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依恋是一个个体与另一个个体在长期的交往中形成的一种强烈的、持久的情感联结。研究表明,早期依恋的性质深刻地影响着成年之后的人际关系和精神健康。本文主要以依恋的研究历史为线索综述依恋概念的提出、依恋形成发展理论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并简单提出在依恋研究领域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早期依恋干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依恋干预的目的在于提高早期儿童依恋的安全性。近年来,研究者从影响依恋安全性的因素入手,进行了行为层面、依恋表征层面及综合两者的干预研究,取得了某些令人振奋的成就,但今后仍须加强适用一般儿童与特殊儿童干预方案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依恋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也是影响个体社会性发展和人格构建的重要因素.儿童依恋障碍的产生与父母的养育方式、儿童自身的气质类型、父母依恋类型及自身性格特点等因素有关.对于无依恋障碍的儿童,重点在于预防.治疗儿童的依恋障碍应以依恋障碍治疗模型为指导,针对不同类型的依恋障碍采用双向发展心理疗法、音乐疗法、游戏疗法、家庭疗法等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依恋理论作为理解儿童个性 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理论,从动 力机制的角度讨论了依恋安全程 度对个体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的 影响,本文拟从依恋研究的视角 和研究成果分析依恋影响师生关 系的机制,为良好师生关系的建 立提供微观指导。 一、依恋的理论及发展 Bowlby提出的依恋理论,是  相似文献   

5.
依恋理论由鲍尔拜提出后相关研究深入展开,依恋学说成为研究亲子关系和恋爱关系的理论框架。依恋关系存在于各年龄段。养育质量、母爱缺乏与剥夺、婴儿气质、家庭氛围都是影响依恋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一个新的弱势群体随之产生: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和情感支持,留守儿童易出现心理问题.依恋是儿童和主要照料者之间(主要是父母)的一种亲密情感联结,研究表明,早期依恋的性质深刻地影响着成年之后的人际关系和精神健康.本文通过描述儿童依恋的理论、依恋类型及依恋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了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形成的内部原因.  相似文献   

7.
依恋形成于婴幼儿时期,持续人的整个一生.早期的依恋会通过内部工作模型影响到成年后的依恋模式,进而影响成人的婚恋行为.本文介绍了成人依恋和婚恋的联系以及依恋影响婚恋行为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个体心理学与依恋理论的相关之处表现在社会兴趣高低与依恋类型密切联系,都注重早期经验,测量方法的相似性,个体心理治疗与依恋理论相互关联4个方面。不同之处在于影响个体发展的主导因素和人格动力观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早期安全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期依恋对一个人的一生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主人探讨了早期安全依恋对儿童的智力,性格,情绪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影响,以期引起父母及幼教工作者对儿童依恋的关注,培养儿童的安全依恋感,帮助儿童络生向更好的适应生存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不同依恋类型对个体发展影响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恋的研究是西方儿童社会性和个性发展领域的主导理论之一.依恋是个体对特定他人持久而强烈的情感联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依恋类型一旦形成就会对个体的认知、情感、行为产生影响.探讨广义依恋类型对认知品质及应对策略、人际交往(同伴、恋人、亲子)、人格发展三个方面的影响.近20年来依恋研究在不断发展,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依恋是人类长期生物进化的结果,它伴随人的一生并对人际关系的建立、社会功能的表达和人格功能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其中,安全的早期依恋关系直接影响个体成长过程中的人格完善过程,所以家长应该培养儿童安全型依恋关系。本文先介绍了依恋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接着介绍应该如何培养儿童的安全型依恋。  相似文献   

12.
亲人的丧失意味着依恋关系的中断。丧亲者的依恋类型影响悲伤辅导的效果,本文阐释了依恋的理论背景、依恋类型、内部工作模型、有关依恋的临床应用的论述和实证研究,为悲伤辅导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90年代西方依恋理论研究的概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方90年代依恋理论研究的争论;单一与多重依恋,陌生情境中“气质”与“母婴关系”的作用,母亲、父亲依恋的效果。依恋具有跨代传递性。依恋存在于同伴关系之中,对友谊会发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成人依恋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恋形成于婴幼儿时期,持续人的整个一生,是人类长期生物进化的结果。早期的依恋形式会通过内部工作模型影响到成年后的依恋模式,影响亲密关系的形成,人际社会功能的表达及人格功能。成人依恋已逐步成为一个跨越心理学各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5.
依恋作为儿童早期最主要的社会关系,不仅对儿童社会性发展造成重大影响,也会直接影响其认知发展。相对于不安全型依恋而言,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在理解能力、智力、语言能力等方面均发展较好。家长应尽可能与儿童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促进其认知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大学生依恋类型与抑郁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81名大学生进行亲密关系经历量表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测验。结果:1.大学生群体的依恋类型分布为安全型依恋类型占14.9%,惧怕型占41.3%,专注型和冷淡型分别为21.4%和22.4%。2.不同依恋类型的大学生在抑郁状况方面的差异显著,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安全型的抑郁状况显著低于其他三种类型,而其他类型之间的差异不显著。3.抑郁与依恋回避、依恋焦虑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结论:抑郁与成人依恋类型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依恋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依恋研究史为线索综述了依恋概念的提出、依恋形成发展理论、依恋评估方法的发展、依恋与个体心理及行为发展的关系等几方面的内容,并提出了在依恋研究领域中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儿童早期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形成亲子依恋,而早期亲子依恋的质量会对个体的人格和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鲍尔贝进行依恋的开创性研究之后,有大量研究者进行了相关研究,从而使人们了解了依恋的概念以及依恋形成的标志,并将依恋划分为不同的类型。目前,研究者们普遍认为,依恋是人类适应生存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依恋不仅提高了  相似文献   

19.
依恋是促进亲密关系的重要因素,自从依恋概念提出之始,心理学家就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目前对成人依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婚恋依恋以及依恋与工作的关系上面.该文对成人依恋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0.
本文总结了不同研究者对于早期依恋影响儿童以后发展结果的机制的不同看法。同时对三个方面的研究加以总结:(1)早期依恋与人际关系;(2)早期依恋与人格;(3)早期依恋与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