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摄影中现有光线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称为“新闻摄影之父”的萨洛蒙博士于1928年创建了“小相机+现有光+不干涉对象”的现代新闻摄影技法。该技法揭示了新闻摄影的本质内涵——新闻摄影是摄影记者运用摄影技术记录正在发生着的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形象进行报道的形象新闻,即在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中,以“第三只眼睛”的姿态在现场抓取“决定性”瞬间,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2.
新闻摄影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包容,以前没有纳入新闻摄影视线的技法、手法也渐渐成为其组成部分。新闻人渐渐达成共识,新闻摄影手法使用上没有对不对,只有合适不合适。在这样的背景下,红外线新闻摄影得以悄然兴起,有些媒体已经在版面上展示了红外线新闻摄影实践成果。但红外线新闻摄影还是新鲜事物,人们对此并不熟悉。为此,本文就红外线的基本特性、红外线摄影的兴起缘由、数码红外线照相机的改造机理、红外线新闻摄影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简要探析。  相似文献   

3.
2003年9月,在中国第三届平遥国际摄影节召开前夕及第二届中国建筑摄影大奖赛开赛之际,汇集日本资深建筑摄影家高井洁、中国青年建筑摄影师杨超英优秀建筑摄影作品的专著《建筑摄影技法》一书正式出版了。读过该书,我认为它是国内第一部用教材形式有效为建筑  相似文献   

4.
爱美是人的天性。人们总希望自己的照片能够比现实中的自己更美、有更好的视觉形象。因此,发现照片主角的美、弥补照片上的缺陷,克服布光、曝光等技术上的瑕疵,这些是数码摄影中具有现实意义的技术手段。在摄影传统实践中,已经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来提升和美化被摄者的形象,如加柔光镜、用大口径中焦镜头、布蝴蝶光等。传统摄影的技法往往需要依靠器材设备,操作上也比较麻烦。而且必须在摄影的过程中完成,事后补救非常困难,甚至不可能。数码技术手段源于传统摄影,又不同于传统摄影,其拍摄后的再处理功能是传统摄影无法比拟的,为人像摄影创作开辟了新天地。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数码技术的特技处理要适度,过分的夸张将使人像摄影丧失真实性,产生虚假感,使最后的效果适得其反。美化人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林文强 《视听》2016,(7):66-67
微电影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和艺术性,是跟随着网络微时代到来而出现的一种电影形式。微电影在创作过程中不需要遵循传统电影的拍摄规矩,入门限制比较低,具有很大的创新空间。在微电影拍摄过程中使用摄影技法,能够深化人物情感,有力塑造人物形象,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本文阐释了微电影的概念及分类,分析了摄影技法在微电影创作中的运用对于微电影创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摄影创作定位的理论观念,是摄影创作的指导方针。人人都会拍照,不一定人人都懂摄影,有创作理念的就更少了。对于纪实摄影家来说,理论观念同样至关重要,而瞬间本质的真实,是纪实摄影家理论观念的基石。  相似文献   

7.
张薇 《记者摇篮》2009,(6):90-90
从广义上说,以各民族的民间日常生活、风俗习惯为拍摄题材的摄影作品,就是民俗摄影。所谓的日常生活,包括生产劳动、饮食和服饰习惯、居住特色建筑、节日和集会、婚丧喜庆等方面的传统礼仪,都属于民俗文化范嗣。既要拍摄民俗摄影,就要了解民俗文化。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  相似文献   

8.
在新闻采访中,摄影记欲将新闻事件通过镜头准确生动地反映出来,那么就必须抓拍新闻事件的特征即发挥摄影特写的独特作用。摄影特写在新闻摄影学上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摄影记在拍摄时,抓住最富有特征、最能感动人的情节加以表现。从一个人物身上或一件事物中,选择它以简练的手法,舍弃题材中一切次要的、从属的或与主题关系不大的部分,从而更集中、更细致、更突出地表明主题。另一种则是摄影报道的一种手法,是摄影构图学上景别的一种。摄影记在拍摄取景时,用近距拍摄或用长焦距镜头远拍的方法,让主体局部充满画面,  相似文献   

9.
新闻摄影图片对于平面新闻媒体来说,已经毫无争议地成为吸引受众眼球的重要手段。而综观当下国内的新闻摄影现状,尽管在“汶川地震”、“奶粉事件”等频频爆发的媒介事件中,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摄影图片,但就其震撼力、冲击力以及对人性的把握和表现来说,与国外同行还有一定的差距。下面就介绍一些目前在美国主流平面媒体中所流行的一些新闻摄影的经验与技法,以供广大摄影记者及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沈玲 《军事记者》2005,(4):46-46
军事摄影往往给人以战火硝烟、威猛之师,阳刚之气的感觉。也确实有不少这样的好作品.如重大演习、’98抗洪、国庆大阅兵等。但军人也是人.也同样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除了英雄豪气.也有着儿女情长,军事专题摄影中的情感表现是决定专题能否感人的关键。是贯穿摄影专题的灵魂。“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没有情感的专题摄影是苍白的,无力的、没有生气和神韵的。  相似文献   

11.
数码摄影是IT业和摄影发展的结晶,因为数码摄影的技术和审美要素都由传统摄影衍生而来。数码只是一种载体,它改变的不是摄影,而是影像的记录方式。  相似文献   

12.
新闻人物肖像摄影是指摄影记者在新闻现场对人物和事件进行合乎情理的判断、理解,使用现场光或现有光,一般在不干涉被摄对象的条件下,表现新闻人物的内心精神面貌、气质的摄影。新闻人物肖像摄影不同于一般题材的新闻摄影,也有别于肖像摄影和人物摄影,它是新闻摄影记者最难于掌握的一种摄影技巧,拍摄对象既要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又要具有视觉美感的形象价值。这就要求拍摄者在既定的现场条件下,使用极其有限的造型手段完成高难度的形象造型和对人物内心的深层开掘,并将这种开掘外化在摄影媒材上。我们知道,一幅成功的新闻人物肖像…  相似文献   

13.
以学术研讨为主的2007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引发许多话题。其中,中国缺乏有分量的摄影博物馆的状况引起很多人关注,现任香港摄影家协会主席、老摄影家黄贵权呼吁中国应该建立专门的摄影博物馆。  相似文献   

14.
在我担任报社摄影记和图片编辑的13年中,通过不断地向《解放军报》、《解放军画报》及各军区、军兵种报学习、求教,既使自己的摄影水平和编辑能力有了提高,也使自己分管的《火箭兵报》摄影工作有了创新和发展,特别是在摄影专题报道方面所做的一些探索,得到了上级领导和读的认可。  相似文献   

15.
新闻摄影的“冲击力”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摄影”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摄影泛指一切利用摄影手段报道新闻的活动(New photography),不单单包括照相机,摄影机、摄像机也在此列。而狭义的“新闻摄影”概念专指“以相机为工具,以摄影图片为手段,以印刷品为媒介的新闻摄影报道活动”(Press photography)。我们通常情况下提到的“新闻摄影”以及“新闻照片”都是狭义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
摄影教育是提升摄影文化和摄影学术的主要途径,扩展摄影传播和摄影艺术的普及面。当以上各个环节相互之间进入良性循环的时候,我们的摄影教育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摄影从其诞生那天开始,就具备了纪实的特性,其技术特点就是通过对光学特点的运用,逼真地再现现实事物。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都是对客观世界进行真实记录的手段,因此彼此之间一直以来就有密切的联系,有很多人认为新闻摄影属于纪实摄影的一部分,也有人认为纪实摄影属于新闻摄影的分支,关于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之间的关系争论始终存在。基于此,先对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的定义做相关阐述,并且对二者之间的作用和价值予以分析,旨在展现新闻摄影与纪实摄影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风景摄影、大型团体人像合影中往往需要特殊的全景照相机来拍摄超大场景、超广视角的全景照片。过去,拍摄全景照片是专业摄影人士的专利,必须使用昂贵的全景照相机拍摄,否则就只能靠暗房技术和手工拼接的方法来完成.不仅难度大,而且成功率低。而数码摄影技法使普通摄影爱好者用普通的数码照相机完成拍摄后,再用软件进行缝合就可以制作出风光无限的全景照片。  相似文献   

19.
军事新闻摄影中的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摄影,它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使读如临现场。真实可信的新闻照片具有魅力,为众多的读接受、喜爱。在新闻图片的采编过程中,我认为新闻摄影必须讲究美学。那么,新闻摄影特别是军事新闻摄影中的美学有哪些基本要素呢?真实,是新闻摄影美的本质特征,理所当然也是军事新闻摄影美的本质特征。一切新闻报道手段中,惟有摄影报道是和被报道处在最直接的面对面的关系上。摄影离开被报道的客体、离开新闻发生的现场就无法获得形象。真实是新闻摄影的生命。摄影报道因虚假造成新闻失实。这个  相似文献   

20.
自从数码相机问世以来,就有很多人提出传统照像机是否会被淘汰的问题,现在,笔者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目前人们把过去与相机、胶卷、药水、相纸等相关的摄影及制作工作叫做传统摄影。把相机、储存卡、电脑、打印机、互联网等相关的摄影工作称做数码摄影。摄影人以不同的心态和倾向评价、选择、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