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浙江省产学研相结合深入发展中的问题剖析和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调研所得资料,本文总结了浙江省产学研相结合深入发展中所凸现的七大方面问题。提出解决的有效途径是提高产学研相结合的社会化组织水平。并对产学研相结合的社会化组织水平提高中的各组成部分进行了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2.
国外高校官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社会化模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官产学研合作创新社会化是强化高校创新能力建设的现实选择。社会化是国外高校官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内在机制和重要制度安排。高校官产学研合作创新水平提升对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和国家创新能力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关于建立地方技术开发中心的设想四川省机械研究设计院丁政财王思华技术开发体系即是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开发及社会化技术服务体系。技术开发中心是建立技术开发体系的重要环节,在地方科研体系的建设中,必须与地方经济密切结合,抓住地方技术开发环节,促...  相似文献   

4.
正确、客观地分析产学研战略联盟合作动机及其对联盟建设绩效的影响对科学规划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以广东省33个产学研战略联盟中的139家成员单位为调查样本,从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合作动机影响联盟绩效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在创新队伍建设、提高研发水平、获取优势资源、构建竞争优势等方面的动机越强,联盟建设的绩效越好.  相似文献   

5.
面对研发全球化和合作创新发展大趋势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全球化中不断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提高研发水平,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主创新的道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艰巨任务。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根本途径。一方面要加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各创新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持续有效地开展。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现阶段有四个方面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产学研合作中组织间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学研合作是企业学习获取外部知识以及大学、科研机构实现知识资源价值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产学研合作与组织间学习的关系以及产学研合作中的组织间学习过程,着重研究了影响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并对提高组织间学习效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产学研相结合的动力-障碍机制实证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运用浙江省产学研相结合调研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详细分析了产学研相结合中的动力机制和障碍机制。  相似文献   

8.
从群落生态学的视角来看,湖南高校产学研合作存在以下问题:企业、高校的生态位存在错位;企业与高校的种群关系缺乏协调;政府提供的生态因子不甚理想;高校产学研合作的进化水平不高。推进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思路是:增强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意识;搭建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平台;加大对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扶持;提高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以2000—2013年广东省产学研合作专利申请数据为基础,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呈现产学研合作网络动态变化情况,并构建知识溢出函数模型,分析产学研合作网络对知识溢出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产学研合作网络及其结构特征对知识溢出存在显著影响,其中网络规模、结点接近中心度、外源结点数的增加,能显著提高合作网络的知识溢出水平;网络密度的提高,则会降低合作网络的知识溢出水平。最后提出提升产学研合作网络知识溢出效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在吸收能力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产学研合作企业吸收能力提升的理论分析框架,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以亚信科技的产学研合作实践为样本,探析企业发展过程中在不同维度提升影响吸收能力的组织内外部因素。研究表明,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外部优势知识资源,同时积极有效配置企业内部组织资源,推进社会支持体系和企业内部支持体系相结合,对吸收能力的提升起到了有利的促进作用,吸收能力的提升积极有效的提升了企业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