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新媒体时代,基于互联网的各种网站、微博、播客、手机广播、手机电视等新媒体项目,以其数字化、网络化、全天候、全方位、立体化、互动性、选择性等优势,对包括广电传媒在内的传统媒体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呈现出媒介融合的市场新格局。实践表明,媒介融合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传播内容丰富多彩。在媒介融合中,新媒体是传统媒体新闻线索的重要来源地。传统媒体融合现代信息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语:在当今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业已呈现出大发展大繁荣态势。媒介融合引领传媒转型,从媒介融合到产业融合,传统媒体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媒体融合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十八大以来,国家倡导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链高效整合,人才汇聚,这无疑将对我国传媒产业发展起到极大推动作用。受当今媒体环境影响,传统媒体人才流动转向新媒体,人才流失较为严重。人才作为重要的竞争优势,对媒体的经营与发展影响重大,培养懂新媒体以及创意传媒人才将对媒介融合时代传统媒体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期“传媒大讲坛”首邀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宏撰文《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人才需求研究》,文章系统论述了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的用人机制及用人策略,详细分析了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人才需求状况,对传统媒体的人才培养与人才使用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地方党报新媒体的发展路径》是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9CGXW004YBX)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该文以《杭州日报》为例,梳理了《杭州日报》结合新媒体发展的路径与成效,并提出“报、网、屏”互动是地方党报新媒体发展的一条正确道路。本期“传媒大讲坛”栏目选刊的学术成果有望为产业视角下的媒介融合、媒介融合与文化产业价值构建等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伴随移动互联网进入发展黄金期,新媒体成为当下信息传播的主通道。新媒体的加速扩张对传统媒体构成巨大威胁,用户流失、广告收益下滑,传统媒体前景危机四伏。"变则生,不变则亡"。当前,传统媒体应当主动适应当前媒介发展形态和趋势,积极实施媒体融合战略,全面拥抱新媒体,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全媒体传播格局。要持续推动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向网络空间延伸,挺进主战场、筑牢主阵地,创新发展内容优势,完善全渠道融合传播平台,促进传统媒体加紧转型升级、向纵深发展,为新时期全力打造新型主流媒体赋能加力。  相似文献   

4.
于隽 《现代传播》2015,37(2):165-167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媒介生态环境的变迁,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传媒发展的主体趋势,传统媒体在这一背景下做出的与新媒体之间的互动、联盟,彼此补充,不仅创造了新的传播形态,更有效地促进了媒介内容的深化,以及传播效  相似文献   

5.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受到来自新媒体的冲击.而新媒体的媒介技术快速更新,不断改变着新闻传播格局与媒介生态环境,传播的信息和选择呈现爆炸式增长.本文通过对传统媒体话语霸权的瓦解和传播等级体系的解体来阐述传统媒体的解构,从聚合信息、分散信息和即时信息三个方面对新媒体的信息传播进行解读,新媒体发展的关键在于连接并逐步形成网络体系的传播结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必将走向融合发展之路,共同朝着智能媒体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6.
勇敢转型,将自己的新闻立场注入到新的媒介形态中,通过对新的媒体形态的开发留住自己的舆论、理念和经营之道,这是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转型与融合发展之本。传统媒体的"内容为王"与新媒体的"渠道为王"需要有机结合,加大纸媒与数字化的衔接,通过更加多元化的发展思路吸引读者,开拓创新与新媒体的融合度。  相似文献   

7.
信息·数字     
正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2月26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0号)。意见提出,要加快数字内容产业发展,包括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传播、消费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大力推动传统文化单位发展互联网新媒体,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提升先进文化互联网传播吸引力;全面推进三网融合,推动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和交互式网络电视等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智慧社区、智慧家庭建  相似文献   

8.
奚小兵 《视听界》2013,(3):94-94
面对新媒体的崛起,传统媒体走融合之路,形成全媒体发展战略,正在成为一个新趋势。城市广电传媒的内部运营管理机制如何应时而变,应早作谋划,尤其要在理念上,充分认识全媒体有别于传统媒体的运作特点和规律。1.全媒体是一种新概念 它是信息、通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条件下,纸媒、电视媒体、广播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多种媒介融合的结果,是媒介形态变革中一种崭新的、“第三条道路”式的媒介传播形态。  相似文献   

9.
媒介融合趋势下的知识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开始崛起,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构成一种多向竞争、交融互渗的媒介生态。媒介融合为知识生产、传播注入了新内涵。传媒技术改进会导致知识形态、思维模式和接受方式的变化。针对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研究者需要多学科的视野,跨越多个领域的话语界限,全方位地审视信息社会的媒介实践。  相似文献   

10.
媒介发展改变着包括其自身在内的信息传播环境,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加之媒介形态的泛化,共同构成了新形势下媒介环境的多样化局面。以媒介创意为核心的广告策略通过对信息空白的填补、多元要素的整合、点式形态的挖掘以及媒介内容的关联等方面实现传播效力的提升,其一方面彰显了新时代广告传播的主要特征,另一方面也预示了未来信息传播环境的主流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背景下信息生产、传播格局发生了深刻变革,媒介融合成为未来媒体发展的大势所趋。依附互联网、手机的新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冲击,同时也带来机遇。本文在媒介融合的基础上,探讨新媒体技术背景下传统媒体转型之路,提出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融合需要从理念、技术、内容这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2.
媒体数字化是近年来传媒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在传统媒体数字化的进程中,各类型新媒体的出现为传统媒体的数字化改革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对人们的媒介接触观念、接触行为和接触习惯的影响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利用移动终端对传统媒体的内容产品进行消  相似文献   

13.
史晓东 《今传媒》2012,(7):68-69
新媒体的崛起势不可挡,极大的影响了当前传媒市场的格局。如何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创新信息传播方式,快速有效的与新媒体融合是未来传统媒体生存与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从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广电媒体如何与新媒体相融合,广电媒体的初步尝试等方面探讨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的出路。  相似文献   

14.
熊燕飞 《青年记者》2017,(17):107-108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迅猛,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极大地推动了传媒产业的快速发展.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应用,我国网民数量快速飙升.目前,人们把不同于传统媒体且在数字技术上传播信息扩展、传播方式丰富的新型媒体称为新媒体.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革新,传统媒体根据自身的优势,逐渐向新媒体融合,手机报、电子报纸、公共视频、微信微博等平台出现,拓展了传统媒体的个性化传播渠道,高度利用了传统媒体的信息资源.此外,我国的文化产业、信息产业、终端制造业和休闲娱乐业也受到了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在电视、电影、戏剧、舞蹈、出版等领域,手机电视、多媒体广播、IPTV、微视频、微博等多种新兴媒体像雨后春笋般涌出,积极拉动了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发展.可见,新媒体是一个开放的、互联互通的产业领域,全方位地影响着当今社会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发展是为了适应变化,当传统的广播电视传播手段无法满足受众的丰富需求时,他们便开始了与新媒体的融合与合作。如今,新媒体已经成为经济驱动力,他正在与传统媒体发生着越来越多的惊人的"化学变化"。最显著的变化在于,传统媒体借助于新媒体先进的媒体技术和多元的表现形式,丰富和扩展了节目内容和产品线,实现了与新媒体的"完美联姻"。首先媒介的融合是技术上的融合。  相似文献   

16.
面对新媒体的迅速崛起,传统纸媒的经营模式和运营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数字时代广大受众对传媒的多样化需求.纵观国际传媒产业中,全球知名传媒企业都不遗余力地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制定了数字时代的发展战略,与新媒体进行合作,寻求新的发展空间.随着传统媒体数字化进程的推进,传媒产业的经营将步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间的合作日趋增多,融合程度不断深入,经营理念不断更新.对于基于传统纸媒起步的传媒企业来说,数字化时代的重要任务无疑是保持受众对媒介产品的忠诚,维护媒介品牌影响力,提升媒介自身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陆尧 《报刊之友》2012,(8):115-116
网络科技与新媒体的发展,让传媒生态发生变化,城市广电媒体在舆论引导、信息传播与市场资源配置等方面都面临巨大的挑战。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以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为支撑,探索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之路,形成网络时代生存、发展与转型的核心竞争力,将成为城市广电媒体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5,(13)
在新媒体大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媒体在与其嫁接时总是简单地认为网络平台是传统传媒价值的延伸,而忽略了其重新解构的作用。本文指出传媒传播的"五维空间"是要激活热点,分析了媒介型平台的特点,并指出了传统媒介与其融合路径。在比较了传统媒体的低维度管理模式和媒介型平台的高维度逻辑思维的基础上,提出了开放资源,开放管理,建构活性媒介生态圈的理念。同时,传统媒体应从受众本位的角度出发,整合产业,通过人际、品牌和渠道将碎片化的市场利用起来从而传播信息和做社会化的服务,重视媒体融合所带来的机遇。  相似文献   

19.
根据麦金对全球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来看,虽然传统媒体收听、收视率在下滑,但新媒体的发展却被看好。美国一家调查公司发布的信息,未来五年,媒介产业是全球第三位发展最快的产业。投入到新媒体的广告也在逐年增长,比如付费报纸、比如网上广告。另外社交网络大大发展,带来新的交往联系方式。受众生成内容也迅速在网上传播,2007年的一项统计共有两亿五千万人在网上生成内容,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受众生成内容的工具更便宜,传输更方便,比如博客、Facebook等。  相似文献   

20.
徐望 《东南传播》2018,(2):72-75
中国正处于媒体大变革、大融合的时代进程中,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转型融合的速度在加快,深度在加深。新媒体造就了新的传播空间,催生了新的传媒业态,为文化产业增添了新气象。然而,由于法治体系建设还未能跟得上文化产业和信息传媒发展的步伐,新传播空间中乱象丛生,监管面临难题。于是,媒介内容传播亟待步入法治正轨。这是优化当前文化传播环境,变革当前行政执法手段,使文化产业内容传播监管拥有根本性的法理依据,使文化产业内容传播符合依法治国根本要求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