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多年的老领导梅益同志,已经驾鹤西去五周年了。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他临终之前的几天,我和赵玉明同志到北京医院去看望病床上的他。他的女儿在床侧看护。梅益同志的女儿在他的身边说:"杨叔叔和赵叔叔来看你了。"  相似文献   

2.
赵玉明 《现代传播》2004,(5):112-114
20 0 3年 9月 2 5日上午 ,八宝山革命公墓的告别室里 ,在低沉的哀乐声中 ,我怀着悲痛的心情 ,向尊敬的梅益同志深深地鞠躬致意 ,向一个老共产党员、老广播电视工作者作最后的告别。在和梅益夫人尹绮华及女儿梅燕握手时 ,再次转达了北京广播学院全体师生和刘继南院长的悼念之情 ,并希望她们节哀保重。此时此刻 ,不由地回想起 9月 6日那天下午 ,我和梅益的老部下、老战友杨兆麟同志前往北京医院探望重病中的梅益的情景。当时 ,梅益已处于半昏迷状态。在身旁照料他的女儿梅燕俯身向他耳边轻轻地说 ,杨叔叔他们来看你来了。当时 ,梅益只能微微地…  相似文献   

3.
韩泽 《视听界》2004,(1):62-63
2003年9月中旬在天津开会期间,听说梅益同志去世了。又听说大约十天前,国际台的同志去看他,他仍然思维清晰,问了许多关于广播电视的事。梅益同志是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并且长期主持这个系统的工作,建树很大,他怎么能忘情这一事业呵!知道梅益的名字,最早是从那本深深影响我国几代青年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是译者。他的这一译作,  相似文献   

4.
去年今日(9月13日),我的老领导梅益同志与世长辞。噩耗传来,心情万分悲痛。9月25日上午,到八宝山参加梅益同志遗体告别仪式。眼望着那副安祥的遗容,往事历历,犹如电影画面一般在眼前闪过。  相似文献   

5.
为纪念我国老一辈杰出的新闻出版工作者、翻译家梅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新近出版了《八十年来家国———梅益纪念文集》。该文集由图片和文字两部分组成。图片部分含题词、绘画与照片。文字部分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包括梅益同志逝世后国内一些主要报刊上登载的有关报道与梅益生平简介;第二单元收录了梅益同志生前所做的口述回忆《八十年来家国》和他的遗作;第三单元收录了梅益同志生前的同事、战友、学生和亲属的回忆文章;第四单元为附录,收入了有关梅益的采访报道及生平介绍类的文章。全书对梅益同志的贡献做了充分肯定,表达了对他的深…  相似文献   

6.
书评     
《八十年来家国——梅益纪念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2月定价43元本书主要由梅益同志在不同时期的照片、遗稿,以及他的战友、同志、亲属的回忆文章集合而成,以纪念梅益这位我国新闻广播事业、社会科学、百科出版工作的杰出领导人,著名翻  相似文献   

7.
李晓光 《中国广播》2013,(12):52-56
梅益,原中央广播事业局局长。第一位把前苏联作家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介绍给中国读者的译者,这本书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梅益生前在广电系统工作长达28年。在他的领导下,新中国广电事业在农村普及了有线广播网、建立并初步完善我国的对外广播系统、建立了第一座电视台和第一所培养广电专门人才的高等学府--北京广播学院(现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14年1月9日是梅益同志的百年诞辰,为此,本刊编辑部组织刊发特约记者李晓光的专访《让全世界都听到中国人民的声音--赵玉明教授谈梅益同志对共和国广电事业的贡献》和陆原同志撰写的回忆文章《领导开拓彪炳后世》,以此,深切悼念和缅怀这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和国广电事业缔造者之一--梅益同志!  相似文献   

8.
一位杰出的传媒人,一位传媒人的领航员。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八十年来家国———梅益纪念文集》一书,以崭新的人文视野,凝重的历史笔触,再现了我国老一辈传媒工作者梅益同志不朽的一生及其历史性的贡献。梅益同志是一位全能的传媒人:从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百科出版到新闻发言人、图书翻译,在多维传媒领域里,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梅益同志也是一位杰出的传媒人:新中国成立前曾参加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负责筹办《新华日报》,担任过南京中共代表团发言人及新华通讯社总社副总编辑,新中国成立后又先后历任中央广播事业局局长、中华全…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做出为刘少奇同志平反昭雪的决议,受到全党和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本刊特约梅益同志撰写此文,以使广播界的老中青三代人能够重温和学习这些指示,为献身于党的广播事业而得到鼓舞和力量。本文作者梅益同志,长期从事党的新闻广播工作,从解放战争初期起就主持党的广播事业。全国解放后直到文化大革命前,梅益同志一直主持中央广播事业局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著名宣传活动家、翻译家、原中央广播事业局局长、党组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党组第一书记梅益同志因病于9月13日在北京走完人生90岁的旅程。遗体送别仪式于9月25目上午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大礼堂举行,中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等参加。 梅益同志曾较长期担任中央广播事业局的主要领导工作。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前,梅益同志先后任中央广播事业局副局长、局长,党组书记,为普及发展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搞好对内广播宣传工作的同时,他积极建立对外广播电台,发展对外广播事业,扩大中国在世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黄洛峰同志是我国出版界的一位老前辈,解放前是读书生活出版社的负责人。生前凡是同他一道工作过的同志,对他的为人都很敬重。我曾长期在洛峰同志领导下工作,有一件事印象很深。1943年,我在重庆读书生活出版社工作。那时出版社经济困难,要经营副业来补助。我被派和新华日报馆的苏国华同志合作经营梁山土报纸生意。洛峰同志是内部的总负责人。我是对外经理,苏国华同志是产地负责人。因为一件事情,我和洛峰同志看法不一致,并且都各自坚持自己的观点,争得不可开交。  相似文献   

12.
1946年6月至1947年3月,梅益随周恩来、董必武到南京梅园中共代表团工作。因当时经常要举行新闻发布会,党中央考虑到梅益一直从事新闻工作且又能言善辩,就决定让他作为中共代表团首席新闻发言人,这在我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难怪梅  相似文献   

13.
《梅益谈广播电视》,即将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这本文集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梅益撰写的回忆党中央领导同志关怀广播电视事业的文章;第二部分,是梅益在主持中央广播事业局工作期间,有关广播电视工作的论述、报告、讲话、谈话、书信等。大部分内容是第一次公开发表。它反映了当代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概貌。此  相似文献   

14.
访李準     
1990年9月18日,河南省“中原文化艺术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幕。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负责对外宣传的处长任子厚同志邀我去参加开幕式。我们乘公共汽车赶到首博,开幕式已过,于是,我便随人们参观那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这时,我才发现李準同志也来了。我走过去和他打招呼,紧握着他的手,向他问候。这是我第二次同李準同志见面。第一次是粉碎“四人帮”之后。当时,我正在北京日报文艺部当编辑。一个春节过后,我的同事、学长赵尊党拉着我去看他。尊党是河南人,与李准同志很  相似文献   

15.
“北平新华广播电台!现在报告新闻。新华社长江前线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二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北平西长安街三号的一间播音室里,著名播音员齐越同志坐在话筒前,满怀激情地播送着这一振奋人心的喜讯。这条一百多字的短讯,霎时震动了全球。我军渡江成功,南京指日可下。那几天,多少人守候在收音机旁,等待着解放南京的捷报。为了尽快得到我军解放南京的进展情况,梅益同志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广播里同伪中央广播电台通话。四月二十三日,梅益同志指示齐越,  相似文献   

16.
我与许中田同志在工作上接触较多,他担任副社长时分管离退休干部局,我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工作。后来他担任社长时,我已调人事局,又经常向他请示汇报人事工作。在多年的配合工作中,我感到许中田同志是位可敬的好领导,也是位可亲的好兄长。政治意识非常强1996年9月,江泽民总书记来报社视察并发表了重要谈话。一周年时,许中田同志提醒我们说:"那是新闻界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党的一件大事。期间报社出现了很多可喜的变化,我们怎么用实际行动与党中央保  相似文献   

17.
1995年12月13日,新闻出版署五楼大会议厅洋溢着热烈喜庆的气氛,曾经与王益同志共事过的老同志欢聚一堂,热烈祝贺王益同志从事出版工作60周年。于友先署长在讲话中高度赞扬王益同志注重理论和实践,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他说,“王益同志是我们党和人民出版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发展新中国出版事业的开创者之一。”副署长于永湛、桂晓风也到会表示祝贺。梅益、仲  相似文献   

18.
庞亮 《中国广播》2008,(9):44-48
梅益,原名陈少卿,是苏联文学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翻译者,1914年1月9日生于广东潮安,2003年9月13日在北京逝世,今年正是他逝世五周年的纪念。1947年猬,他从南京回到延安开始从事广播工作,先后任新华总社编委、副总编辑并分管语言广播,曾任新华总社广播管理部副部长。1949年10月,梅益被任命为中央广播事业局副局长。  相似文献   

19.
1989年,是范长江同志的80岁诞辰。回想40年前,他担任人民日报社长时的音容笑貌,一如既往地呈现在我的面前。不久前,我在《新闻研究资料》第45期上,读到夏衍同志所说的《长江的道路》一文。文中最后说,“我最后一次见到长江,是1965年彭真提出二月提纲的时候,以后开了一个全国文教工作会议,这次会上我最后一次碰到长江。”在这最后一次见面时,夏衍同志曾问长江:“你现在写什么,他说他现在有一件平生  相似文献   

20.
革命胜利的缩影──为《大众日报史话》作的《序言》匡亚明早在1982年6月中旬,大众日报高级记者陈华鲁同志告诉我说,他准备写《大众日报史话》。我认为很好,非常支持地他这件事。大众日报是在抗日战争初期的1939年元月1日创刊,曾先后作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