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狱中洋囚     
上海青浦监狱的一隅,有一幢被绿树浓荫掩映着的白色楼宇,有人戏称此为“联合国监狱”,因为这里关押着数十名在上海犯罪的外国籍囚犯—— 杜库利,这黑人小伙子来自大西洋岸边的利比里亚。当他踏上这东方大都市不久,便陷进了一桩诈骗案,被上海警方捕获,判了5年徒刑,被送进青浦监狱。 杜库利很喜欢篮球、足球运动,监狱有一个很正规的足球场,绿草茵茵,杜库利满场奔跑,尽情地发泄着旺盛的精力。 一天,监狱举行体育运动会,60米径赛马上要开始了,可外籍犯中队还没有确定正式选手。站在跑道边的队长望了一眼杜库利,用手掌拍了一下他的肩胛,说:“上!”杜库利还没有完全弄明白,早已被其他几个  相似文献   

2.
《缅甸时报》创始人之一、该报总编辑澳大利亚籍的罗斯·邓克利2月10日在仰光遭拘留,疑军人集团插手媒体内部的权力之争。据官员和经营合伙人说,邓克利是在去东京出差返回时被扣留的,现被关押在缅甸的永盛监狱。英文《缅甸时报》是该国唯一有外资的报纸。邓克利分别在缅甸和柬埔寨工作。他也是《金边邮报》的出版公司邮报媒体集团的主要股东。一名合伙人说,邓克利是因签证过期,违反了移民  相似文献   

3.
1948年4月21日,上海杨树浦发电厂工人、共产党员王孝和遭叛徒出卖被捕。在狱中,他坚贞不屈,于同年9月30日牺牲。王孝和烈士的最后影像是《大公报》记者在特刑庭和烈士赴刑场途中记录下来的。他慷慨陈词、从容赴刑,那张年轻俊朗的脸上浮现出的笑容是革命精神最好的诠释。王孝和祖籍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1924年2月出生在上海虹口师善里四号底楼一个灶间,1938年考入励志英文专科学校,1941年,17岁的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他进入杨树浦发电厂控制室当抄表员,并一直从事上电系统党的秘密工作。60多年过去了,本文整理者来到提篮桥监狱王孝和烈士就义纪念碑前凭吊,并找到了他的妻子忻玉英,听她讲述一个妻子心中的王孝和。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内参?在我国的各级新闻机构,都有专为各级领导采写和编译国内外重要新闻的任务.这类新闻统称内部参考资料,简称内参,大都被定为国家秘密,有多种秘密等级,只供相应级别的官员阅读.为他们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汪文忠 《湖北档案》2016,(11):19-21
方志敏是中共早期革命主要领导成员之一,1935年1月29日,方志敏在北上抗日的路上遭遇国民党军的包围而被俘,同年8月6日英勇就义.方志敏在监狱里受尽折磨,实现了“努力到死,奋斗到死”的革命誓言.新中国成立后,许多为革命牺牲的英雄都被追认烈士,他们的英魂有了归处.可是,方志敏是被敌人秘密杀害的,他的遗骨何在?为了让英雄能够早日安息,党和政府以及方志敏的家属,开始了漫长的寻找英雄遗骨之路……  相似文献   

6.
朱农 《出版史料》2003,(1):23-23
1933年秋,楼适夷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关进监狱后,曾秘密地将高尔基的自传小说《人间》翻译成中文,并设法将译稿由其弟弟楼炜春转到鲁迅手中。其时《中学生》杂志上已在陆续登载由黄源等人翻译的《人间》译文。经鲁迅与黄源商量后,黄源慨然停止自己的翻译,而将楼的译文在《中学生》上连载。  相似文献   

7.
骗到联合国     
黑丁 《新闻天地》2008,(2):39-41
“骗到联合国”本来是句形容骗术高明的话,谁也不会想到,一个被开除的北大博士开创了中国人诈骗案例的先河。他不但骗遍中国的大江南北,骗了政府官员和企业老总,而且真的骗到了联合国,从联合国骗取了正式任命的“联合国专家”身份。2007年11月15日,让北京大学蒙羞的“北大博士”喻晓最终把自己骗进了监狱。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的一审宣判,判决喻晓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相似文献   

8.
1935年,在国民党南昌军人监狱诞生了“一份报纸”《面盆报》。该报的创始人、主编叫何秉才。何秉才在大革命失败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1月,他为掩护战友被捕,国民党当局以“政治犯”罪名,将他判了15年徒刑。入狱后,何秉才很快与狱中的共产党员取得联系,他们还秘密建立了狱中党支部。狱中斗争的情景,使何秉才觉得要是有份支部  相似文献   

9.
蒋经国随蒋介石逃退到台湾后,一直心系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并在他出任台湾“总统”后,曾派心腹秘密赴京,同祖国大陆的官员进行和谈,不料因其疾病突发而逝世,使其宿愿未能实现。  相似文献   

10.
佘祥林案不可避免地成为中国司法史上的标志:疑罪从无、错案纠正、国家赔偿,都因这起案件,渐渐成为惯例,然而对于佘祥林本人,重新适应自由而正常的生活,仍让他措手不及出狱8年,佘祥林还一直梦见自己在监狱里。虽然在白天他从来不想监狱和当年那些事,但一到晚上,梦境就把他拖进了回忆,那些强加给他的11年的黑色记忆,由不得他,如影随身。自由这事儿,让佘祥林烦恼很久了,"人家都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为什么我会一直梦到自己在监狱里呢?"在监狱时,总是梦想被放出来;真的放出来了,却在梦里把自己又关进笼子……  相似文献   

11.
车耀先烈士是1928年入党的中共党员,曾任中共四川省委委员、军委书记等职。1940年3月,耀先同志与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罗世文同志一道被国民党特务秘密逮捕于成都。耀先同志被捕后,先关押在重庆监狱,后关押在贵州息烽集中营,1940年独山失守前夕,  相似文献   

12.
30年前,朱国忠因“通敌”被误判15年,经申诉改为10年,出狱后再申诉改叛无罪。然而只过了6个多朋,他又被宣告有罪。为洗清罪名,他只得靠打工维持生计,积攒盘缠,继续奔波于锦州和宜昌之间苦苦申诉。其间初恋女友与他分手,单位将他开除;后又遭遇妻离子散,人财两空。美好的青春在监狱中度过;人生的韶华在申诉中流逝,苍天不负苦心人,在他53岁的时候,湖北省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最终给了他公正的判决。  相似文献   

13.
“共景监狱”理论及微博围观效应(一)“共景监狱”理论概述“共景监狱”理论源于“全景监狱”理论,是“全景监狱”理论的延伸和异化.所谓“全景监狱”①,是法国哲学家福柯对人类社会控制方式的一个比喻.福柯发现,在传统社会的信息传播方式下,现实社会就是—个“超级全景监狱”(Superpanopticon),一套没有围墙、窗子、塔楼和狱卒的监督系统.这种控制形式就像古罗马人发明的一种金字塔式的监狱:犯人被监禁在不同的牢房中,狱卒则处于最高一层牢房顶端的监视室内,他可以看到所有犯人,而犯人们却看不到他,并且犯人们彼此之间也缺少有效沟通和传递信息的渠道.②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60年代初,以色列在耶路撒冷对纳粹主要头目之一艾赫曼进行为期数月的公开审判,执行了以色列立法机构确立以来惟一一例死刑。艾赫曼在二战期间是负责组织把犹太人遣送到集中营的中心人物,也是和欧洲犹太人领袖有直接联系的最高级别纳粹官员。二战结束时他逃到阿根廷,从此更名换姓,在布宜诺斯艾利斯郊外靠做工为生。1960年5月,以色列特工人员秘密将艾赫曼逮捕并押解到以色列。 1961年4月以色列耶路撒冷地方法院对艾赫曼进行公开审判,8月审判告一段落,12月三位法官将艾赫曼定罪,次年5月31日艾赫曼被送上绞架。  相似文献   

15.
王铭珍 《北京档案》2008,(10):49-50
毛泽东曾三次登上紫禁城,分别是1954年5月17日、19日和20日。他这三次登紫禁城都是在十分秘密的情况下进行的,既无警卫部队护卫,也无地方政府官员陪同。第一次,他进入神武门,由东坡道上神武门城楼,沿城墙向东行至东北角楼转向南,  相似文献   

16.
徐楠 《新闻世界》2006,(12):22-24
2006年10月13日,巫帮志站在被告席上,面无表情。 从这一天开始,他的命运发生了戏剧般的变化——因为法庭认定他受贿187.4万元,巫帮志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成为一名囚犯。而在此之前,他曾在一所监狱做过长达10年的监狱长。  相似文献   

17.
李媛 《兰台世界》2020,(3):140-142
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击毙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后,被辗转押往旅顺监狱,由此与旅顺监狱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旅顺监狱的建造是帝国主义列强侵华的铁证,在这里曾经关押和杀害过众多爱国志士。安重根刺杀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后,由于种种原因也被押往旅顺监狱,在旅顺监狱处刑室被处以绞刑。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号称世界头号恐怖分子的斯特凡诺,曾4次逃越戒备森严的意大利监狱,无数次从警察眼皮底下逃之天天,他的"死亡之侣"曾经使世界危机四伏.他拥有一支私人武装部队,200架轻型飞机,来往于巴西和巴拿马等国,是恐怖分子组织P-Z共济会头头.他威胁、暗杀过一大批国家领导人,使许多政府官员闻之变色,联合国曾对他发布特别追捕令.  相似文献   

19.
2012年3月2日,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赵启正被问到官员和记者之间是什么关系时,他表示,国家的政策需要通过记者传递给公众,而公众监督政府则是通过各方面。其中包括记者。他强调,政府官员和新闻发言人要适应今天这样一个媒体时代,要乐意或者主动地和记者接触,请他们来传递政府的打算;同时也要乐意地接受记者的监督,官员要修养他的新闻观或者媒体观。  相似文献   

20.
樊晓红  赵燕 《大观周刊》2012,(41):107-107
近年来,我国对官员问责制度的各个方面在法律和政策层面上做了较详细的规定。但在被问责官员复出方面仍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被问责官员的“带病复出”不仅影响了法制权威和行政责任的实现,也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公共利益。因此如何构建有效的被问责官员复出机制,从而更好地建设责任政府和维护公共利益,也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