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国传媒业的改革正驶入改制上市的快车道。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构建科学的合理的治理结构,是广电媒体改制上市过程中首先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以电广传媒改制重组“流产”为案例,分析广电媒体“两分开”改制模式及普遍的操作路径,并深入剖析目前广电媒体改制上市中的治理缺陷,依此脉络提出了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为了与国际接轨,中国的石油企业正进行着前所未有的重组改制工作。企业有了“上市”和“存续”之分。以河南油田为例,其下属单位有的整体划为“上市”,有的整体划为“存续”,有的部分划为“上市”,部分划为“存续”,服务行业移交给地方,多种经营企业带资分流,使原本就“一企多制”的情况更加复杂化了。在新形势下,档案工作如何适应企业的改制重组问题,已刻不容缓地摆在了档案工作者的面前。  相似文献   

3.
一、出版企业上市问题 1.上市既是一个改革问题,也是一个发展问题.所谓改革即上市是一种体制改革,其实就是所有制改革.所谓发展则表现为两点,一是因为上市是为了解决企业发展的融资问题.资本影响市场规模,是文化产业四大要素之一.①而出版业是否有改制上市的资本冲动尚有待调研.二是因为通过上市可由地区性单一出版发行集团向全国性出版发行传媒集团转变.  相似文献   

4.
王立纲 《青年记者》2010,(19):13-14
在国家发展文化产业政策的激励下,国内传媒业转企改制步伐加快,上市融资被不少经营管理者作为转企改制的标志、成绩或手段.笔者对全国各省市最近一两年来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会议、规划、报告等公开信息作了检索,发现全国共有80多家公司已经提出或即将上市融资,下为详细名单: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发展文化产业政策的激励下,国内传媒业转企改制步伐加快,上市融资被不少经营管理者作为转企改制的标志、成绩或手段.笔者对全国各省市最近一两年来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会议、规划、报告等公开信息作了检索,发现全国共有80多家公司已经提出或即将上市融资,下为详细名单:  相似文献   

6.
田鑫 《编辑之友》2012,(3):20-23
新闻出版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同样会面临资金运转问题,而上市融资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同时,在新闻出版企业改制过程中,推动一批具备条件的新闻出版企业实施股份制改造,支持符合条件的新闻出版企业上市融资,也将有利于增强企业发展活力,使其发展成为自主经营、富有活力的新型市场主体和投资主体.  相似文献   

7.
<出版参考>杂志社的王化兵记者就集团改制问题采访了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副社长、<故事会>杂志主编何承伟先生.何先生认为转企改制的根本目标是要打造面向市场的主体,而主体面向市场的关键是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拥有核心产品,否则即使改制上市也不一定能够生存,更谈不上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每天都有出版社倒闭破产就是明证.  相似文献   

8.
田光 《传媒》2005,(8):50-51
报业上市将在融通资金、机制转换、促进产业化发展以及提升品牌形象等方面为传媒机构带来积极作用.自1999年7月成都商报借壳上市以来,报业的资本运作、上市融资一直是业内的热门话题.尽管这几年来,报业经济蓬勃发展,许多报业单位的经济实力已远远超过发行股票上市的要求,行业主管部门也赞同试点单位在政策范围内的上市改制工作,但最终实现上市的报业单位仍是凤毛麟角.其原因一方面来自政策限制,如最主要的一条是行业主管部门明文规定承担宣传任务的报社是事业单位,不能改制为企业,只能将经营性资产和业务剥离改制成企业申请上市,但如此操作容易形成大量的关联交易,无法达到中国证监会关于发行股票方面的相关要求.另一方面,各报业单位内部对上市工作意见也无法统一,如反对的意见包括有:剥离经营性资产和业务重组改制将割断报纸生产环节,产生业务上的矛盾和事业编制干部身份转换等问题;报社并不缺钱,上市后报社利润将被分流、税负增加、信息也要透明公开;上市募集的资金投向何处等.以上问题都是报业上市工作中必须面对的棘手问题.如何剥离重组报社经营性资产和业务,如何应对上市后所带来的问题和挑战,一直是许多报业单位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出版企业转企改制后,面临着选择何种途径才能尽快实现由传统单一产品经营型模式变为通过资产资本运营进入资本市场筹措发展资金的问题.IPO和买(借)壳上市是出版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解决融资问题的快捷之路.对其进行必要研究和分析可为出版企业选择上市方案提供一种分析思路和机会选择,可以回答究竞采取哪种上市方案更符合出版企业自身情况,更具操作性,更加便捷和有效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上海新华发行集团从2004年9月起到2006年10月,在两年时间里走了三大步:由国有独资企业转变为国有多元企业,再改制为混合多元企业,最后成功借壳上市.由此, "新华传媒"成为第一家成功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的出版发行企业.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央领导多次强调要培育一批文化企业上市公司,形成战略投资者.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表示:中国政府将支持出版机构、报业企业和官方骨干新闻类网站上市.证券界权威人士亦认为,传媒业是资本市场的"最后一座金矿",未来几年将以改制、重组和直接上市的形式,快速跻身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12.
辰目 《传媒》2008,(1):1
最近,业内的几个改制与上市事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正值十七大闭幕不久,更是激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一是辽宁出版传媒整体上市,二是深圳发行集团整合海天出版社.三是江西出版集团控股中国和平出版社等等。与以往相比.这些单位改制与上市是由下而上的,而并非由上而下的.彰显了新闻出版业领域市场化进程的大大加快.同时也再一次表明了领导机关引领改革、谋划发展的意志与决心。在肯定和高兴之余.也觉得有必要对传媒单位的改制与上市有所提醒,这可以看作是居安思危、忧患意识的表露吧!  相似文献   

13.
由上海证券交易所主办的文化企业改制上市工作会议最近在上海举行。上交所副总经理刘啸东在会上表示,上交所将采取具体措施支持文化企业上市。目前上交所将针对10家比较符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革,国有工业企业在破产改制的过程中普遍面临着原有档案管理的问题.笔者针对这些问题,对破产改制国有工业企业档案管理的机制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5.
2008年,被誉为"最后一座金矿"的中国传媒业已向资本市场吹响了进军的号角.改制、重组、并购、上市等一系列进入资本市场的举动将成为本年度业界内外的最大热点.中国传媒业自改制以来,资本与市场的博弈日益升级,传媒业为快速解决融资和改制问题,在政策逐渐明朗的态势下,加快了上市的步伐,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上市热潮.然而,近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愈演愈烈,2008年10月6日至10日更是创下了自1970年有纪录以来最大一周跌幅,全球市值亦于短短一星期内蒸发6万亿美元,环球股市同步经历了"黑色一周".在这种全球性的股灾面前,虽然各国政府以及国际组织积极救市,但在这场金融风暴尚未结束之前,一切风险皆有可能.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传媒业的上市进程又多了些许变数,安排也必将慎之又慎.  相似文献   

16.
2008年,我国将完善新闻出版业的准入和退出机制,继续推动经营性新闻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和股份制改造,增大经营性新闻出版企业IPO上市的比重.新闻出版业的IPO融资方式将掀起首次高潮.  相似文献   

17.
一、洪江区改制企业档案处置工作现状 怀化市洪江区是一个内陆工业城市,有130多家企业,其中有大中型企业7家.去年,该区围绕"二次创业、民营兴洪"的战略目标,对18家工商企业进行了改制,已进入破产程序或破产终结的企业12家,改制工作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18.
经营     
山东四大传媒公司集中改制 目标齐指上市;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深化改革和战略重组;湖南出版集团获100亿元授信 上市并购成下阶段目标;我国已批准出版物全国连锁经营企业30家;新浪与微软签中文对联生成器许可协议.  相似文献   

19.
《青年记者》2010,(8):55-55
由上海证券交易所主办的文化企业改制上市工作会议最近在上海举行。上交所副总经理刘啸东在会上表示,上交所将采取具体措施支持文化企业上市。目前上交所将针对10家比较符合条件的企业实行全程服务,在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报送监管层。刘啸东表示,上市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融资,更是对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新闻网站转企改制并通过上市对接资本市场,是国家对于重点新闻网站发展思路的重要调整路径。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企业的经营,找到合适的业务发展方向和赢利模式、客观分析和克服上市的不利因素,确保资产的保值增值、实施重大的人才战略来实现优胜劣汰,使新闻网站呈现出定位精准、个性鲜明、内容多无、产品多样、功能互补的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