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传统工具书与网络工具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向春 《图书馆学刊》2007,29(1):109-111
传统工具书与网络工具书在内涵、地住与作用、出版主体、内容与形式、检索功能、用户等方面都有所不同。通过比较得出:传统工具书是网络工具书的基础,网络工具书是传统工具书的继承与发展。网络工具书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2.
工具库:对传统工具书的解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传统工具书在现代科技背景下的四种转生形式,从形式的“延异”、文本的解构、内容的增值以及范式的突破等四个方面,论证了新生代工具书对传统工具书的解构。  相似文献   

3.
网络社会中传统工具书的生存空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电子工具书与传统工具书优势的比较,提出了在网络环境下只有提高传统工具书的利用率,才能不断拓展传统工具书在未来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比传统工具书与网络工具书,阐述了两者各自的优势和不足。通过分析,进一步指明了网络工具书相对于传统工具书的不足之处。提出在网络时代传统工具书生存空间日益受到挤压的状况下,作为图书馆馆藏文献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传统工具书更应该发挥其优势,加强开发利用,创造生存发展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打破传统桎梏,强化传统工具书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高校图书馆传统工具书的收藏和利用状况调查分析,传统工具书资源面临如下困境:收藏量有相当规模,总体呈减少趋势;配套收藏、特色收藏不足;收藏方式单一,使用规则呆板;重视电子工具书推广、网络文献检索,忽视传统工具书检索利用教育。对此,提出认清传统工具书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建立有特色的传统工具书重点馆藏保障系统,改变常用传统工具书馆藏模式,改变传统的借阅方式等一系列强化传统工具书开发利用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编纂工具书的传统。工具书之作,指不胜屈。它是中国文化典籍的星汉璀璨的银河中闪耀着夺目光芒的星座,在中国文献发展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在工具书中,其类型之多,数量之繁,尤以社会科学工具书为最.面对浩若烟海的社会科学工具书,若不知就里,惟作望洋之叹。为解决工具书的利用问题,三十年代始有中文参考书“指南”、“举要”之类的著作问世。旋至七十年代末,社会科学工具书登上大学课堂,成为高校文科某些专业的必修课之后,自八十年代初起,介绍和研究社会科学工具书的著作渐多,诸如文史哲工具书介绍…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动、植物工具书的历史悠久,其所收录的内容和编纂体例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中国近代动物学、植物学辞书受到西方科学知识体系和工具书编辑方式的影响而发生演变。但在今天中国传统的“多识之学”及其工具书仍有多方面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传统上具书与网络工具书的比较分析,阐述了网络工具书必将取代传统工具书的主导地位.指出图书馆工作人员在读者咨询服务方面应做的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9.
传统工具书在互联网时代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用户习惯的改变从根本上影响了传统工具书的编纂出版.但传统工具书所具有的工具性、原创性、历史性等特点,目前尚无法被互联网百科产品所取代,甚至可以为后者所借鉴.文章通过分析传统工具书在互联网时代存在的合理性,进而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路向.只有通过不断地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善于学习,勇于创新,传统工具书才能在互联网时代体现其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论工具书(电子版)的新突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电子版工具书与传统工具书相比,在许多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体现在:体积变小,更易于收藏;信息显示媒体趋于多样化、动态化;查检途径更多,检索功能更强;存在形态朝着动态、即时化方向发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