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光点式灵敏电流计内部存在着照明电源及小灯泡 ,使具有封闭外壳的电流计内部相对于外部线路有一温差 ,致使回路产生了相对稳定的温差电动势。当电流计与外部形成闭合回路时 ,有温差电流存在 ,从而引起光点的附加偏转。人们把这种现象叫零点飘移。零点飘移会给实验结果造成很大的误差。例如直接确定电流计外临界电阻时 ,回路闭合时的光点平衡位置 ,与回路断开时所调的零点相差几格或几十格 ,使实验者难以确定外临界电阻值。可见消除零飘现象是非常重要的。笔者介绍一个消除电流计零点飘移的简单方法。按图连接线路 ,调节电流计零点时不要按常…  相似文献   

2.
邓勇 《教师》2009,(11)
一、一次感应现象 当穿过某一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回路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现象(一次感应).若回路是一个闭合的电路,则电路中应当可以通过灵敏电流计显示其电流大小和方向.  相似文献   

3.
中学物理教学演示中有些小电流,如单根导线切割磁力线产生的感生电流等,往往不能使大型示教电流计指针产生明显的偏转。但这些小电流可以使一些动圈式的灵敏电流计产生较大的偏转。可是,这些灵敏电流计尺寸太小,不适宜作课堂演示用。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将灵敏电流计的指针用小灯投影到毛玻璃上,做成了灵敏度高、演示清晰、  相似文献   

4.
如图 1 ,把灯泡A和带铁心线圈L并联到直流电图 1路中 .接通电路 ,待灯泡A正常发光后断开电路 ,这时可以看到 ,灯泡A要过一会儿才渐渐熄灭 .这是当前物理教材中对断电自感的实验演示 .但是此实验只能演示断开电路时有感应电动势产生 ,对于感应电动势的方向和感应电动势相比较于原电动势的大小却无能为力 .为此 ,笔者对此实验进行了几种改进 ,现介绍如下 :[器材选择 ]线圈L :用日光灯镇流器线圈 ,或用电扇调速器中的线圈 .表头G :( 1 )用J0 40 9型灵敏电流计G1挡并联一1 0Ω分流电阻改制而成 .( 2 )自制表头 ,具体做法是 :取一块磁性较强…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在"电容器的电容"一节中,教材采用灵敏电流计显示电容器充、放电现象的实验,由于灵敏电流计较小,演示时指针偏转可见度不大,为了提高实验现象的可见度和直观性,笔者用2个反向并联的LED替代灵敏电流计,设计制  相似文献   

6.
陈林锋  傅兴锋 《物理教师》2005,26(11):35-35
本刊2005年第5期刊登了《开发“地磁场产生感应电流”的有趣实验》,原文(部分)摘录如下:“在讲授‘电磁感应现象’一课时,我把教材中的3个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探究,归纳、总结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并组织学生做利用地磁场产生感应电流的有趣实验,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做法如下:如图1,在教室内,用一条长导线的两端接在电流计上,导线与电流计组成闭合回路,请两个学生在相距7~8m处朝东西两侧站立,像跳绳子一样摇动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线做切割地磁场运动.我们发现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说明闭合电路中有电流产生.”笔者认为该实验的可行性值得商榷,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节教材因缺乏直观的实验演示,学生学起来觉得抽象,教师教时也感到缺乏说服力。若能补充下述两则实验,通过实验来说明浓度、温度对电离度的影响,可收到较好的效果。1仪器和药品6V直流电源、演示电流计(G表)、10Ω滑动变阻器、电键、导线若干、铁架台、铁夹、长颈漏斗、自制电极(两根漆包线)、双孔橡皮塞、大试管、洗瓶、酒精灯、大烧杯、冰醋酸、蒸馏水2实验装置图423仪器装配说明图1实验装置a.此实验过程中电流变化较小,中学物理实验室常用的灵敏电流计(演示用)还不够“灵敏”,故特地给G表并联上一个滑动变阻器。…  相似文献   

8.
以浓硝酸为电解质溶液,以铜、铝为电极,通过导线连接灵敏电流计构成原电池.通过观察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的变化即电流反转现象,来表征铝的钝化行为.利用该装置考察金属铝在不同浓度硝酸中的钝化情况,探寻引起金属铝发生钝化的硝酸浓度的临界值.此外,本实验装置采用塞有棉花的具支U形管作为原电池载体,能够有效处理实验产生的有害气体,具有绿色环保、操作简单等特点,可用于课堂演示.  相似文献   

9.
<正>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有两个,一是存在闭合回路;二是磁通量发生变化。通常来说第一个条件比较明显容易判断,而第二条件就比较隐蔽复杂了。通过以下两道易错题分析,希望同学们能从中总结经验,防微杜渐。例1如图1所示,A、B两回路中各有一开关S_1、S_2,且回路A中接有电源,回路B中接有灵敏电流计,下列操作及相应的结果可能的是()。图1A.先闭合S_2,后闭合S_1的瞬间,电流计指针偏转  相似文献   

10.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高中物理中非常重要的内容.研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所得的结论就是电磁感应定律.在定性演示感应电动势与磁通量变化关系时,一般是用条形磁铁插入、拔出串联了灵敏电流表的闭合线圈,分析插拔的快慢、磁铁的磁场强弱与灵敏电流表指针摆动幅度的关系,得出"感应电动势可能与磁通量变化的快慢有关"的结论.此演示实验采用手动方式改变磁铁的速度,不易控制;灵敏电流表的指针不停的晃动,延续的时间较短,不易观察.实验的操作、观察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宋瑞金 《物理教师》2006,27(2):1-31
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由于电表内阻的影响,实验的系统误差较大,因此很难测出比较准确的数值.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介绍两种比较准确的测量方法.图1方法1: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Ex、rx为待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灵敏电流计,R1、R2为滑动变阻器.(1)直接测量电源的电  相似文献   

12.
一、热电转换演示器简介热电转换演示器采用最为常见的两种不同材料构成——铜铁片闭合电路。当给接触点加热时,因温度不同在回路中产生温差电动势从而形成电流。用该演示器可进行热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实验教学,填补了物理实验教学中热电效应演示器材的空白,同时在进行电流的热效应和能量转换的实验教学中,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逆向思维的能力,且对能量相互转化的规律认识更全面,理解更深刻。  相似文献   

13.
用发光二极管来显示微弱电流大小和方向的灵敏电流计,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用于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代替价格较贵的电磁式电流计,直观性也优于电磁式电流计。 电路原理如图1。两只发光二极管用红、绿各一只,e_1,e_2各为两节5号干电池。当微弱电流由A进入时,由于Q_1的放大作用,Q_1导  相似文献   

14.
高中物理教材中 ,对“电磁感应”的教学 ,通常采取通过几个演示实验产生感应电流 ,然后对几个实验产生的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得出一般性结论 :只要穿过闭合回路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闭合回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对于这个从个别到一般 ,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转变 ,有些学生感到比较轻松 ,而有些学生就感到比较困难 .为引导启发学生尽快实现认识上的飞跃 ,我们自制了几张动态投影胶片来帮助学生对演示实验现象进行讨论分析 ,简单实用 ,效果不错 .实验一 观察闭合回路中部分导线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 .实验原理图及自制的两张透明胶片如图 1所示 .教师图 1先做演示实验 ,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然后教师再用透明胶片模拟演示实验 ,模拟时将两胶片叠放在一起 (胶片可做成不同颜色 ) ,左右抽动胶片二 ,便实现了模拟闭合回路中部分导线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 .在此模拟实验中 ,学生会清晰地看到穿过闭合电路中的磁感线条数(即磁通量 Φ)的变化情况 ,这是在演示实验中看不到的 ,学生情绪反应也很强烈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填写表 1 .表 1操作方法 闭合回路中Φ的变化情况有无电磁感应现象胶片二向左抽动增加有两胶片同步动动不变无...  相似文献   

15.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演示实验是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种主要渠道和有效手段。设计好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师应有的素质,也是当前物理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设计一个好的物理演示实验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科学性要强演示实验重现的物理现象要力求真实、正确、符合科学。例如,用大型示教用电流计演示LC 振荡电路产生振荡电流时,看到电流计指针来回摆动,于是就解释说振荡回路产生了振荡电流,这是不科学的。因为在一般情况下 LC 回路振荡频率很高,电流计指针根本来不及摆动,指  相似文献   

16.
1 楞次定律和右手定则的应用 在应用电磁感应定律时应理解"阻碍"的含义.如果闭合电流的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反,以阻碍磁通量的增加;如果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减少,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同,以阻碍磁通量减少.用右手定则处理通电导线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动势很方便;但由于磁场变化,使静止回路磁通量变化产生的感应电流问题,右手定则无能为力,只能使用楞次定律.  相似文献   

17.
1.明确楞次定律的内容,会判断闭合回路中感应电流的“方向”。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会计算闭合回路中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感应电量。2.理解产生动生电动势的非静电力的本质就是洛仑兹力。明确计算动生电动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高中物理教材中,感生电动势公式ε=△Φ/△t的给出,没有经过严格的实验验证,只是根据电磁感应实验现象定性作出的经验判断:闭合回路中的磁通量变化越快(磁铁运动得越快),即单位时间内回路中磁力线条数改变(增加或减小)得越多,则回路中的感生电流越大(电流表指针偏角越大),相应感生电动势也越大,从而得出感生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的关系。其实,实验现象与成正比的关系之间不具备严格的逻辑推理。如何通过实验数据测量来严格证明这一公式呢?本人就此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19.
<正> 在物理测量中,直流复射式灵敏电流计(以下简称灵敏电流计)是一种常用仪器,由于它的偏转线圈上下两端用金属丝绷紧,用张丝代替了普通电表的转轴和轴承,去掉了机械摩擦,而且用同偏转线圈固定的小镜反射的光线作为偏转指针,形成了无质量的“光指针”,因而灵敏度极高,其测量分度值约10~(-8)~10~(-9)A/mm.所以,可用它来测量微小电流,如生理电流等;在电磁学实验中,还可用于平衡测量电路中作为零指示器,也可用来测电压、磁通量  相似文献   

20.
周云燕 《物理教师》2008,29(11):25-26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加选修)第2册第13章第8节中的电容器充放电实验是一个很重要的演示实验,电路图如图1所示.但一直以来,我校教师都没有做该实验.主要原因是通过灵敏电流计的电流强度会快速超过其量程,将灵敏电流计烧坏,导致整个实验失败.充、放电时间太短,现象稍纵即逝.实验的仪器是分立的,携带、操作均不便,且在水平面上进行演示,不立体、不直观,学生不易观察,也就难以理解,实验没有效果,教师只能以讲代做.而研究电容C与Q、U的关系,课本上没有设计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