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从体育教育专业的实际出发,结合国情、学校实际、学生的技能水平,深入分析了我国体育院校中学科与术科的比例,并和美国的高等体育院校体育专业的学科和术科的比例做较为详细的对比。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术科比重确实大大超过美国高等体育学院的术科比重。近年来体育  相似文献   

2.
体育院校(含系科,下同)基础理论课(学科)与专业技术课(术科)的比例,各国都有所不同。经济文化发达的国家学科比重大,为著名的苏联基辅体育学院学科占63.03%,术科只占36.97%,日本体育大学体育部学科占86.1%,术科只占13.9%。我国体育院系近年虽有逐渐增大学科比例趋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如1982年全国体育院系教学计划规定学术科比例为47.09%:52.91%。学生如何把这近一半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及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体育院校术科类专业学生创新成果和创新意识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体育院校术科类专业学生取得的创新成果处于较低层次水平,学生创新意识尚可;学校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措施不明确,缺乏引导学生取得高层次创新成果的政策;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和班干部的创新意识相对较高.提出:应加强体育院校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创新素质,促进学生取得较高水平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术科能力欠缺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向家俊 《体育学刊》2007,14(4):72-75
对导致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术科能力欠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近年来报考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专业志向中的体育目标和技术基础明显不足、教学改革无视学生实际情况、扩招导致学校施教条件不足以及术科师范技能教学失效等是主要原因。并对此提出加强术科教学改革,强化术科师范技能培养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体育院校大学生的班级归属感特点,采用自编问卷,对武汉体育学院2007-2010级共18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体育院校大学生班级归属感表现较好,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和责任感较强,对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上还有待加强;(2)专业类型对体育院校大学生的班级归属感有显著影响,其中术科专业的学生班级归属感要好于学科专业学生。此外,专业和性别还存在交互影响,术科男生的班级归属感高于术科女生,而学科男生的班级归属感低于学科女生;(3)不同年级和不同性别的学生班级归属感差异不显著。根据研究结果,对体育院校大学生班级归属感出现的问题做出了原因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凡报考体育教育专业和运动训练专业的考生,都要先参加体育术科考试。体育术科成绩上线后,才有资格参加全国文化统一考试。体育考试的术科成绩是影响考生录取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提高体育术科成绩,利用有限的训练时间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水平与专项水平,并且能在术科考试中正常甚至超水平地发挥出来,这是每个考生面临的实际问题。我校是一所远离县城100多里的农村中学。在校学生一般都来自乡一级初中。学生在初中阶段几乎从未接受过体育训练。进人高中后由于对体育感兴趣,从而转向报考体育院校。98届11人参加体育类考试,其中2人是高一开…  相似文献   

7.
我国体育院校术科教师学缘结构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我国11所体育院校的1207名术科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文献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我国体育院校术科教师的学缘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体育院校术科教师的学缘结构比率远远超过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标准,原直属体育院校的学缘结构比率明显高于地方体育学院,属于典型化的"近亲繁殖"。学科教师的学缘结构较为合理,属于来源广泛的学缘结构。通过政策和措施,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术科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是我国体育院校进一步提升教学科研水平,激活学术思想,促进人才交流,消除学阀帮派,充分发挥体育院校在知识创新、传播体育文化中的作用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8.
本刊记者 《体育教学》2006,(4):F0003-F0003
NESP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对中小学体育改革形势,改革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的实验研究》通过专家鉴定。  相似文献   

9.
以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为视角,总结分析我国体育院校传统术科课程建设的现状,探讨传统术科课程改造的理论支点,提出改造原则,明确改造思路,构建出符合我国体育院校特点的传统术科课程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历史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近代我国暑期体育学校的发展历程、办学特征进行了梳理。暑期体育学校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鼎盛期、式微期。近代我国暑期体育学校的办学宗旨聚焦于体育师资培养、体育工作者在职培训及普通体育爱好者体育技能培训;体育专门学校与高等院校体育系科、体育组织、教育主管部门是暑期体育学校的主要创办者。在各方强有力的组织支持与名家参与下,暑期体育学校秉承社会现实需要的理念,采用"学科"与"术科"相结合的课程安排方式,邀请名家授课与演讲,同时也搭建了体育学术交流的平台。为当下暑期体育学校的创办提供了历史镜鉴:开办不同目标指向的暑期体育学校,重视行政力量、权威人物对暑期体育学校的推动作用,专业体育院校和大学体育院系应成为暑期体育学校的主办者,强调暑期体育学校启发性的教学目标和互动性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1.
对浙江省6所新课程试行高中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旨在了解新课程试行两年后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知、信、行的情况,并用卡方检验分析各因素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结果表明,91.5%的试行高中学生对体育感兴趣,76.3%的学生喜欢现在的体育课,但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还不够积极,课务太重和缺乏场地、器材是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参加体育锻炼的男生和女生的比例差异非常显,各年级段差异不显。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中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技术课程设置的比较,提出健全体育教师教育的法律内涵;减缩技术课程比例,开发内容多元和谐的现代框架(含民族与传统、现代与时尚、闲暇与健康、生存技巧和灾害防范等开拓项目);重建技术课程学分标准和履修方式(主张选修为主,尝试以课程多而学分少为原则设定学分标准);建立体育俱乐部制度和大中小学一贯制的技术课程体系;完善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回归体育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13.
中美学校体操教育发展历程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中美学校体操教育的演变过程进行比较研究,认为:中国体操教育的冷落,美国体操教育的衰落,都是在教育面临着某种改革的新形势下发生的。中美两国的体操教育都对学生的身体状况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现象应值得我们关注。新世纪中国学校体操教育急待加强。  相似文献   

14.
中日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阎智力 《体育学刊》2005,12(1):99-102
对中国和日本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中日两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中日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突出了运动主线和健康主线。  相似文献   

15.
羽毛球运动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目前,广州地区羽毛球市场的繁荣,对业余羽毛球教练的需求更加兴旺,为体育高职院校羽毛球专项的大学生展示了良好的就业前景。现阶段体育高职羽毛球课程和教学还不适应羽毛球市场的需求,对羽毛球教学进行改革,建设符合市场需求的高职羽毛球课程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不断改革和促进中国教育制度发展的同时,教学重点更多的放在了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上。足球普修课程是适用于所有学生的,要根据大多数学生足球能力的基本情况进行足球教学活动。将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应用于足球普修课程中,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足球的学习兴趣。基于此,本文针对当前我国高校足球普修训练课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大家参考交流。  相似文献   

17.
人类的传播活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是由许多要素构成的动态过程系统,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符号——武术,其传播活动也是极其复杂的。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论中,模式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用模式方法分析问题可使问题简单化,便于较好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归纳法对武术教育传播模式进行研究,根据著名的传播模式“贝罗的s—M—c—R教育传播模式”来分析中国武术教育传播模式,试图能够对武术的教育传播模式有一定的启发,为武术教育传播服务。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教育事业被重视的程度逐渐加深,我国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也在逐年的扩大.加上进入高学历的培养阶段,很多体育类院校把研究生培养的侧重点放在了理论阶段,而忽略了对其专项技能的培养.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作为各个体育院校研究生培养的重点专业之一,随着培养人才数量的逐年增多,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我国体育教师普遍学历偏低的现象.为了更好地配置日益紧张的教育资源,使得体育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应有的专业技术技能的锻炼得到保证,通过对我国4所体育院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的课程的术科开展进行系统分析,并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走访访问各高校专家学者,找出我国体育院校研究生教育术科课程发展不均衡的现状,优化研究生课程结构设置,适当的增加术科课程量,保质保量地设置研究生术科课程,最终为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整体教育水准的提高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中学体育艺术类课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加强素质教育、鼓励地方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即校本课程。以此为视角,论述我国中学体育艺术类课程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对体育艺术类课程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  相似文献   

20.
大中小学体育课程衔接存在的脱节问题,已成为阻碍我国体育教学整体发展,影响我国人才培养和全民身体素质提高的严重问题。目前我国学校体育多是保守的开设传统体育项目课程和采取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文章通过调查走访和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结合实践,认为只有建立小学培养兴趣的体育课程一维观、中学技能学习和心理引导的体育课程二维观与大学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体育课程三维观这一完整的体育课程体系,才能最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和观念,才能帮助国民形成终身体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