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烂泥与金子     
《初中生》2011,(9):1-1
禅师:一块金子,一团烂泥。谁的用处大? 朝圣者:应该是……金子吧? 禅师:给你一颗种子呢?  相似文献   

2.
一德禅师和一明禅师谈到弯腰这个话题。“一个人什么时候做到不弯腰最难呢?”一德禅师问。一明禅师指着窗外风暴中的树问:“看到没有弯腰的树吗?”“没有。”一德禅师说。“风暴中,一棵树要想做到不弯腰,最难。”一明禅师说。  相似文献   

3.
一个生活平庸的人带着对命运的疑问去拜访禅师,他问禅师:“您说真的有命运吗?”“有的。”禅师回答。“是不是我命中注定穷困一生呢?”他问。禅师就让他伸出他的左手指给他看,说:“你看清楚了吗?这条横线叫做爱情线,这条斜线叫做事业线,另外一条竖线就是生命线。”然后禅师又让他跟自己做一个动作,他手慢慢地握起来,握得紧紧地。禅师问:“你说这几根线在哪里?”那入迷惑的说:“在我的手里啊!”“命运呢?”  相似文献   

4.
    
一日,弟子问禅师:“何为善?”禅师将弟子带到寺中的放生池边,指着放生的善男信女,问道:“这些放生者,善否?”  相似文献   

5.
曾泽莹 《小读者》2012,(7):29-29
一人请教禅师,说有人在背地里捅他刀子,该怎么办?禅师拿起一把斧子,走出室外,对那人说,现在把斧子扔向天空,会怎么样呢?当扔出去的斧子“咣”的一声掉到地上时,禅师问:“你听到天空喊疼了吗?”“斧子又没有伤及到天空.天空怎么会喊疼呢?”那人说。“斧子为什么伤不到天空呢?”禅师问。  相似文献   

6.
一位弹师在路上遇到一个无赖之徒,那无赖一路对禅师极尽谩骂之能事,禅师一路双目微闭,面带微笑。无赖骂至力气尽失,所骂的每句话如同打在软绵绵的棉花包上。他忍不住问禅师:“我这么骂你你还笑?”禅师这才慢悠悠地说:“如果有人送你一份礼物,你拒绝收下,那么这个礼物最后归谁呢?”  相似文献   

7.
一、“空杯”应空。虚心使人进步故事一:古时候一个佛学造诣很深的人.听说某个寺庙里有位德高望重的老禅师,便去拜访.老禅师的徒弟接待他时,他态度傲慢,心想:我是佛学造诣很深的人.你算老几?后来老禅师十分恭敬地接待了他.并为他沏茶。可在倒水时,明明杯子已经满了,老禅师还不停地倒。他不解地问:“大师,为什么杯子已经满了,还要往里倒?”  相似文献   

8.
《学习之友》2013,(7):64-64
压力一位104岁的老人接受记者的采访。“您认为作为一位104岁的老人,最好的事情是什么?”记者问。老人答道:“没有同龄人带来的压力。” 一个做广告的女孩到一家新的公司面试.面试官读过她的简历顿时生疑:“你才毕业两年.为什么写有四年的工作经验?”女孩答道:“加班。” 禅师端坐云台,每日参禅打坐。风雨无阻。有仰慕者问禅师:“为何每日要端坐四个时辰,可有什么玄妙法门?”禅师淡然道:“前两个时辰,磨洗心境,洗脱凡尘。”  相似文献   

9.
同样一斤米     
一青年向一禅师求教。“大师,有人赞我是天才,将来必有一番作为:也有人骂我是笨蛋,一辈子不会有多大出息。依您看呢?”“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禅师反问。青年摇摇头,一脸茫然。  相似文献   

10.
命运     
佟晨绪 《小读者》2010,(10):17-17
一个生活平庸的人带着对命运的疑问去拜访禅师。他问禅师:“你说真的有命运吗?”  相似文献   

11.
彭亚东 《高中生》2014,(10):61-61
晚年的大安禅师终日端坐。不言不语,无所事事。大家在背后称他为懒安禅师。 有一位禅僧说:“终日不言不语,如木石一样,那就是禅吗?”  相似文献   

12.
想做就去做     
年前我在美国西岸参加一个禅寺所举办的静修营。第二天于住持禅师说法后,一年轻的美国女子问禅师:“我不喜欢工作,最好是能每天都到这里静修和打坐,你说我应怎么办呢?”禅师望了她一眼,安静地说:“你不工作就没有饭吃。”  相似文献   

13.
佚名 《成长》2007,(7):1-1
石屋禅师外出,碰到一位陌生人。畅谈之下,不觉天色已晚,两人因此投宿旅店。 半夜,石屋禅师听到房内有声音,就问:“天亮了吗?”对方回答:“没有,现在仍是深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禅师说:“人生有三种东西具有毁灭性:愤怒、贪婪、自大。”
  弟子说:“该怎么办?”
  禅师说:“需要四种境界,能将毁灭变成创造。”
  弟子问:“哪四种?”
  禅师答:“无我,慈悲,智慧,真理。”
  把自己当成别人是无我,把别人当成自己是慈悲,把别人当成别人是智慧,把自己当成自己是真理。达此四种境界,创造性就来了。  相似文献   

15.
南隐是日本明治时期的一位禅师。一位学士自认为对禅的领悟已经到了很高深的境界,于是,某日前来向南隐禅师请教禅机。南隐禅师给来客沏好茶斟上,当茶水倒满时,仍然没有停手。学士看到茶溢出来,忍不住说:“杯子已经满了,不能再添了。”南隐禅师说道:“你就像这杯茶,头脑中充满成见和臆想。在你把自己的杯子清空之前,我怎么能给你讲禅呢?”  相似文献   

16.
山中的小庙里住着一个禅师。一天晚上,他正在打坐的时候,一个小偷进来了。小偷看到禅师一动不动地坐禅,好像沉沉入睡,心里不由窃喜。他慢慢地摸刮菩萨像的前面,从供桌下拿走了钱,正要转身溜走,猛然听到禅师一声断喝:“站住!”小偷吓了一大跳,只听弹师说:“你刚才拿了佛祖的钱,不说声谢谢,就要走了吗?”小偷赶紧向佛祖道谢。  相似文献   

17.
柯云路 《教育》2006,(11):44-45
许多思维的错误就在于社会生活给你提出了一个问题之后,你被套在问题里面,不知道超越它。禅宗有一个公案:一位禅师悬在树上,树很高很高,他手里拿着东西,只好用嘴咬住树枝才能不掉下来。这时底下过来一个人问:“佛祖西来,旨意如何?”对这个问题,禅师不能不回答,否则他就不是禅师。可是如果他回答,嘴一张开,肯定会从树上摔下来。  相似文献   

18.
【文题设计】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一位禅师问他的徒弟:“这个房间里你最喜欢什么?”机灵的徒弟指指酒杯——酒杯是用黄金和大理石制成的。“那好,拿走它吧。”禅师说。徒弟立刻用右手紧紧抓住了那个酒杯。  相似文献   

19.
荣枯自然     
星云 《老年教育》2010,(10):22-22
药山禅师在院子里看到一棵树很茂盛,而旁边的一棵树却枯死了,就问他的两名弟子:“这两棵树是荣的好还是枯的好?”  相似文献   

20.
磨砖作镜出自《景德传灯录》:唐朝道一和尚常习坐禅,未能悟道。南岳怀让禅师问他:“大德坐禅图什么?”道一回答说:“图作佛。”怀让即取一砖在他庵前石上磨。道一问磨砖做什么.怀让答道:“磨作镜。”道一奇怪道:.“磨砖岂得成镜?”怀让反问:“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得成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