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经营大学与大学经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文化教育市场体制的完善,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推进,大学经营管理方式与水平日益成为决定大学未来命运的重要环节。在现代大学整体发展的趋势下,经营的理念已经普遍被大学领导者所接受,成为目前中国大学发展的战略选择。在市场背景下经营大学和利用市场手段进行大学经营是保证大学健康发展的两个不同层面。对于大学的领导者来说,一方面,要研究如何在市场背景下经营大学,为大学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另一方面,要学会利用市场手段进行大学经营,提高大学的经营能力,实现大学资源的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2.
经营大学是一种新的大学管理理念。我国高教界学者从经营大学的动因、经营大学的概念、经营大学的理论框架构建、经营理念在大学管理中的运用以及经营大学的实践探索等方面对经营大学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引起了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与讨论。经营大学研究对我国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有限经营理念的提出给现代大学管理带来了新的管理意识和行为模式,研究现代大学的有限经营将使大学的管理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现代大学的有限经营是理性的、科学的、合法的、人本的、有序的经营。为实现有限经营,必须厘清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强化现代大学的战略规划,建构新的大学领导团队,坚持创新。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要求大学的管理必须树立经营的理念,也即经营大学。在大学管理的过程中,要借鉴企业管理和经营的方法:一是树立成本管理的理念;二是强化品牌意识,狠抓“产品“质量;三是树立特色立校理念;四是建立“利益留人“机制。  相似文献   

5.
以经营理念发展大学,已经成为21世纪大学管理方式变革的渐强音。借鉴企业理念,移植企业成熟的制度来推进大学的自我经营,是大学应对高等教育失衡状况,寻求自我适应的重要途径。经营大学要注意增强成本效益、品牌形象、市场竞争、区域服务、团队合作的意识。  相似文献   

6.
经营大学:借用企业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效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徐同文 《教育研究》2005,26(6):20-25
经营大学将成为21世纪大学管理方式变革的主题,而借用企业管理理念将是最便捷有效的途径。借用企业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效益最主要的是要建立市场开拓机制、竞争机制、科学决策机制、创新机制、资源整合机制,改革传统管理体制,以企业管理理念为指导,依据市场确定学校的发展定位,把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作为经营大学的核心内容,积极实施多体制办学和国际化办学,培育核心竞争力,提高投入产出比,实现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胡亚兰 《教师》2008,(14):46-48
目前,大学具有可经营性已初步成为学界的共识,但是,人们对于作为大学标志的品牌是什么、其能否经营、经营的重要性、经营的策略等问题仍然缺乏清晰一致的认识。分析大学品牌经营的有关问题,借用企业管理理念实施大学品牌经营,对于提高大学品牌经营意识、增强大学核心竞争力、促进大学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大学与社会、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经营大学成为高校管理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大学不仅要树立"经营"的意识和理念,而且还要尽量提高经营水平。政府监管权力要合理归位,拓宽大学经营空间。大学要按照学术组织的特点确立大学的经营模式,以责、权、利对等原则向大学基层分权,提高经营的活力;以学术为核心促进大学发展,培养学术经营能力。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2006年10月,在临沂大学召开的“大学经营国际论坛”上,韩国水原大学、水原科技大学两所大学的理事长李仁洙博士提出了大学经营要“经营全人类”的理念。会议期间,笔者有幸采访到了李仁洙博士,从企业家与大学经营、大学“人类经营”的价值体系、大学与传统文化的传承三个方面进行了交流。下面是此次访谈的简要内容,从中我们可以领略李仁洙博士以一个企业家的身份进入到高等教育领域后对大学经营的忧思与独特见解。他的见解、他的身份既代表了来自韩国高等教育的某种声音,同时也正如他所言“全世界的大学理念应是一样的”。这为我们探讨大学理念、进行比较教育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和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高等教育处于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时期,把经营理念引入研究型大学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现代经营管理的视角探讨了研究型大学的管理,提出了研究型大学的五大经营战略模式。  相似文献   

11.
政府:影响大学自主权演进的主导性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根据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通过对欧美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大学自主权在1980年代之前历史演进的梳理,进而抽离出:大学自主权主要反映了大学与政府之间的权力配比关系,政府则是影响大学自主权演进的主导性因素。  相似文献   

12.
大学是传承文明的机构,不同文明形态之中,大学理念也有较大差异.历史上,作为一种制度,大学孕育并产生于西方文明之中.但若就理念层面来讲,东西方文明之中都有关于大学的经典论述.就中国而言,在儒家思想之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一直是中国大学的经典理念.但就现实而言,整个中国大学的发展一直处于大学理念与制度的磨合之中,即华人大学理念与西方大学制度的磨合.面向未来,中国大学要实现历史性复兴,以下三点必不可少,具体而言,重建制度形态的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是首要的;继之实现学术自主;再进而实现学术独立.  相似文献   

13.
大学办学理念的历史嬗变及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大学发展远景与方向指导原则的办学理念,是构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全面考察大学办学理念历史嬗变、共同特征、当代发展,可以确定当代中国大学办学理念五个方面的主要向度:特色理念、国际理念、多元理念、服务理念和人本理念。这五个方面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当代中国大学办学过程中的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14.
从办学理念看柏林大学改革与北大改革的相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柏林大学继承中世纪大学学术自由,学术自治的理念并发扬先大,尤其是费西特、施莱尔玛赫、洪堡等人对柏林大学的改革更是对后世的近现代大学影响深远。蔡元培模仿德国模式改造北大.这就是中国的近代高等教育的一个典型例子。德国大学观对北京大学改革的深刻影响虽然带来了两者的相似性,但其差异性更是明显。本文试图从两者的办学理念、在办学理念的侧重点和主要倾向上的不同点以及两者对世界的不同影响这三个方面来阐述两者改革的相异点,以此能给予我们更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在对大学思想进行探讨时,学者们始终绕不开大学理念、大学人和大学制度这三个关键词。在现实中,人们并没有清晰地认识和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常常出现重制度建设,轻价值理念与人文关怀的现象。雅斯贝尔斯曾从其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出发,深入论述和阐释过三者之间的关系:大学人是大学的根本,大学理念是大学的灵魂,大学制度是大学得以运行的外在保障。雅氏的大学思想对扭转时下工具理性迷信的世风和促进国内大学健康良性发展颇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美国大学精神对我国大学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精神是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大学精神是西方大学的产物,中国的大学精神有一定的内生元素,也受到西方大学理念的影响。美国的大学理念发育较为典型,对我国大学涵养和大学理念的提升以及更好地履行自身的使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学术自由理念与哈佛大学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术自由是现代大学基本的办学理念,是完成大学使命和保持大学活力的必要条件。哈佛大学自十九世纪以来始终坚持学术自由理念,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这是哈佛大学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大学要创建世界一流,必须将学术自由作为基本的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18.
大学校长成功治校之首要必备条件——大学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校长在大学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大学校长要想成功地治理好一所大学,首先必须具备独到而深刻的大学理念。通过举例分析美国一流大学和我国著名大学之校长的大学理念对他们成功治校的重要作用,得出上述结论,并由此得到两点现实启示:深化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以及实行大学校长职业化。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Australian universities are operating in a complex, dynamic and competitive global market. Increasingly university administrations are seeking the competitive edge over rival institutions. In order to support their institution’s strategic agenda and maintain their relevance to their institution, libraries will need staff who are highly skilled and able to adapt to the rapidly changing digital world. At Deakin University Library, senior librarians understand the imperative of developing liaison librarians’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meet the information needs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ademics. A scaffolded training program (the Program) was developed and a Training Needs Analysis was administered prior and post training programs to determine training priorities. Exploring the Program through the lens of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provided an opportunity to critique the Program at a deeper level and situate the Program within a broader context of emerging skill and knowledge capabilities required by all who undertake knowledge-intensive work.  相似文献   

20.
周义 《教育学报》2005,1(3):77-82
大学中的科学研究,于今似乎已是无可置疑的大学功能之一。然而这项据云是德国洪堡提出、旋即被世界大学界奉为圭臬的理念,却在洪堡提出的几十年后就被英国的纽曼特地反对过。大学科研已成为撼动中国大学教育的几大问题之一。需要指出的是,纽曼所反对的应是洪堡主张的异变结果,而非大学学自发、自由的科学研究,洪堡主张实际与纽曼的“自由教育”殊途而同归,他的“大学科研”是摆放在“自由”这一西方浪漫哲学的前提之下的。近年来我国急功近利的“大学科研”早已疏离了洪堡的本意,恰恰成为纽曼所警告的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