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9加几”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3~84页的内容,它是教学用“凑十法”口算20以内进位加法的起始课。本节课我尝试运用讲故事、编儿歌等方法进行教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别是在“准备练习”这一环节中,我进行了如下教学:  相似文献   

2.
阅读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文能力,而要培养阅读能力,“读”这一环节又尤为重要。但是,近年来,“读”这一环节却被不少教师由于应试的压力被顺理成章地挤掉了。课堂上朗朗的读书声消失了,继之而来的是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述、连续不断的发问。结果是由于对课文内容不熟,造成学生对教师的分析茫然、对教师的提问默然、对教师于无奈中给出的答案木然。教学质量如何,可想而知。  当然,不能说使语文教学走入低谷就是因为忽视了“读”,但忽视“读”却是导致这种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仅就“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谈一点浅显的认…  相似文献   

3.
讨论是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紧紧抓住“学生讨论”这一环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老师的主导作用,从而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科学课教学中的实验.需要学生有浓厚的兴趣.全身心地投入。那么,怎样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呢?我认为课前导入这一环节很重要。在“玻璃与塑料”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有较深的感悟。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数学》第三册“角的认识”一课,某教师为拓展学生的思维,巩固学生对“角”概念的理解,设计了“剪一剪”的教学环节。笔者在教学中也设计了这一环节,两次教学出现了不同的效果,引起了笔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密度”是初中物理教学重点,特别是本节的教学体现了学习物理要领的基础思维。所以本节教学内容对今后的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密度一节又安排在初二,使刚接触物理的学生对学习物理的特征无疑增大了学习难度,由于“密度”的抽象性,且研究方法也初次遇到。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重视“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矛盾、求知、欲望、动力”,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研究物质的特性-密度。下面就具体谈谈本节如何做好“情境”创设。  相似文献   

7.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无定法”是说数学教学没有永恒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即使人们公认的某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法,教师在实践中也必须因校因人(指教师)、因时、因学生、因教材而异,这就是所谓“无定法”。下面是我在教学中常采用的环节教学法。不过并不是说在每一节数学课中每个环节都要用到。一节课抓住几个环节也就够了。所有环节中每一环节所占时间,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重在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而“读”这一环节是最基本的环节。做好了这一环节的工作,无疑就是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架好了桥。本人在多年的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借助口语训练,加强朗读教学环节,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自己的一些实践经验简介如下,愿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9.
“文成于思”,我们认为这一观点是很有道理的。它强调了“构思”这一环节的重要。“构思”的确是作文教学中的关键一步。就我们目前的作文教学状况来看,“构思”还是一个薄弱的环节。有的教师重视了“观察”,重视了“材料的积累”,而对于“构思”这一环则重视不够。事实上学生在观察,获取材料之后,能否写好一篇作文,关键要靠思考,要靠“构思”这一环节。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接收外界大量的信息,这是写好一篇作文的基础。但是,有了信息并不等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篮球场上的数学问题”这一数学活动课时,教学进入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这一环节。  相似文献   

11.
五年制第七册第五单元“平行线”一节的教学要求有三点:第一,理解平行线的意义。要求学生正确弄清平行线的概念,并能运用概念进行平行线的判断。第二,理解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能否正确理解这一点,是以后学好平行四边形及  相似文献   

12.
张永莲 《青海教育》2008,(12):31-32
所谓“两学”,是指课前自学和课内自学;“一教”就是教师的点拨、引导;“一补”指知识的巩固、强化。在这四个环节中,每一环节又分为“课前预习——课内检查预习;学生自学——组织讨论;质疑问难——教师解难、评议;巩固练习——总结、深化”八个基本教学步骤,从而保证在预定时间内,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教育的任务是育人,就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主义的建设需要具备多方面良好素质的建设者,而这良好素质的形成,责任在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多方面良好素质的形成,我认为大幅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率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实现这一环节的关键是在“精”字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指导在教学中起着全方位的制约、影响作用 ,学生学习的自觉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很大程度依赖于教师的启发、指导 ,必须抓好“导”这一环节 ,要“导之以疑”、“导之以法”、“导之以美”。  相似文献   

15.
教师的指导在教学中起着全方位的制约、影响作用,学生学习的自觉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依赖于教师的启发、指导,必须抓好“导”这一环节,要“导之以疑”、“导之以法”、“导之以美”。  相似文献   

16.
王济成 《山东教育》2005,(10):33-33
一、感受 这一环节主要是从内容人手,解决好“为什么写”“写什么”的问题,让学生感到有话要说,有话可说。这一环节教师主要从三方面设计:  相似文献   

17.
洪岳 《现代语文》2006,(9):42-42
小学语文教学中“初读课文”,一般都是列在上课伊始,旨在疏通文本,引导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读通课文,此为其一。其二,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对课文有总体感觉——大致读懂课文。而实际教学中,上课伊始,学生刚刚从课外走入课堂,注意的转移并没有这么快,注意力没有全部转移到课堂之上,再加上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又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往往出现学生讨厌“初读课文”,不认真“初读课文”的现象,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也往往打个折扣。  相似文献   

18.
邱晓军 《江西教育》2005,(11):31-31,33
在一次学校的教学研讨后活动中,一位青年教师用两种设计执教了“周长的认识”一课。两次不同的教学设计,给我们如何开展探究式学习有了很大的启发。在探究周长的计算方法这一环节,第一次是这样设计的: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的价值的数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而且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情境引入——自主探究——拓展提高”的模式几乎成了计算课的常态教学模式。然而,我们细细反思计算教学这一模式“热闹”的背后,经常会提出这样的质疑:“这样的计算教学有效吗?如果是无效的,那是不是这一教学模式不适应计算课的教学。”答案是否定的,这一教学模式并没有错,关键是在教学中我们要抓准这三个环节中每一环节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20.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生生之间最大程度的互动,课堂教学中设计“讨论”这一环节实为必要,但是在什么情况下让学生去讨论,学生带着什么样的问题去讨论,确应讨论讨论,我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