方便,同时从相关人物查找近现史料也颇容易,甚至有些多主题的资料在分类索引中未能反映的也能  相似文献   

18.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的出现和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它使我们从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随着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新闻资料部门和编辑部门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作为信息资源的直接处理者,传统新闻资料人员正经历着面临着角色的重新定位的阵痛,从最初的资料的守门人到信息的中介,再到专业的信息研究人员的过渡,正是社会进步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新闻资料人员自我完善、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郑欣淼 《出版史料》2009,(4):64-64,65,66
宏伟同志将关于故宫的一些论文结集为《故宫问学》,问序于我,这对我来说是一件很高兴的事情。我到故宫博物院工作以来,每看到一本故宫员工的著作问世,都倍感欣慰。特别是关于故宫学术的论著,我更加关注。  相似文献   

20.
新闻资料工作,不就是收收发发,剪剪贴贴吗?不少的人都是这样认为的。 但是从老新闻资料工作者那里,我知道了这样两件事: ——美国曾有一位将出任部长的人,乘火车抵纽约,当时有许多记者到车站没等到,又到各家旅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