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的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实际的教育成果。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为促进学生健康而有个性的发展服务。《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有强烈的资源开发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相似文献   

2.
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特别提出,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也专设“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项,把课程资源作为重要内容和要求列入其中。可见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没有课程资源的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升华为实际教育效果。笔者以为,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才能更好地实现课程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4.
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为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建设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所面临的一个崭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课程资源开发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以《纲要》为指导,由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在课程“实施部分”也明确提出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何谓课程资源?为什么要开发利用化学学科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6.
动态平衡课程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是世界各国课程改革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课程资源丰富多彩;素材性课程资源,条件性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要加强课程资源建设,使现有的课程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这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新的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外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发掘师生潜能,针对学生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和当地文化、传统和优势,开发富有学校和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下面简要介绍我校开发校本课程资源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积极开发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的教学观念再也不能只滞留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教师讲学生听的老模式了。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要学会开发资源,利用资源,创造出更多更新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而网络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资源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实施课改的理念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课程的一个亮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这就充分说明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意义。课堂教学是校内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课堂教学作为课程资源来开发和利用,将能有效地改变教与学的方式,但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值得探索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人们对课程资源问题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深刻地认识到,任何课程都是以一定的课程资源为基础和条件的,没有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就难以形成行之有效的课程方案,而最终的教育目标也难以实现。所以,作为本次改革的总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课程资源开发问题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提出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而2001年7月颁布实施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主动开发合理利用一切与语文教育教学活动有关的课程资源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手机短信以其便捷、自由、经济的优势成为现代人生活的新宠,并正在引领以手代口、以无声胜有声的时尚。而在短信的众多消费者中,中学生占了相当的比例。尽管我们并不赞成学生带手机上学,  相似文献   

12.
李亚玲 《甘肃教育》2008,(18):34-34
幼儿园课程具有基础性,即要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而,幼儿园课程必须是有价值的。同时,幼儿园课程还要追求适宜性.即要适宜于幼儿所处的时代、环境和文化。幼儿园课程改革要求幼儿园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园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3.
浅析条件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改革需要课程资源的支持,从某种意义上讲课程改革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重组。虽然我们身边不缺乏条件性课程资源,但缺乏发现的慧眼,以至于资源被埋没、闲置和浪费。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条件性课程资源,可以采用如下方法:校内人力资源推行校本培训,物质资源实施开放管理;校外人方资源组建队伍搭桥梁,物质资源建立教育实践基地。  相似文献   

14.
课程资源呈现二元对立:城市课程资源成为显性课程资源,而农村乡土课程资源成为隐性课程资源。教育领域的课程改革具有城市取向,开发农村乡土课程资源势在必行。明确界限,区别于城市课程资源,我们要认识乡土课程资源的概念、功能与分类;超越界限,开发乡土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开发的行动研究是一种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当前,在德育领域普遍出现了课程缺失的现象,德育课程改革已经刻不容缓.要增强德育课程意识,提高德育功能,就必须在课程设置上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充分开发各种课程资源,以形成综合、系统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德育领域普遍出现了课程缺失的现象,德育课程改革已经刻不容缓。要增强德育课程意识,提高德育功能,就必须在课程设置上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充分开发各种课程资源,以形成综合、系统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广大地理教师确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地理课程理念,并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8.
2005年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第五个年头。众所周知,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取决于多种因素,其指导性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特别提到: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它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地理教师要胜任新课程的教学,就必须在认真学习现代地理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对以往的地理课程资源观重新进行审视,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因地、因时制宜,以"拿来主义"的态度,将各种可资利用的课程资源重组,创造性地应用于地理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发利用历史课程资源刻不容缓,特别是校外课程资源。农村初级中学要做好这项工作,应因地制宜地重点开发和有效利用其自身蕴含的各种历史课程资源,同时也要相应地解决好实施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广泛利用校外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广阔的农村蕴藏着多姿多彩的文化资源,千百年的乡土文化,有它独特的风格,这对于生长在农村的孩子来说,无疑是得天独厚的育人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