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近几年,国家就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公平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宏观上为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提供了制度保障,很多民工子女得以就读于城市公办学校。但审视民工子女的受教育过程,我们发现,歧视、排斥等不公平现象仍然存在。全纳教育是通过促进教育公平进而推动社会公平,其中,弱势群体始终是全纳教育关注的焦点。课堂作为学校教育的最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2.
<正>慕课要"革"教育不公平的"命"慕课最重要的是"革"教育不公平的"命"。对中国来说,教育不公、创新不足、终身教育体系缺失这三大问题,是传统的教育模式解决不了的。现有的教育,最多只能解决"有学上"的问题,而在"上好学"的教育质量上,是不可能做到公平的。教育质量的公平最根本的是教师资源分配的公平,贫困地区师资与北京重点学校师资的差别极大。这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是无解的。择校热、学区房等问题不就是  相似文献   

3.
民工子弟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目前情况下,民工子弟学校为相当一部分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但许多民工子弟学校办学不规范,普遍存在师资不足、设备设施简陋、教育管理不规范和教育质量低下等问题。为此,对民工子弟学校要在给予必要财政支持的前提下加以规范。从长远看,要采取措施打破地区和户籍的限制,打破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的壁垒,为实现城市教育一体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社会转型期出现的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涉及教育公平的重要问题。当前 表现较为突出的民工子女教育不公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通过加大教育投入、规范管理和实施爱的教育等策略 加以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5.
郭力平  谢萌 《幼儿教育》2012,(12):44-48
20世纪70年代前,美国政府出台的关于早期教育质量的政策不多。70年代之后,政府和社会日益关注早期教育质量问题。美国早期教育质量提升的主要特点是更全面地定义质量,建立有效的质量评定与推进系统,更加重视师资培训。美国未来早期教育质量提升的主要发展趋势是建设童年早期系统,充分体现教育公平,提供高质量师资,进一步推进和完善以实证研究为基础的政策。系统观、公平观、标准化和师资建设是推动美国早期教育质量提升的要素。  相似文献   

6.
左其安 《成才之路》2010,(34):I0004-I0004
唯有教育均衡发展,才能实现教育公平。师资力量和教育质量的均衡是教育公平的关键。近年来,我们在建立有效机制、创新管理举措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促进了滨海县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师资力量的均衡是教育均衡的保障。我们着重从建立有效机制入手,积极推进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师资力量均衡。  相似文献   

7.
民工子女的教育与教育公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转型期出现的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涉及教育公平的重要问题:当前表现较为突出的民工子女教育不公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通过加大教育投入、规范管理和实施爱的教育等策略加以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8.
钟洪亮  张丽丽 《考试周刊》2008,(18):198-199
随着社会时农民工的全方面关注,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也随之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接受公平教育,创建和谐社会也是所有人的期待.本文从教育公平的角度出发,对民工子女的教育现状做了描述,并提出了解决措施.期待每个孩子都能在社会主义的大家庭里享受阳光.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我国残疾儿童教育过程公平,针对我国残疾儿童教育现状,作者建议通过提高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质量;加强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和管理,增强特殊学校的办学特色;健全残疾儿童教育管理体制,建立残疾儿童教育的社会支持保障体系;加大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力度,提高特殊教育师资质量等具体措施,建立健全适合残疾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在温州,民工子女学校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当地社会关切的焦点。通过对民工学校教育现状的调查以及对民工子女与普通城市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上的比较,结果表明,民工子女的学校教育存在就学难、学费高、学习环境差、教育公平失偏和身心欠佳等问题。藉此建议,温州各级政府要在宏观上规划规范好民工子女学校教育的各环节,温州的社会、学校和民工子女家庭则要从微观上赋予民工子女以人文关怀,从而让他们拥有舒心的学习空间,也使得民工及其子女在新温州建设中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1.
辛莉 《天津教育》2021,(1):144-145
为了实现教育的均衡化发展,推进教育的公平公正,教育部要求实现农村教育的不断优化,使每一个农村孩子都能享受优质教育。而在这个过程中,对小学生的教育被许多教育工作者看作是最为复杂的教育难题,同时也是教育部门最关注的问题。为响应教育部门的号召,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农村教师队伍素质恰恰就是影响教育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推进新形势下新优质学校建设,是追求教育内涵发展,实现教育公平,促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健康发展的有效举措。厘清新优质学校的内涵、特征以及建设新优质学校的途径,对于基础教育的健康、均衡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化资本不足导致了城市流动儿童无论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区教育中均处于困窘境地。政府要为城市流动儿童的家长提供更多发展平台,以提升其家庭教育质量,增加城市流动儿童家庭的文化资本;学校应树立公平的基本价值导向,保证城市流动儿童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全社会都应有关心弱势群体的心态,充分开发社区教育资源,推动城市流动儿童社区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实现乡村儿童教学公平,对于实现城乡教育公平、缓解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矛盾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均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通过对浙江省Y县城乡三类学校教学起点差异性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当下我国乡村儿童在教学起点上存在事实上的不公平问题:乡村学校教学基础设施落后是乡村儿童教学起点不公平的外显问题,乡村学校教师能力素养偏低是乡村儿童教学起点不公平的内核问题,乡村家庭文化资本贫乏是乡村儿童教学起点不公平的文化问题。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要积极改善乡村学校的教学条件,为乡村儿童打造公平的教学;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养,为乡村儿童打造有质量的教学;联动增加乡村家庭文化资本,为乡村儿童打造和谐的教学。  相似文献   

15.
公平、平等、公正是困惑教育的三大难题。公平是相对的,教育工作者要追求相对的公平。学生的先天差异与教育的公平能够协调;学生“择校”体现了公平;教育价值应体现教育公平性。  相似文献   

16.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学生上学距离变远使得学生上学的在途时间普遍增加.在相同的学校作息制度下,在途时间变长对学生的学习时间产生了挤占效应,导致部分学生的课余学习时间不足,有效学习时间相应缩短.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通过影响学生的学习时间投入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结果,已经成为影响农村义务教育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不可忽略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J. Salmi 《Compare》2000,30(2):163-178
Haiti, the poorest nation in the Western Hemisphere, has a unique education system. 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children are enrolled in private schools. In the absence of a functioning system of public schools, religious communities and private operators have become the main providers of educational services. This situation raises the question of the fairness of a system in which the quality of the education children receive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level of tuition their families can afford. This paper assesses whether private education is playing an appropriate role in a poor country like Haiti in terms of providing quality education and promoting equity. It also reviews strategies which could allow the government to use its limited financial resources in a more cost-effective and equitable manner.  相似文献   

18.
以九年一贯制学校为主体的义务教育体制具有效率和公平的优势。其效率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即解决了义务教育子系统间的外部性和适应人口结构发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其公平优势主要体现在,与传统的小学初中二级分立的义务教育体制相比,可以有效地减少行政干预、分散教育决策权,为义务教育领域实现公平的自由竞争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9.
过程公平既是起点公平的延续,也是结果公平的前提。高等教育过程机会公平是价值判断,具有差异性、相对性、主观性、竞争性、指向性、复杂性、累积性等特征。过程机会公平实践误区主要表现为:公平管理缺乏系统性思想指导,竞争性公平成为主流文化,个性化教育机会指向不明,机会公平外部干扰,大学生公平自治功能缺失。过程机会公平形成策略主要有:争取外部公平支持;加强公平诉求体系建设;扩大机会外延,深化机会公平内涵;有机设置教育过程机会,防范过程机会公平风险。  相似文献   

20.
补救教学是以政府为主导、多方力量参与和为改进低成就学生的学业表现而开展的公益性教育援助。补救教学是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教学活动,在国外大致经历了萌芽兴起、发展完善和成熟扩展三个阶段。世界各国补救教学取得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补救对象不断扩展,补救内容愈益丰富,补救模式愈加多样,保障措施日趋完善。在新时代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背景下,应借鉴国外补救教学理论成果,强化本土化理论研究,尝试构建中小学补救教学体系,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社会的公平正义提供基础性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