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萍浏醴起义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六年十二月初至二九○七年一月底,在萍乡、浏阳、醴陵三县交界地爆发了一次起义,波及到江西宜春、万载、义宁(今修水)和湖南平江,史称“萍浏醴起义”。关于这次起义的性质,有的认为,是“同盟会领导的”,“成为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的一部分”。这是值得商榷的。我认为,这次起义仍然是一次旧式会党起义,不具有“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辛亥革命时期,黄兴是与孙中山并称为民主革命家,号称为“孙黄”。长沙起义失败后,他避走日本,同孙中山结识。此后,他协同孙中山,合作创建革命组织同盟会。在孙中山的旗帜下,黄兴积极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领导发动武装起义,坚持维护孙中山的领导威信和同盟会内部团结,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迅速发展,对武昌起义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1860~1925),名文,字逸仙,别号中山,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我国近代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和革命先行者。1905年创建同盟会,提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即“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推翻了清王朝。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就任临时  相似文献   

4.
史学信息     
纪念萍浏醴起义八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于—九八六年十一月中旬在江西萍乡举行。与会代表围绕萍浏醴起义的性质这—基本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关于萍浏体起义的性质,主要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领导的第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持这一观点的论者从五个方面论证了同盟会的领导作用:(1)起义的计划决定于长沙永陆洲会议。而会议的召集人是同盟会派回湖南“鼓吹革命主义”的刘道一、蔡绍南;(2)会议通过的起义策略出自同盟会主要负责人之一的黄兴;(3)同盟会总部获悉起义消息,立即策划应援;(4)龚春台以“中华国民军南军先锋队都督”名义发布的檄文,从措词到含义皆脱胎于同盟会纲领的宗旨;(5)经过同盟会的领导和改造的洪江会实际上已经成为同盟会的一个外围组织。因此,这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景廷宾起义是20世纪初发生在直隶南部地区的一场惊心动魄的农民暴动。多年来,大都认为景廷宾起义是义和团运动的延续和发展。近几年来,有的论提出景廷宾起义“不是义和团运动的余绪,而是在民主革命派人士的支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反清起义”。不管这种见解是否能够得到认  相似文献   

6.
谭人凤是辛亥革命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奔走联络,发展组织,使长沙成为武昌起义的首应地区;他顾全大局,协调同盟会内部关系,成立同盟会中部总会,保证了同盟会总部命令的贯彻执行;他加强对武汉地区斗争力量的联络与指导,促成革命势力的联合,敦促湘军援鄂,鼓动死守武昌,为武昌首义的成功和稳定革命全局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他策动讨袁,联络党人,坚决反对专制独裁,反对帝制复辟,极大地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辛亥革命运动中起重要作用的吴玉章在日留学期间曾参与同盟会的领导工作,创办具有较强革命性质的《四川》杂志,宣传革命的思想与理论,促进革命力量的联合;参与革命武装起义,策划一系列的革命暗杀行动,沉重的打击了清政府在四川的统治;其作为近代四川民主革命的领导人之一,策动荣县独立和内江起义,巩固了蜀军革命政府,为近代四川民主革命做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1906年12月4日(光绪三十二年丙午十月十九日),在湘、赣边境的萍乡、浏阳、醴陵地区,爆发了由同盟会策动和领导的、以会党徒众为基础的、旨在推翻帝制、实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理想的大起义。这是1905年中国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  相似文献   

9.
林觉民与黄花岗起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妻书》的作者林觉民,字意洞,福建闽侯县(今福州市)人,十四岁进福建高等学堂,开始接受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课余谈及时事,常慷慨激昂地说:“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1905年和陈意映结婚,两人感情笃深。1907年到日本留学,进庆应大学文科,研究哲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他和革命党人林文、林尹民同住一室,情同手足,时称“三林”。 1911年春天,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决定在广州起义(这就是载入史册的1911年夏历3月29日之役,史称黄花岗起义)。起义前,同盟会在香港设立了起义领导机关统筹部,由黄兴(克强)、赵声任正副部长,他俩通  相似文献   

10.
1924年,国民党改组后的性质,普遍一致的意见是:“由资产阶级性的政党开始转变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1]所不同的是,有的论者将“开始转变”四字或改为“实际上成为”[2];或改为“基本上成为”[3];或改为“成为”[4];有的论者则在这四个字的后面加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5]的定语。这中间,虽然偶而出现过不同的声音,如说国民党改组后的性质是“带有两重性质的革命联盟”;或说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但都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而为上述共同的声音所淹没。关于国民党的性质,早就有人认…  相似文献   

11.
马君武(1881—1940),名和,又字贵公。广西桂林人。我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青年时期受康有为、梁启超影响颇深。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马君武乃赴新加坡向康有为“请教国是”,归谋起义而末成。1902年留学日本,认识孙中山,并加入孙中山组织的同盟会,成为第一批同盟会会员。1906年从日本归国,任教于上海中国公学,担任同盟会上海分会会长。为逃避清政府追捕,于1907年赴德留学。武昌起义时,曾一度回国,担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部次长。1912年秋再度赴德留学。1916年秋从德归国后至1926年,主要活动于孙中山建立的历届广州革命政府中,曾任过临时革命政府的交通部长,大元帅府  相似文献   

12.
1927年11月13日爆发的黄麻起义是“八一”南昌起义和湖南秋收起义以后,在长江以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起义,这次起义点燃了大别山地区革命的烈火。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的建立准备了条件。近年来,对领导这次起义的组织机构是谁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是鄂东特委;有的认为是湖北省委;有的认为是黄麻县委;还有的认为是黄麻起义总指挥部。那么到底是谁呢? 一湖北省委是否领导了这次起义?党的“八七”会议确定了用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的武装和开展土地革命的总方针,并决定在湘鄂赣粤等省举行武装起义。湖北省委根据“八七”会议的精神拟订了秋收暴动计划,将全省划为7个起义区,黄安、麻  相似文献   

13.
同盟会是中国同盟会的简称.它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于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建立的全国性革命团体,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同盟会的建立使自1894年兴中会成立后分散于海内外各地的资产阶级革命势力聚拢在一起,有了统一的领导,产生了众望所归的革命领袖.不仅如此,同盟会还确定了“驱除鞑虏,  相似文献   

14.
1906年爆发的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由同盟会发动组织的第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在这次起义中,竟然出现了两道大相径庭的檄文,—篇是以龚春台为首的洪门会发布的《中华国民军起义檄文》,一篇是以姜守旦为首的洪福会发布的《新中国大帝国南部起义恢复军布告天下檄文》(以下简称“龚檄”、“姜檄”),这实在是辛亥革命史上的一个奇特现象,值得注意和研究。 1906年舂,留学日本的同盟会员刘道一、蔡绍南受同盟会总部派遣回湖南“运动湘军,重整会  相似文献   

15.
主题内容认知  本主题包含“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国民党的统治”和“国共关系与统一战线”两大内容。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的政党以及资产阶级政权及统治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内容。而国共关系和统一战线 ,是影响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统一战线 ,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之一。主题内容范围 :辛亥革命、北洋军阀的统治、国民大革命、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及统治、国共两次合作与两次对抗、中共领导的四次统一战线。主题复习目标 :把握国民党的发展概况和性质演变 ;总结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规律 ;掌握国共关系发展的脉络 ;分析国共合…  相似文献   

16.
辛亥革命运动,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长期斗争的继续,是“一切为解除半殖民地半封建地位的革命或改良的运动”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所领导的辛亥革命,是我国近代史上比较正规、明确和更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辛亥革命,是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和各界人民进行的“全国规模的运动”。在这次革命运动的全部斗争过程中,湖南是一个很关重要的省份。在一八九四年孙中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之后,善化县(今长沙县)人黄兴是继起的先驱者,他于一九○三年秋末筹建了华兴会,以后成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会党运动,绵延数百年,活动范围遍及二十余省,会众难以数计,声威震动寰宇,而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其高峰。辛亥革命前后十余年间,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组织和领导下,会党被纳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轨道,出现了大联合、大统一的趋势,在革命党人发动的历次武装起义中,会党几乎“无役不与”,且不少次起义是以会党为其主力的,会党已经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中坚力量而活跃于中国近代  相似文献   

18.
从黄花岗起义看黄兴的军事战略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兴是我国辛亥时期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他戎马一生,在同盟会发动的数次武装起义中,亲自策划领导了八次,尤以广州黄花岗起义最具代表性.这不仅仅因为黄花岗起义为武昌起义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军事战略基础,同时这次起义也充分显示了黄兴杰出的军事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9.
论黄兴     
辛亥革命虽然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由于它推翻了二百年来的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它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是“一次伟大的民主革命。”黄兴是这次伟大的民主革命中仅次于孙中山的一个领导者,当时人往往是把孙、黄并称的。他为了推翻卖国专制的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一个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参与了这次革命中的大部分策划工作,其中有很多次起义是由他一手组织和亲自指挥的。他对中华民国的建立有着汗马功劳;民国成立以后,为了维护共和制度,又与以袁世凯为首的封建帝制复辟势力不断进行过斗争,一直到他的去世为止。对于这样一个重要的辛亥革命的人物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线索时间:1848年。地区:意大利→法国→德意志→匈牙利→遍及整个欧洲。原因经济:1845~1846年欧洲农业歉收,1847年工商业危机,人民生活恶化。政治:各国人民、包括资产阶级自由派,要求扩大政治权利,被外国奴役的国家、人民要求自由独立。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法国二月革命 1848年2月22日,巴黎人民举行起义,24日,冲进王宫,推翻“七月王朝”。成立“临时政府”,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六月起义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第一次伟大战斗。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