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余华在自己的小说中,一直坚持对于苦难的叙述,他的最新长篇小说《第七天》,同样对苦难进行了细致入微地叙述.而在《第七天》中,作家余华另辟蹊径,同时建构了“现实世界”与“亡灵世界”,两个世界平行发展,互相照应.他正是通过“亡灵世界”的欢乐祥和来反衬“现实世界”的悲苦冷漠,这样的欢乐祥和,却正是我们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相似文献   

2.
余华新作《第七天》一出版就引起了巨大的争议,批评之声不绝于耳,然而《第七天》从亡灵的视角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当下的中国,其创作与以往长篇小说相比有很多新的变化,余华摒弃了童年视角,着重对当下现实生活进行抒写,还创造了"骨骼人"的新的美学形象。站在现实世界的倒影下直抵荒诞,余华直面现实的勇气值得赞赏。  相似文献   

3.
余华作为有底层情怀的作家之一,在其作品《第七天》中,通过对底层小人物生活状态的描绘,为底层人强势发声。在叙事策略上,余华运用了亡灵视角、荒诞风格和诗意语言等叙事策略进行底层书写。通过亡灵视角将生死两个世界衔接,突出底层人的无力与绝望。通过荒诞的风格讽刺了社会麻木不仁等现象。同时又运用诗意的语言给予底层阶级爱的幻象。从以上叙事策略中可以看出余华的人道主义精神与他的底层情结,同时可以得出其底层叙事的价值所在,也是本篇论文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4.
死亡叙述是余华小说创作的常见手段,在《第七天》中,余华延续了以往"向死而生"的主题又有所突破,赋予其对于生与死的全新理解。文章阐释了余华如何用死后的虚无世界来承接对"向生而死"的融合与转换,又以"因情而永生"、"因绝望而永生"对"向生而死"主题进行两种解读,将其作为余华对生存与死亡关系的总结与升华。  相似文献   

5.
余华的新作《第七天》中大量的"新闻串联"让作品充满了对现实的批判与反思,而小说中采取的幽灵叙事又让人看到了作者早期创作的先锋性因素。本文试图从《第七天》的幽灵叙事模式入手,分析《第七天》中的先锋性的再现与突破,探讨余华小说中对先锋性的探索与其创作的走向。  相似文献   

6.
2013年余华出版了长篇小说《第七天》,小说取材于社会现实,揭露了当代中国众多的黑暗腐朽的社会现象。作者运用荒诞的笔调,讲述了中国普通民众生存的幸福和困难,营造出温馨和残酷相互交织的氛围。余华将日常的新闻事件写进文学作品,几乎零距离地贴近社会现实的叙事态度,使得作品一出版便出现了许多批评指责的声音,同时也有许多学者和读者给予了肯定赞赏的评价。本文将从叙事视角、倒叙手法、意象分析、悬念与伏笔的设置等方面具体论述《第七天》的叙事特色,侧重对《第七天》的艺术价值进行阐释说明。  相似文献   

7.
继《兄弟》之后,沉寂七年的余华在2013年推出长篇新作《第七天》。小说一经发表,随之而来的各种评论不绝于耳,褒奖者有之,批评者更甚。余华深谙张力因素对小说的功用,在《第七天》中完美地呈现了三组显著的艺术张力:一是叙事结构上真实与虚构形成的巨大张力贯穿小说始终,推动故事的发展;二是苦难与温情的张力体现作家对底层人深沉的爱与同情;三是活着与死亡两个世界之间的张力体现作者强烈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客观说来,《第七天》以其饱满的艺术张力,理应在余华的所有创作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8.
徐慧瑶 《文教资料》2013,(35):104-105
余华新书《第七天》是一部篇幅仅为13万字,容量极小的小说.本文将就小说文本,从主题、结构等方面,浅谈余华作品《第七天》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9.
《第七天》是余华反映社会现实的力作,本文从余华在文本中叙事的荒诞与现实特征入手,认为余华构筑了荒诞的情节和叙事线索,用反讽的手法揭示出"死无葬身之地"的底层生存现实,具有客观现实内核,发出关注底层人民生活状况的呼喊,是一部艺术思想比较出色的作品;但是,本文对现实内核及所涉题材亦进行了一定反思。  相似文献   

10.
余华新作《第七天》中有着一个固定的内模式:"寻找"与"迷失"。人们因为"迷失"而"寻找",而"寻找"的终点依旧是"迷失","寻找"和"迷失"是荒诞世界的一体两面,而人的情感则是游走于二者间的内在动力。《第七天》通过对人死亡之后的探寻,完成余华死亡哲学的全部:人的生存被死亡威胁,无论怎样逃避最终也会被其俘虏,死后依旧盲目,在天堂中憧憬天堂,却又逃离天堂。最终余华将关注的焦点回归人的本真,把救赎的希望寄于自我的坚守与内心的聆听。  相似文献   

11.
余华的小说《在细雨中呼喊》以“我”作为故事的叙述者,展现了个体生存环境中亲情、友情和爱情的绝望。余华借这种生存的困境来拷问人类的精神家园在哪里,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困境中寻求亮光,在绝望里寻求希望的一种信心。  相似文献   

12.
余华是中国当代文坛名声很高的一位作家。他深入关注人性,关注生命的厚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新作《第七天》在一种看似轻盈的叙事话语中,坦露出了深邃而凝重的思想内涵,直抵生存的真相。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以来,余华作为先锋作家的代表,在文学创作中进行了激进的语言实验,以个性化的感受、独特的话语风格创作了一批很具影响力的文本。虽然经历两次创作转型,但余华的语言风格、艺术手法、话语方式始终保持一定的延续性。其最具代表性的2013年新作——长篇小说《第七天》,就体现了他语言造诣上的炉火纯青。本文以《第七天》为观察对象,从变异修辞学视角研究余华小说语言的变异特征,透视其语言特点及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4.
自余华小说《第七天》问世以来获得的评论褒贬不一,但贬大于褒的现象更为突出,多数读者和评论家都在质疑这是余华写作能力的下降,对比其以往的小说,《第七天》的风格的确迥然不同,可对于作家,我们不仅要看到他个人写作的发展改变,更需要看到这种改变给文坛的发展带来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15.
余华的小说从来都不回避现实,他常常以夸张、荒诞的方式展开对日常生活的叙述,从《兄弟》到《第七天》,作家游走在虚构和现实之间,逐步寻求从表现的真实到艺术的真实。在《第七天》中,通过对现实的想象性重建、艺术荒诞和真实荒诞的二重奏展现了一幅独特的现实与虚构交叉景观,实现了以虚构抵达现实,具有了更强烈的现实批判力度。  相似文献   

16.
在《野草》中鲁迅借大量死亡相关意象的铺陈和幽微感受的叙写,直视自己当下的疲敝心境,并对生命存在和生命价值进行反复确认。余华的长篇小说《第七天》以一个人死后七天的经历为框架,以个人的经验辐射更为广阔的社会内容,为生死空间的构筑赋予了新的写作内涵。本文运用互文性理论,透视《第七天》与《野草》文本中的主题书写,从异世界的虚构叙写、连缀生死的现实关怀、个体生命的终极叩问三个方面,探究《第七天》如何延续《野草》藉由死亡探讨生命哲学、批判现实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7.
继《兄弟》问世七年后,余华在《第七天》中又用他怪诞的笔法描绘了一幅当代中国社会的浮世绘。怪诞的社会现实使他再次看到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的苦难与温情,同时也表现出对一些不良社会现象的讽刺和批判,以及对美好社会理想的追求和向往。  相似文献   

18.
余华的长篇小说《第七天》展示了生命的撕裂形态。发生于亲近者之间的撕裂,以及人物自身不同程度的撕裂感,可以溯源到现实世界中的巨大裂隙。这种裂隙甚至以可怕的稳固性延伸到死后的世界。撕裂也对作品具有形式意义。《第七天》可以说是从撕裂的现实而来的撕裂之作,抒写了一种撕裂的痛。但该书对裂隙的叙述在一定程度上也带有平面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9.
历经七年的沉淀与思考,在新作《第七天》中,余华将苦难拓展到死后的世界,在生和死之间建立了一条苦难自由叙事的桥梁,不过此次生的世界一片阴郁,死的世界里稍见一点点亮色,但那是悲怆的、疲惫的、忧伤的。叙事苦难中,也默示着他对表现"绝望"命题的深入喜爱,而且与苦难跬步不离。作者在作品中注入了大量的情感与精力,使得小说的语言冷静、节制、利落、淳厚、朴实;小说中多处巧妙设置了细节与伏笔,使得充斥荒诞和奇异的作品显得更加苦难。  相似文献   

20.
余华小说写出了人的肉体、成长、生存、死亡、人性以及国家的疼痛,故将其视为"疼痛的写作"。成长经历影响和良知促使余华执着于写"疼痛"主题。余华不断逼近和介入现实,《第七天》深刻地表现了国家和个人的时代疼痛,由关注人的生理疼痛、精神疼痛,到国家民族的社会疼痛。余华将"疼痛"的主题不断地进行更宽广的思考,也将思考的层次由个人的小我空间扩展到国家民族大我的空间,疼痛的内蕴不断地得到更深刻的表现,为读者观照现实和体悟人生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考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