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化是就业市场化问题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反映.大学生就业问题涉及到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也涉及到市场经济体制在教育领域的运用问题.就业市场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劳动就业管理体制市场化的产物.毕业生就业市场既有一般劳动力市场的一般特征,也有不同于社会就业市场的特点,具有其独特的内涵、运行机制和特征.  相似文献   

2.
美、英、法、德、日五国都属市场经济国家。在庞大的市场体系中,五国高等教育活动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强大市场力量的影响,如在入学和招生政策、学生对专业和课程的选择、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呈现出高等教育消费市场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的调节力量,尤其是美国,整个高等教育系统成了市场结构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一个“超级市场”。市场调节性,可以说是各市场经济国家高等教育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和运行力量。然而,近几十年来,各市场经济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又出现了另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这就是国家政府普通加强了对高等教育的计划调节活动。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中市场调控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双轨调控机制的必然性,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初步探讨了未来高等教育双轨调控机制的构想.一、高等教育的市场调控机制高等教育只有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这是由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制约作用所决定.这种制约作用形成高等教育的市场调控机制,它至少反映在三个方面:(一)供求关系的制约.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受到个人、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制约.这种制约主要通过三个市场起作用.(1)生源市场,即社会上要求接受高等教育的某些特定成员形成的市场.(2)人才市场或者说是特殊的劳动力市场,它形成的基础是社会各行各业、各单位对接受过高等教育人才的需要.(3)科技服务市场,它的形成基础是社会上某些部门、单位对科技成  相似文献   

4.
美国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早期美国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联系薄弱。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推进,高等教育不断适应劳动力市场发展变化的需要,二者之间逐渐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当代美国劳动力市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仅表现为劳动力在不同产业和职业间流动,表现为技能需求方式发生了变化,更深刻的是表现为劳动力素质结构发生了变化。劳动力市场的这些变化对高等教育产生了多方面的、深刻的影响。当代美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主要是由劳动力市场对高层次劳动力的数量需求推动的。与高等教育适龄人口量变化…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当前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发展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6.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的确立,使得市场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明确,全社会范围内的市场调节作用已超出人们预期范围和程度。事实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形成的金融市场、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文化市场等,必然引发高等教育市场的形成。如何使高等教育市场有序运行,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功能,为经济建设服务,全面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这是当前高等教育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主要问题之一。对此,本文提出了高等教育市场必须依赖计划干预才能达到有序运行的观点,并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实际,对矿业高校…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计划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系统的运行机制和政府行为出发,说明我国的高等教育系统在体制转型时期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所经历的一系列改革,展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系统的运行机制,讨论了劳动力市场和高等教育市场的形成,并探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化是就业市场化问题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反映。大学生就业问题涉及到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也涉及到市场经济体制在教育领域的运用问题。就业市场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劳动就业管理体制市场化的产物。毕业生就业市场既有一般劳动力市场的一般特征,也有不同于社会就业市场的特点,具有其独特的内涵、运行机制和特征。  相似文献   

9.
任何一个国家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经费供求、居民受教育机会供求和劳动力市场与教育之间的供求问题.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的高等教育,应当由政府与市场(消费者)共同提供.需求包括社会和个人需求,供给主要由政府财政和受教育者负担.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能否充分就业既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有关,也与劳动力市场及其供求机制有关。当前人们更多地把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归责于高等教育,实际上,劳动力市场缺陷可能是更为根本的原因。劳动力市场分割导致大学生人才配置效率偏低,劳动力市场信息机制失灵导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价值取向迷失。因此,要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既有赖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也有赖于劳动力市场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等教育在世纪之交经历了大规模的扩招,大量高校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引发了社会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广泛关注.我国的劳动力市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未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会有哪些变化?高等教育应该如何面对毕业生就业的压力?……这一系列问题既不是纯粹的教育问题,也不是纯粹的经济问题.毕业生就业和高等教育发展密切相关.组织本次笔谈之初衷在于试图打破某一专业研究的思维定势,深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认识,因此特邀学科背景不同、学术个性卓尔不群的学者阐述他们对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观点和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关怀.  相似文献   

12.
劳动力市场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劳动力市场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王善迈1992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确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与此相应,中国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也将从计划行政配置转向劳动力市场配置。作为高层次劳动力培养的高等教育必须在招生数量...  相似文献   

13.
一、劳动力市场与高等教育的内在联系高等教育是培养专门人才或专门劳动力的活动,它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木特征所决定,受劳动力市场规律的影响和制约。劳动力市场,形式上是劳动力购买者和劳动力出卖者进行交换的场所;实质上是运用市场机制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及其它生产要素有效结合的模式。在现代社会,劳动力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由体力型转化为知识技术型,而提供这种知识技术型劳动力的部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在市场经济理论学习中提出的一些问题,如市场经济与反腐败的关系,市场经济与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关系、劳动力市场姓社还是姓资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作出了明确的回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内在地要求反腐败,也有利于反腐败.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变化的影响有两重性,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劳动力市场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不存在姓社姓资问题,它对发展生产力有利,应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健 《教书育人》2012,(30):12-13
在计划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总量不足的前提下,高校只管培养,不管就业,很少花精力去做就业指导工作,更不可能把就业率作为对高等学校办学的一个衡量标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已经成为配置人才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基础,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今天,出现局部的和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教育经济学中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教育的供给与需求理论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这样一个热点的社会问题,指出我国劳动力市场现实的二元划分以及高等教育的供需矛盾都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并把培育劳动力市场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点提出来,这不能不说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一个重大发展与突破。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势必对我国职工教育的发  相似文献   

18.
论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与非农就业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力市场制度性分割是我国转型时期劳动力市场机制运行的一个基本特征。其制度性的缺陷在于分割了劳动力市场 ,制约了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的有序流动 ,阻碍了非农就业的进程 ,其后果是不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不利于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和统筹城乡经济 ,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目前 ,对高等教育产业化的看法众说纷纭 ,不外乎二种意见 ,一种是肯定的 ,一种是否定的。笔者就高等教育产业化的问题 ,谈谈自己的看法 ,以期抛砖引玉。一、如何认识高等教育产业化1.高等教育办学的市场化发展趋势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科技的发展 ,市场资源中的有形要素即物质商品由物质生产部门提供 ,并且这些物质商品的科技含量不断升级。市场经济中相应的无形要素即劳动力、人才、技术只能由生产人才的教育部门提供。自 1997年以来 ,国家取消了包揽分配毕业生这一传统做法 ,把大学毕业生投向市场自谋…  相似文献   

20.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是我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要求和基本内容。在劳动力市场形成和发育过程中,政府发挥着重要作用。概括谈来,政府的作用体现在:在劳动力市场建立时发挥主导作用;在劳动力市场运行中发挥调节作用;在劳动力市场活动中发挥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