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借鉴西方人力资本投资的实践效果,结合我国的实际,分析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论证企业人力资本优先投资的必要性,提出构建企业人力资本优先投资的良性循环机制,包括优先投资的组织机制、筹资机制和投资机制.  相似文献   

2.
新型财务管理应体现高科技企业的财务特点(无形资产、人力资本、资金池、风险投资),在重新确定企业价值的基础上,着重人力资源,筹资和风险控制三个方面的管理,形成三维金字塔的财务架构,促进科技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项目筹资行为的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投资项目筹资是项目建设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项目筹资结构的好坏、成本的高低对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以及建成后的效益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何合理安排筹资就牵涉到筹资结构优化的问题.本文从项目筹资的方式以及工具、项目筹资资本结构的优化,以及筹资结构优化与筹资财务风险的关系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探讨.得出使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最小的筹资方案既是筹资结构最佳、财务风险最小的方案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效率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1998-2008年人力资本及其结构进行了度量分析。采用随机前沿分析(SFA)模型,对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此期间人均受教育年限不断提高,人力资本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居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但区域差异明显;对人力资本存量的投资能促进经济增长效率的改善,但改善力度不大;人力资本及其结构对经济增长效率的当期作用不明显,存在滞后效应;在人力资本构成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效率改善具有较大促进作用;受产业结构、产业转移、劳动力流动等因素影响,人力资本结构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可得到的数据,在对会计成本法进行改进的基础上,对我国老工业基地——甘肃省1990-2002年期间的人力资本状况进行了估算,比较分析了其人力资本投资/存量、人力资本形成效率及HC-GDP规模调适指数等,发现和指出了其人力资本状况存在着老工业基地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从而得出其未来的人力资本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医院筹资预定指标的分析,了解医院筹资主要风险,确定合理的筹资规模及筹资进度,选择适当的筹资方式或进行合理的筹资组合。方法:依据筹资理论、管理学、统计学理论和方法,通过速动比率、现金流量比率、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等指标来探查该医院当前筹资情况。结果:该医院的流动比率逐年增大,并保持在(1.5,2)这个区间内,速动比率均大于1,资产负债率2007年至2009年均小于30%,2009年对内投资增大,净资产增长率逐年增加。结论:该医院应加强筹资,提高医疗机构抵御风险能力;需要增加医院筹资风险意识,完善医院筹资风险指标体系,为医院的筹资风险进行预警。  相似文献   

7.
韩振燕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7):120-121,124
根据人力资本理论,分析了城市非自愿移民人力资本开发的内外部动因,并对城市非自愿移民人力资本的开发与积累进行了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多内容、多角度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分层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逯进 《软科学》2008,22(2):43-48
在有效劳动模型的框架内,基于人力资本内生增长的研究视角,对人力资本的身体素质、脑力素质及其二者共同形成的综合人力资本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了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综合人力资本的关系。结果表明,虽然各省区物质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最强,但人力资本的身体素质、脑力素质、综合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都较为明显,而且三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有相似的趋势,但身体素质的影响力相对较弱,它对综合人力资本有"稀释"作用。  相似文献   

9.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人力资本的争夺与较量逐渐成为区域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本文针对黑龙江省人力资本流失的现状特点,分析其人力资本外流的形成动因,基于索洛经济增长理论,引入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3个变量,构建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模型,对黑龙江省人力资本外流对经济的影响进行了估算,得出人力资本的流失对黑龙江省经济增长有显著影响的结论,并提出扭转了黑龙江省人力资本外流状况的建议,对黑龙江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略论人力资本产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程承坪 《软科学》2003,17(1):74-77
本文在对产权概念进行定位和解剖人力资本特征的基础上,从人力资本形成历史的角度,基于企业框架内,分析了人力资本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article we investigate how specific human capital in biopharmaceutical ventures' management teams impacts the financial commitment of venture capital investors. Further, we explore how this impact changes with the venture's age. We draw on data from 138 VC financing rounds in the US and Europe to show that biopharmaceutical ventures with greater portions of specific managerial human capital in the fields of management, law, medicine, and biosciences acquire more money in venture capital financing rounds, but this effect is contingent on the age of the venture. We discus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for the literature on VC financing of high technology ventures.  相似文献   

12.
魏刚 《软科学》2016,(10):87-90
运用异质性随机边界模型定量测算了资本性投资及融资来源影响下的营运资本投资效率。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本投资效率低于最优效率10%~26%,在非经济危机影响的年度中,资本性投资规模增长大的企业,其营运资本投资效率较低;内部融资和外部股权融资具有缓解融资约束和降低未来融资不确定性的作用,而债务融资会加剧融资约束程度,但可以降低未来融资不确定性。融资约束程度的改善有助于降低资本性投资对营运资本投资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人力资本不确定性的风险投资契约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息不对称是契约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交易契约设计的最基本原因。目前很多研究者都倾向于认为,风险投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主要来自于高新技术的不确定性,认为信息缺口是因人们对某种专业知识的缺乏。而我们认为,在风险投资契约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根源并不是自然技术的外生不确定性,而是人力资本的内生不确定性,具体表现为人力资本投入、产出、退出三个方面的不确定性。因此,风险投资的契约设计应基于人力资本的不确定性进行。从这一思路出发,本文尝试性地对风险投资实践中的分段投资、剩余索取权分配、剩余控制权安排等契约条款的成因做出了初步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4.
以2012—2017年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并将样本按国有背景和非国有背景,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进行分类,深化研究。结果表明,风险投资能缓解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不同特征的风险投资机构对其融资约束影响也存在明显差异,非政府背景风险投资缓解效果更好;风险投资持股比例越高,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约束越低;联合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约束影响不显著;风险投资有助于成长期和成熟期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约束的缓解,尤其是成长期的高新技术企业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冯冰  杨敏利  郭立宏 《科研管理》2019,40(4):112-124
基于激励、认证、“良性循环”三个理论视角,研究政府引导基金投资对创业企业后续融资的影响机制。通过私募通数据库搜集数据构造匹配样本,研究结果表明:(1)为私人资本提供收益类补偿时,政府引导基金投资可以促进创业企业后续融资;然而,为私人资本提供亏损补偿加上收益类补偿,或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时,政府引导基金投资不能促进创业企业后续融资。(2)无论投资早期还是后期的创业企业,或者无论投资高科技行业还是非高科技行业的创业企业,政府引导基金投资都不能促进创业企业后续融资。(3)无论投资创投落后地区还是创投成熟地区的创业企业,政府引导基金投资都不能促进创业企业后续融资。上述结论支持激励假说,但不支持认证假说和“良性循环”假说,表明通过政府引导基金投资促进创业企业后续融资的关键在于为私人资本提供合适的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6.
后发优势与我国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运用发展经济学的后发优势理论,分析了我国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了发展我国信息产业的战略对策。作者认为,促进我国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在于立足我国的局部技术领先优势,集中有限的人才、资金和资源,重点在某一个或几个领域实现突破,从而带动信息产业整体发展。同时,要进行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高技术企业孵化器建设,高度重视人力资本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知识产权融资给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融资方式。各级政府在推进知识产权融资方面的热情很高,但是实际的业务开展却不很理想,参与各方的积极性也并不很高。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知识产权融资的基本模式前提下,从资金需求方、中介市场、资金供应方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影响知识产权融资业务开展的障碍,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小企业融资与信息化建设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中小企业融资难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有的原因甚至是主导性的,但是中小企业自身的竞争力的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治理结构的优化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一句话,自身融资条件的生成和完善,是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重要方面。而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正是其自身融资条件生成和完善的重要方略。从融资的角度看,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依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将会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以此形成中小企业融资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9.
发展绿色产业成为当前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进一步探求资本市场推动我国绿色产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结合理论分析,通过典型相关分析,在宏观层面检验不同层面资本市场与绿色产业技术创新各个阶段之间的作用机理,发现资本市场具有促进绿色产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其中对绿色产业技术创新的促进成效最为明显的是股票市场的发展;进一步检验发现,股权融资规模与绿色产业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中小板市场对绿色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效率最高.因此,需要从提高融资效率、优化融资结构和创新融资模式等3个方面充分调动资本市场对绿色产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功能.  相似文献   

20.
企业资本结构的多元性和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静  向镜名  蒲云 《软科学》2006,20(4):122-126
资本结构没有统一的固定模式,各形式资本结构的形成都具有一定的缘由和合理性,笔者视这种现象为资本结构的“多元性”。企业资本结构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会随着企业经营和理财活动的变化,随时小幅度调整和改变;在企业筹资活动中,保持资本结构“柔性”、降低筹资风险应该是首要考虑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