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以儿童康复专业学生担任教育助手的方式在特殊学校或随班就读学校开展实践教学,既能促进其专业成长,也能使实践学校教师和学生受益。教育助手应和实践学校教师建立合作关系,以减轻教师工作压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教育助手可以从教学、康复、班级管理等方面协助实践学校教师的工作,同时通过做中学进一步完善自身能力。建议采用分层参与的方式组织儿童康复专业学生担任教育助手,并加强对他们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以儿童康复专业学生担任教育助手的方式在特殊学校或随班就读学校开展实践教学,既能促进其专业成长,也能使实践学校教师和学生受益.教育助手应和实践学校教师建立合作关系,以减轻教师工作压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教育助手可以从教学、康复、班级管理等方面协助实践学校教师的工作,同时通过做中学进一步完善自身能力.建议采用分层参与的方式组织儿童康复专业学生担任教育助手,并加强对他们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中医康复保健是培养掌握传统和现代康复基本理论及基本操作技术,能独立进行康复保健操作的实用型技术人才的新兴专业。结合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办学实际,中医康复保健专业培养模式的改进应更加注重实训教学,加强技能培训,加强医学基础课程的教育,注重学生职业角色的转换培养。  相似文献   

4.
高校残疾体弱学生参与体育保健课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残疾体弱学生接受平等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具体体现,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和访谈法,对参加了体育保健课的高校残疾体弱学生与没有参加体育保健课的学生进行比较,并对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态度和目的、项目以及阻碍参与体育运动的原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开设体育保健课的学校的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明显高于其他未开设体育保健课的高校;他们参与的最大目的是进行身体康复、增强体质;但是由于有限的时间、场地和项目以及自身的生理因素,极大地影响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健康产业是为人们提供预防、诊断、治疗、康复、保健等服务的产业。基于健康产业平台人才培养的情感教育,对于提高学生行业品德认知、培养行业品德情感、养成行业品德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专业培养的过程中应加强人文教育的渗透,把学生的品德、情感和专业的培养结合起来。重视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师队伍,建立完善的健康产业学生情感教育体系,加强平台课程建设,注重实践的实效性,使学生成为尊重人类、尊重生命、有爱心的人类健康的守护者。  相似文献   

6.
分析在信息化、知识经济、全球化冲击下,体育保健康复专业面临的挑战.认为,要促使体育保健康复专业可持续发展,应以学生发展为根本,融学生、教师、课程三者发展为一体.改革课程体系,体现专业特色;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改变学习方式;转变教育观念,构建新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残疾儿童数以万计,如何让他们和正常孩子一样接受合适的教育,照样健康成人成才,意义重大。因此,融合教育迫在眉睫。要实现融合教育就必须要有一批有一定数量规模和质量要求的既懂普通教育又懂特殊教育的专业教师,具体实施普通学生与特殊学生的日常教育与康复工作,保证学生教育的科学性、有效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不同学生的潜能;指导不同学生的家长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号召各专业团体和群众组织充分理解、认同与合力支持融合教育。  相似文献   

8.
<正>阿坝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成立于2017年,其前身为2001年成立的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系,2016年开始招录本科生。现有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两个本科专业,体育保健与康复一个专科专业。在学校"重内涵、强质量、创特色、铸精品"的办学理念引领下,体育与健康学院通过严谨的教学管理,以培养学生专业技术和理论知识为基础,以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以"现代体育+民族体育+X"为特色人才培养定位,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  相似文献   

9.
体育保健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实施创新教育对体育保健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认为培养体育保健康复专业创新人才,应创新教育观念,树立全新的人才观;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改革课程体系,增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构建研究性教学模式,促进师生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日本德岛大学医学院在公共卫生学实习中,有目的地安排学生参加初级卫生保健实习,并就学生在实习结束后对所参与实习项目的自我评价,进行了分析。 德岛大学医学院于1996年7月到12月,以90名医科4年级学生为对象,每3人为一小组,2天在保健所,半天在地区医疗机构,精神科医疗保护设施、老人特别护理收容所,进行初级卫生保健实习。学习结束后,让学生提交课题报告和实习问卷调查。 实习效果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健康诊断与健康教育(1a)、妇女保健访问指导(1b)、门诊诊疗(2a)、家庭医疗(2b)、精神保健(3)、老…  相似文献   

11.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群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发挥“体医融合”优势,以体育健康服务产业链为对接点,解决体育健康服务业产业链急需的运动康复、健身指导类等专业人才需求。通过构建“体康融合,岗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改革,构建高水平教学资源库;大力推进教材与教法改革;打造高水平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完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升实训基地功能,打造技术技能平台;校企协同,全面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等措施,引领体育保健与康复类专业群建设,支撑大湾区健康服务业产业链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韩国首尔市于2015年起每年推出《保健教育及学生健康增进计划》,该计划包括致力于终身健康的保健教育系统和保健教育支援体系两大部分.本文以2017年新推出的《保健教育及学生健康增进计划》为例,介绍了该计划的主要内容、推进方向,并从重视青少年正确的性价值观的树立,加强学生精神健康管理与预防、重视应急患者的急救及关注保健教师专业发展四个方面分析了该计划的特点,以期为我国保健教育与学生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民众越来越重视中医养生,对中医养生康复保健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顺应社会形势,我校创办了中医康复保健专业.但就读本专业的学生大多基础薄弱,且以男学生居多,学生管理难度较大,为此,本文围绕如何在中医康复保健专业创建特色班级进行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4.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级保健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讲座 +课程 +咨询”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主要由少数心理辅导教师来实施 ,形式单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建立三级保健体系 :初级保健由大学生完成 ,由他们组建大学生心理协会 ;二级保健由各系负责学生工作的教师完成 ;最高一级保健由专业心理辅导人员完成 ,由他们负责对下两级保健人员培训 ,并指导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体育保健康复课的特殊性和体育舞蹈的特点 ,初步探讨了如何将体育舞蹈运用于体育保健康复课的教学过程之中 ,以促进保健康复班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胡承志,男,满族,生于1963年。中共党员。1987年7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获教育学学士学位,同年分配到通化师范学院体育系工作。1991年9月至1992年7月在扬州大学体育学院全国体育保健助教进修班学习研究生主干课程,成绩优异。2000年晋升为副教授,2008年晋升为教授。现任通化师范学院体育系主任。学术兼职有中国康复医学会体育保健专业委员会理事、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校体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通化市武术协会副主席、通化市长白山文化研究会理事。在教学方面,先后主讲体育保健学、运动生物力学、学校健康教育学、康复医学、速度滑冰、网球、大学生健康原理与方法、大学体育、选修篮球、排球、游泳等课程,其中“网球”课程被评为本校优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尽量了解学科的前沿知识,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欢迎。曾多次获教学优秀奖。在科研方面,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和运动人体科学保健康复。主编《体育与健康》一部、参编“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结构式体育与健康教程》、《中国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二部;参加省级重点科研项目研究一项、主持省级和院级科研项目各两项、主持...  相似文献   

17.
体育室内课是向学生传授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康复保健和锻炼小常识、体育基本技术原理及竞赛规则等内容的教学平台。在这里,可以为学生奠定体育与健康理论基础,教会学生运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对提高体育室外课效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健康教育》是培养具有医疗、预防、保健、康复能力的中等卫生职业人才不可缺少的课程。广大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的学生在今后的基层卫生服务中,健康教育工作将是他们日常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掌握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学生普遍不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对"两层三级"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网络体系进行综合分析,旨在推广发展性心理教育的理念,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与健康教育,营造全员参与心理健康保健的氛围。  相似文献   

20.
家长参与学生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家长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程度各不相同,老师要动员家长,组织和指导家长主动参与学生的教育,让不同层次的家长都能对学生的教育有章可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