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刘永利 《教育》2012,(19):57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强学生的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尝试,在每堂课前,教师根据文章的不同类型,选择不同的授课方法,这样才能作到有的放矢,确保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收到教学预想的效果。现学现测法有些课文较为简单,浅显易懂,文中的知识学生基本能独立理解掌握。这类课文可由教师出卷让学生看书自测,也可以让一程度较好的学生拟题供学生练习。有些此类课文后面的思考与练习能较好地反映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则可安排学生看书解题,这样也可达到让  相似文献   

2.
近期在听课时,我发现有些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得少,练习得多,似乎是竭力做到精讲多练。教师站在讲台上,俨然是一个点将员:你说他说嗯……大部分时间让学生说、活动、练习。笔者认为,这些课未必就是精讲多练,如教学圆锥体的体积时,教师在教学伊始,让学生观察圆锥体与圆柱体有什么关系。接着让一位学生上来观察比划,再由这位学生  相似文献   

3.
舒丽群 《江西教育》2011,(11):43-43
<正>近期在听课时,我发现有些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得少,练习得多,似乎是竭力做到"精讲多练"。教师站在讲台上,俨然是一个"点将员":"你说""他说""嗯"……大部分时间让学生说、活动、练习。笔者认为,这些课未必就是"精讲多练",如教学"圆锥体的体积"时,教师在教学伊始,让学生观察圆锥体与圆柱体有什么关系。接着让一位学生上来观察比划,再由这位学生  相似文献   

4.
我们平时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大都是在黑板上写一个题目或者给一个材料、几个材料,然后让学生确定一个主题进行写作练习。很少一题材多角度写作。特别是一题材多种文体训练,恐怕是从来没有进行过。前几年的高考虽然出过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写两种体裁的文章,像1993年高考先写一篇说明文“圆规”,再根据所给的材料“在梧桐树下……”写一篇记叙文。但从未出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活动中,时间是有限的。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要精讲多练,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练习,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体会知识的来龙去脉,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教师要努力创设问题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相似文献   

6.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练习设计是教材的一大亮点,但走进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使用却差强人意:有的老师将练习题作为例题进行讲解,花费大量的时间,导致拖堂,老师累,学生更累;还有的老师直接将习题舍去,节约时间让学生直接开展题海战术。这两种情况显然都属于极端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可取。那作为数学教师,面对练习,该"舍"还是"不舍"呢?我认为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相似文献   

7.
误区之一:研究性学习的“半幅化”。不少教师认为学生的自由支配时间有限,让学生在课外搜集资料、调查研究,不仅占用了作业练习的时间,也会分散学生的精力,影响学习成绩。另有教师认为学生的课堂时间宝贵,各学科教学课时有限,完成常规的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8.
在初中阶段,化学只上一年的课,学生就要参加中考,为了迎考,教师们一般都要安排3至4个月的时间进行复习,复习过程中避免不了要让学生做练习,而做了练习就要进行讲评。因此,如何上好练习讲评课是每位化学教师必须面临的问题。我认为,要上好化学练习讲评课,应做到"七要""七不要"。一要认真钻研历年的中考题目,不要见题就讲。  相似文献   

9.
只要一提复习课,大家都会想到用大量的练习题去让学生反复地练习,以为这样就会有收效。其实不然,因为复习课时间毕竟有限,如教师不加选择地为学生布置大量的练习,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还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为了让练习能更好地服务于复习课教学,我在设计练习作业选择材料时一般会从以下三个层面去  相似文献   

10.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在固定的课堂教学时间里,留给学生自主研究和练习的时间极其有限。设计并运用"半成品作业"教学策略可以在一定程度回避学生个人进度差异问题,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知识技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练习的效率。同时,"半成品作业"教学策略和其他任何一种教学策略一样,有其优势但也存在弊端,如运用不恰当,反会成为影响学生发展的不利因素。对此,教师应进行积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新授课还是练习、复习课都离不开练习。它是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俗话说,熟能生巧。这话确实是说得不错,但在教学中如果不能把握教学过程和教学对象之间的平衡,过度的练习就会影响学生理解力与创造力的发展。所以只有在我们进行恰当的练习有效的练习时,才能使学生在练习中熟中求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综合能力,让学生乐学、爱学数学。  相似文献   

12.
对“少”、“精”、“活”原则的认识一“、多”与“少”目前中学数学教学仍然存在着“两多”,一是课堂讲得多,二是课后练习多。教师想让学生多学一点知识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如果教师把知识讲得过细过繁,一节课下来,学生来不及思考和消化,势必造成所学甚多而所得甚微的结果。要使少转化为多,应做到适时点拨。要落实“少”,教师的活动就要相应的减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练习,通过自己主动积极的探索,能动地掌握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智慧和能力。二“、粗”与“精”“粗”指的是粗枝大…  相似文献   

13.
齐步走是低年段学生需要掌握的重难点内容,在出操、体育课,以及一些集体活动中,均要用到。如果低年级段学生掌握得好,将有利于对学生的组织和管理。然而,队列队形练习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内容,学生缺乏兴趣是其掌握这一系列内容的瓶颈,加上他们的认知水平有限,教师花大量时间来练习。也不一定有好的成效。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以模仿为中心的方法.在一二年级的教学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课堂上如何体现语文课程的"语言文字运用"的特性,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成了教师普遍关注的话题。课堂上,有效的练习对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阅读、写作、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统称语用能力)都能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但由于时间有限,不适宜进行大型的练习,因此,微型练习的设计显得既实用又高效。  相似文献   

15.
首先,目前的语文教学虽然也强调凸显语文的工具性,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文窦践能力。但是纵观教学现状,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还很薄弱。尤其是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很不理想。在40分钟的课堂中,不管教师多么放手让学生练习,练习的密度多么高,学生真正的语言实践活动时间,尤其是听说训练时间还远远不够。因此。学生普遍存在口语表达不够大胆、流畅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练习课是:老师精心设计大量练习题→学生解答→交流答案。练习课给学生的感觉就是做大量练习,就是知识的简单重复,以至于学生都对做练习产生厌倦心理;同时这种教法不管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所有的学生都面对同样的练习题,于是每个学生都经历着近似“克隆式”的思维过程,得到  相似文献   

17.
几年前我听了长沙市育才小学朱老师一堂数学课,内容是100以内不进位加法。朱老师用较少的时间讲完不进位法则以后,用了较多的时间,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进行练习。因此,这堂课的效果非常好,特别是练习的一些情节,至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印象最深的要算是“开火车”了。即老师设计一些口算卡片,进行口算练习。  相似文献   

18.
竺丽洪  赵雷洪 《宁夏教育》2006,(7):79-79,81
误区之一:研究性学习“半幅化”。不少教师认为学生的自由支配时间有限,让学生在课外搜集资料、调查研究,不仅占用了作业练习的时间,也会分散学生的精力,影响学习成绩。另有教师认为学生的课堂时间宝贵,各学科教学课时有限,完成常规的教学任务尚有困难,还要在课堂上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讨论,肯定会浪费不少时间。  相似文献   

19.
小学科学课程知识内容极其丰富。然而目前小学阶段科学课程学习时间又是有限的,除了有效利用整块的课堂时间,也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在校时零散的“小时间”,并让这些有限的时间发挥最大的价值与功效。要将科学知识的学习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20.
小学科学课程知识内容极其丰富,然而目前小学阶段科学课程学习时间又是有限的,除了有效利用整块的课堂时间,也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在校时零散的"小时间",并让这些有限的时间发挥最大的价值与功效。要将科学知识的学习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