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情商”是指情绪智慧或情绪智商。情商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个人素质的发展。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在导致人们成功的因素中,智商只占20%,而情商则占80%,可见情商是取得成功的极为重要的因素,情商教育被公认为当前教育实践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需求,不失时机地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情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情感素质,增强他们的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情商”包含认识自身的情绪、善于管理自己的情…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家把人的智力分为智商和情商,情商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的能力:了解自我情绪的能力、控制自我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情绪的能力、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情商被称为是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最主要因素,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全面,智商已不再是用人单位关注的中心,而学生的情商却成为用人单位关注的焦点,学生有一定的智商只是具备了就业的可能,但在工作中能否被认可、被重视,还要看情商的高低。  相似文献   

3.
在人类社会不断向商品化、信息化发展的今天,情商(EQ)的概念正迅速流行,越来越受重视。当代心理学家研究证实:智商(IQ)+情商(EQ)=人生成功。“情商”是美国哈佛大学的戈尔曼教授提出的。他指出,情商包括五种能力:一是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二是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三是自我激励的能力,四是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五是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可以这样说,智商是人类成功的因素,但并不是最重要的,也不是唯一的条件。因此真正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情商能力而不是智商能力。情商如此重要,对于即将面临市场挑选和就业竞…  相似文献   

4.
情商是促进一个人成长和成功的必然要素。情商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情商素质,应成为当今学校有效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略与措施。青少年情商素质与情绪认知、情绪管理、自我激励等心理健康因素有很大关系,重视情商素质教育,开展多样化情商专题宣传,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实践训练和心理咨询,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5.
发展“情商”是全人教育的重要目标 “情商”包括对自己和他人情感的感觉与知觉、认同与鉴赏,以及对自己情感的调控和对他人情感的影响。情商教育的目标是发展孩子的人际能力,这是学会生存的核心能力之一。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决定成功的诸多因素中,智商的作用大约只占20%,“情商”制约着智商发挥的程度和限度。作为教育者,杨小兰不满足于单纯智力发展,把语文教学同学生“情商”发展结合起来,致力于情商课堂的构建,可谓居高声自远。  相似文献   

6.
情商(EQ)是心理学家于上世纪末提出的与智商(IQ)相对应的心理学概念,主要是指一个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意志力。科学研究表明:在所有成功的因素中,智商只占20%,环境、机遇等因素占20%,而情商占60%。由此可见: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情商比智商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情商指的是一个人感受、理解、调控、表达和评价心理情感的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导致人们成功的因素中,智商只占20%,而情商则占80%。可见,真正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是情商而不是智商。由于情商不是与生俱来的,它离不开后天的培养,所以,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者——班主任一定要重视情商教育,必须注重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注重学生的情商,以适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是充满竞争的社会.现代人只有在激烈竞争中才能获得成功,实现自我价值。但令人惊异不解的是.才华满腹、智力素质较好的人,往往并不都是竞争中的胜利者;而畦利者智力素质也并不总是出类拔萃的。传统认为智商素质高低决定人事业有成的观念遭到强有力的挑战,看来在人的全方位素质中,还有影响人成功与否的因素,我们称之为情商(情绪智商)。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幼儿教育更多地注重幼儿智力的研究和开发,即“智商”的发掘,而忽视“情商”的培养,出现了诸如“智优德劣”等诸多不良现象。这种情况引起了人们的反思,也给幼儿教育提供了生动的反面教材。因此,许多有识之士将培养、开发幼儿的“情商”提到幼儿教育议事日程上来,并为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一、情商的重要性EQ(情商)是英语EmotionalQuotient的缩写,汉语的意思是情绪智商,简称为情商(EQ)。智商则为(IQ)。调查统计显示:一个人在社会上成功与否,其智力因素仅占20%,而情商因素却占80%。有人还总结为…  相似文献   

10.
情商是近年来才出现的一个新概念,是情绪商数的简称,它的重要性绝不逊于智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能否成为社会栋梁,能否拥有成功而且幸福的一生。因此,情商教育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情商教育主要是培养一个人对情绪的认识和调控能力,如果我们把情商教育引入中学校园,让学  相似文献   

11.
加强情感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保障。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将知识和智力(即智商IQ)视为个人事业成功和发展的先决条件。而实践证明,没有情绪或感觉(即情商EQ)的作用,是无法取得成就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及形式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情感教育的主阵地。同时,加强情感教育,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新课改呼唤EQ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Q(情商)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系教授丹尼尔·戈尔曼在1995年出版的《情绪智力》一书中提出的,是“情绪智商”的简称。有关研究和事实证明,在促使一个人成功的诸要素中,IQ仅占20%,EQ却占80%。“情绪智商”包含了除“智商”之外的众多因素,它包括一个人良好的道德情操,乐观幽默的品性,面对困难并克服困难的勇气,自我激励、持之以恒的韧性,  相似文献   

13.
伸玉萍 《陕西教育》2010,(11):19-19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与否,20%取决于智商,而80%取决于情商,可见情商对人发展的重要作用。然而,幼儿园教育目前仍然存在重智商开发轻隋商关怀的现象。情商不仅助推个人成功,对于班集体建设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为了幼儿的未来发展和健康成长,需要在幼儿班级管理中更加关注情商教育。  相似文献   

14.
王建华 《山东教育》2004,(33):45-45
所谓情商是指一个人感受、理解、控制、运用和表达自己及他人情感的能力。情商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相对于智商而言的。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智商只有20%的决定作用,其余的80%来自其他因素,其中最关键的是情商。由此可见情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情商是个体的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关键的品质因素,一个人在社会上获得成功,起主要作用的不是智力因素,而是他们所说的情绪智能,前者占20%,后者占80%。所以一个人要走向成功仅有智商是不够的,我们应该用情商来教育我们的学生,帮助他们发挥与生俱来的潜能。激励和自我激励是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情绪智商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加强情感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保障。长期以来 ,我们一直将知识和智力 (即智商IQ)视为个人事业成功和发展的先决条件。而实践证明 ,没有情绪或感觉 (即情商EQ)的作用 ,是无法取得成就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及形式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情感教育的主阵地。同时 ,加强情感教育 ,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高职教育重智商更应重情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商是指情绪商数,主要包括认识自身情绪、管理自我、自我激励、认知他人情绪和人际关系管理五个方面。情商不同于智商,主要受后天因素的影响。处于青春期的高职生,正是个性、价值观和人生观迅速成熟的时期,重视情商的培养不仅是社会的需要,对于个人的成功也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智商与情商,看似简单的词语,却与每个人的成功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在对智商和情商的研究中,得到两个数字:一个人的成功,智商因素占20%,情商因素占80%。而事实上,成功人士往往都是智商和情商结合的典范。那么,什么是智商?什么是情商?智商和情商是什么关系?怎样科学地开发、培养  相似文献   

19.
情商,是近年来国外心理学家依照“智商”而提出来的一个 新概念。所谓情商,是指测定和描述人的情绪、情感和意志的一种指标。具体包括情绪的自控性、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挫折的承受力、办事的意志力等。这些非智力因素是人们在当今社会激烈竞争中必备的心理素质。可以这样说,许多事情的成败取决于情商,它比智商更重要。 目前,职业学校学生情商偏低的较多,自卑、畏怯、忧虑、厌学甚至自暴自弃等不良情绪困扰着他们,阻挠了他们智力、能力的发展,成为他们走向成功的羁绊。因此,职业学校重视情商教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李萍 《辽宁教育》2002,(9):38-39
情商(Emotional Quotient)亦称情感智商、情绪智力,相对于智商而言,是指个人把握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对他人情绪的揣摩和驾驭以及承受外界压力、不断激励自己和把握自己心理平衡的能力。现代心理学研究结果显示,智商决定人生的20%,情商决定80%。当然,这对数据并非绝对的,但是它表明了情商在人生成就中的重要作用。在现代社会中,行为的正确与错误,人才的成功和失败,不是单凭智力水平的高低,还要看其心理品格。一、教师情商的主要内容不同的职业要求有不同的心理品格。教师从事的是教育事业,工作特殊而高尚。教师通过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