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他戏称自己是“闻字”的记。他先后采访了包括杨成武、王光美、邓朴方、巩俐、赵薇、冯巩、桑兰等500多位社会名流和演艺界明星,在全国600多家报刊杂志发表了250多万字的名人访谈和纪实作品。而面对如此传奇的他,朋友们却把他称作“咱北京的袖珍老爷儿们”,他就是建国以来残疾人中采访名人最多的记——张骥良。  相似文献   

2.
采访难。难在哪儿?首先难在入门。这个“门”,是采访对象的心灵之“门”,也是采访对象的自卫之“门”。记者职业特点决定了工作对象的复杂性、多变性和随机性。与采访对象的多数情况是各为一方,从未谋面,自我介绍,握手相识,然后便相向而坐,“舌耕”开始,你急不可待地“取”,他慢若抽丝地“予”;你要求对方一下子打开心灵之门任你“探囊”,他却抱怨对你毫不了解,“顾左右而言它”;你费尽唇舌,他也急得冒出汗来……这是一幅多么不谐和的场面!入门的“钥匙”到底在哪儿?其实不用四处寻觅,就在你身上,具体地说就是你的口。记…  相似文献   

3.
著名相声演员冯巩,因主演《没事偷着乐》一片而蟾宫折桂,荣登今年的“金鸡”影帝宝座。在片中他是偷着乐的,而在电影金鸡、百花奖颁奖晚会上,他和众多的腕级非腕级明星们,却是风风光光地公开乐了一回。明星终归是明星,赏心乐事时常有,喜庆节日不曾断,不像小百姓,有事难得一乐,只能没事偷着乐。可不知为什么,有些明星总嫌乐不够,有事没事都要“愉着乐”,给传媒增添了不少“花絮”,为平庸的生活不时地制造着各种“热点”。一曰赶场走穴,大赚其外快。常常是甲地才签约,乙地又挂钩时,风风火火,马不停蹄,有时一不小心,哪个环…  相似文献   

4.
张春 《新闻天地》2008,(3):29-31
2008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一个叫王宝强的小伙子凭借《士兵突击》而成为最大黑马,与冯巩、阎学晶等人联袂演出《公交协奏曲》,创下当晚节目的收视最高峰,并在势头上盖过了著名笑星赵本山。有人说,王宝强能上春晚,并不仅是因为许三多这个形象,而是因为千千万万个“傻根们”,还在于那种“不抛弃、不放弃”、“有意义的事就是要好好活,好好活就是要做有意义的事”的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5.
一位老朋友打来电话,约我去采访,他那个单位属“七所八站”之列,是编辑部明确要求少跑的。我问他有什么新闻?他哈哈一笑:“有什么新闻?你记者一来,就有新闻;记者到哪儿,哪儿有新闻。”这话我一直放在心里。现在不少新闻单位不是记者跟新闻跑,而是新闻跟记者跑。这种现象绝非是个别的,很值得我们深思。 本来,新闻报道是源于新闻事实的,记者得跟着新闻跑,而“新闻跟着记者跑”,就使本末倒置了。工作再出色的单位,事迹再突出的个人,记者不去写、不去拍,就成不了报纸上、电视里的新闻;反过来说,有些单位工作虽说平平常常,…  相似文献   

6.
(一)1993年10月,一位初学报道工作的战士小张,找到我抱怨说:“不认识编辑就是上不了稿,真没办法,要是像你认识那么多编辑就好啦。”我问他“因何发这样的感慨?”他说“7月初,我团战士柳青在长途汽车上抓住了七个掏包歹徒,这么好的新闻,我邮给了六家报纸,居然一家都没用,你说这不是因为没关系么?”原来,小张是在8月初投的稿,他只是简单地写了一下抓歹徒的过程和结果。我给他解释说,别怨天尤人,你这篇稿子写作质量还有待提高,本来抓歹徒的事迹就经常见诸报端,你又把它变成了“旧闻”,当然见报的可能性就小了。并不是编辑…  相似文献   

7.
冯翔 《新闻天地》2010,(12):37-38
警方拘捕孙学双后,对“苦主”赵宝回访。一名警察问“孙学双人品怎么样,他是吃喝嫖赌的人吗?”赵宝回答:“他没做过什么错事,他不是那样的人。”  相似文献   

8.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何为好事?起码是为别人做点有益的事;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就是为百姓多做有益的事。为官者当如此,党报新闻工作者亦当如此。做益民事,用手中之笔写消息、写通讯、写评论是我们采用的常规方式。如果在“叙述型”和“评说型”后面再加一种叫“参与型”的报道,那么,党的意志和人民群众的呼声的统一可以得到更充分的体现,益民之事有时能做得更痛快淋漓。采写、编辑“参与型”报道,记者除了要了解生活、深入生活外,还必须参与生活,即记者不能只当评论员,还要想尽办法努力寻求一…  相似文献   

9.
张天蔚 《青年记者》2004,(12):21-21
当明星言之凿凿地宣称他吃了什么之后就腿脚刚健生活和谐的时候,等于已经不着痕迹地向受众做了“此药管用”的承诺,已经不再是无意之失。比较而言,香港的一批大姐级明星为某家瘦身机构做广告时,纷纷亮出重新塑造而成的青春身段,仅就“广告道德”而言,还远非我们这里的广告明星们可比。  相似文献   

10.
吕春 《档案天地》2009,(2):30-32
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粟裕是一位基本上没有受到冲击的开国大将。他不是元帅却进入军委常委,开我军之先河。这一现象在开国将帅中是罕见的。“文革”期间谁保护了他?他对“文化大革命”的态度是怎样的?他与林彪、“四人帮”集团是如何相处的?他在晚年为党为国为军队都做了哪些工作……  相似文献   

11.
我国电视娱乐节目中的“明星消费”现象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观星”阶段、“乐星”阶段、“造星”阶段、“秀星”阶段、“虐星”阶段。目前明星跳水节目的强势来袭说明,如今公众已不满足对明星歌声、表演和脸蛋的“消费”了,而是直接进入到了“身体消费”阶段。这不得不使我们思考:明星消费有没有底线?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如何创新?未来我国电视娱乐节目“虐星”现象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明星竞技类节目”还有拓展的空间,不过从长远来看,“虐星”过后,我国的“明星消费”将走向“温情”,手段也将趋“隐蔽”。  相似文献   

12.
前一段时间,听说有人指责冯巩是“相声界的叛徒”,原因是他冯巩不循传统相声的规矩,搀和了小品等表演形式的一些东西到相声里,弄成了一个所  相似文献   

13.
一直看好的图书市场最近出现了滑坡疲软现象,令人们琢磨不透。昨天,各种媒体还在报道中国图书市场大有潜力可挖,图书市场需求远远得不到满足;今天,各种图书市场上各家书店不得不因为库存积压而作出降价抛售图书的选择。人们看见的是“出书难”与“出书滥”现状并存,听见的是“买书难”与“卖书难”的呼声不绝。人们不禁要问:中国的图书市场究竟怎么了?一、“三难一滥”现象不容忽视出书难难在选题平庸、单一和重复。这是近年来困扰某些出版社,使其陷入出书难窘况的最大症结。据不完全统计,第八届图书展销会上参展的图书有12万种,…  相似文献   

14.
某刊物辑录一级“奇闻”,说某国一个气功爱好者,“被放入一座3米深的坑里,然后用土填平,埋了100个小时后,又从深坑里爬出来并向人们招手致意”;又称一位气功大师,埋在地下20年后,人们根据他的“遗嘱”将他从地里挖出来,他居然跟20年前一样地活着。稍有科学常识的人便知道,且不说人体埋在地下不知要负多重的泥土挤压,即使不是被埋在地下,人完全绝食(也不输液)后,能活一两个月就是“奇迹”,断水则难活10余天,断绝空气更是要不了多久就会窒息而死。上述气功“爱好者”也好,“大师”也罢,就算他们除了人体凡胎之外,还有什么…  相似文献   

15.
本文所说的称谓,是指那些明星们出现在电视广告画面上时,其形象旁边打出的对其称呼进行说明的文字。如“影视歌三栖明星”、“国际影后”、“歌坛巨星”等等。打开电视机,像这样对明星高大无边、令人咋舌的称谓,大有泛滥之势。一化妆品的广告,其中的明星是一位时下颇为走红的女歌手,广告中给她冠上了“歌坛皇后”的称谓,看后令人在惊讶之余顿生疑问:这“歌坛皇后”是哪个机构评选、什么人物加封的呢?还有一位男歌星,确实唱了几首一度颇为流行的歌曲,但伴随他的诽闻也接连不断,不是打了人就是被人打,再就是出言不逊。而在以他为…  相似文献   

16.
在今春于哈尔滨举行的第11届全国新闻摄影作品评选中,一群报(刊)社总编辑大亮相,成为今年中国新闻界自己的“明星”。他们之中有一位年轻的“老总”成为全国第一个“总编辑摄影奖”三连冠得主,他就是哈尔滨日报社副总编辑,高级记者王建男。  相似文献   

17.
前一段时间,听说有人指责冯巩是“相声界的叛徒”,原因是他冯巩不循传统相声的规矩,搀和了小品等表演形式的一些东西到相声里,弄成了一个所谓的“泛相声”,使传统的相声变了味。 娱乐界的消息且当笑谈。联系到媒体,我们发现媒体的好多表现样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不少台(电台、电视台)的新闻节目由“播”改成了  相似文献   

18.
怎样“引导人”?史占旗一个时期以来,有关明星的报道成为某些报纸宣传的重头戏。秘闻、隐私铺满纸,文字、图片一起上,热热闹闹,熙熙攘攘。当然,明星的奋斗生活、艺术成就,不是不可以宣传,但有的记者和报纸,却热衷于渲染明星的个人生活和婚恋。甚至有的对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9.
有一位教育界的朋友愤愤地对我说:你们广播电视“随地吐痰”的现象太严重了,能不能管束管束?我问他;此话什么意思?他笑了,戏耍道:打个比方嘛!人们都知道随地吐痰不好,深恶而痛绝之。可是,你们广播中、电视屏幕上的一些行为,诸如错字别字,胡说八道文理不通乱侃,和“随地吐痰”有什么两样?当然,这种随地吐痰式的乱弹琴不是广播电视的首创,严重的是那些公司招牌、广告牌,和各式各样的招贴广告。他们胡编乱造,造成极坏影响。但那些毕竟是“末流”,人们未必注意。而文化程度应该很高的广播电视是大众传播媒介,文明窗口,对你…  相似文献   

20.
一、为什么要提出“思辨性新闻”?关于新闻的定义,目前有上百种。在我还没有从新闻教科书上看到“思辨性新闻”这个条目,自己也还没有对“思辨性新闻”进行过周密论证和定义的时候,我便悄悄地为自己立下了一个追求———多写一些思辨性新闻。不管别人怎么看,这些年来我在新闻追求中要说有些什么风格和个性的话,主要就是得益于“思辨性新闻”这个观念和思路的确立。《既打“抗菌素”又打“葡萄糖”》、《保卫21世纪的中国》、《坚决克服“光荣的缺点”》、《群众盼改革领导莫犹豫》、《八名志愿兵为何临阵息鼓?》、《正气是这样树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