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诞生于先秦,繁荣于整个封建社会时期的儒家思想和文化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就此,冯天瑜先生在《中国古文化的奥秘》一书中作过有力的论证和结论.我国从西周到清末,其两千多年的封建自然经济社会是儒家文化发展和走向成熟时期.因此,儒家文化实际上是根植于自然经济社会基础上的,并充分体现了自然经济社会农耕文明的特点及表征了这一层次上的社会发展性质.完全可以肯定,儒家文化是作为自然经济社会形态的产物,它体现了自然经济社会的“人”的本质及其相应价值取向(观念),并与市场经济社会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天人合一”一直是中国历代哲学家处理天人关系问题的基本思路,本文着重从自然的“天”与人的关系这一视角来阐述儒家的生态哲学及其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启示,儒家思想作为一种博大精深的思想用古朴的语言阐述了“天人合一”的内涵,无论对处于古代自然经济的农业社会还是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都起到了启迪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儒家和谐思想构成了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文化基础;儒家道德思想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基本的道德准则.从这两方面入手,挖掘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需要弘扬以儒家道德教化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传统美德。但是儒家思想是在自然经济和宗法制度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与市场经济存在着对立和冲突。因此,我们需要用现代市场经济的理念对其进行认真的审视和整合。  相似文献   

5.
在儒家思想中,诚信被认为是一种道德价值、人格品质、社会秩序,在整个儒家思想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今天,中国政府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理念的时候,再来梳理儒家诚信思想的论述,仍可发现其在理解和谐社会这一理念中具有其独特的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我国当前外交策略进行考察与分析,揭示蕴涵在其中的传统儒家思想和文化痕迹,从而认为我国在对外交往中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打上儒家思想的深刻烙印,这对发掘和弘扬传统儒学中丰富的国家关系伦理思想资源为制定和实行我国的外交政策服务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中华和合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和合文化为孔子儒家思想所融合,继承了和合文化,充实了和合文化,突出发展了和合文化思想的核心内容,进一步丰富和弘扬了和合文化.古代儒家思想与和合文化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今天深入研究开发,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韩两国相邻,在很早以前儒家思想就从中国传到了韩国.儒家思想在韩国被比较完整的保存下来,今天的儒家理论不但体现了韩民族的精神,更成为韩国教育的主体,是韩国学校教育特别是德育教育的灵魂.本文从儒家思想在韩国的现实应用情况来论述儒家思想在韩国教育中的地位和对韩国近代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儒家思想的阶级基础小农,今天仍然存在;其民本主义和博爱等思想,今天也在提倡。社会主义和儒家思想的结合点是大同社会、和谐社会的追求。我们可以用现代观念重新解释儒家思想,还可以借鉴现代新儒学对其话语方式进行改造,使思想道德建设在传统和现代化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0.
人们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来说明当代中国的文化冲突,我认为,这种看法只抓住了事物的现象.当代中国的文化冲突在实质上是一种自然经济形态文化和商品经济形态文化的冲突.这种冲突始于鸦片战争,经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五四运动,一直延续到今天.当前,我们进行文化讨论,首先的任务是要确立起一套与商品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念体系,然后以它为尺度去判定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从而决定对它们的取舍.这便是文化选择、文化批判、文化重建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三鹿奶粉事件"背后反映的对生命的漠视为背景,研究儒家思想中的敬畏生命的价值观.以"仁"为中心的儒家思想内在的体现着对自然、自己、他人的生命的敬畏,而且这三者是统一互补的.研究儒家思想中敬畏生命的价值理念,对于我们重新审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思考对待生命的态度具有新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一只脚踏入工业社会,另一只脚还踏在农业社会.”这是经济学家对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产生过渡阶段的形象、生动的概括.在这一过渡阶段,传统的自然经济农业体系逐渐走向解体.尤其今年4月朱镕基总理访美后,与美签定的《中美农业合作协议》将大大加速向现代农业过渡的进程.当前,农村职高教育不断深化,努力增强农村市场经济的服务功能,贯彻科教兴农的战略方针,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对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提出了挑战.要适应这一挑战,就要从服务观念、服务内容、服务手段和服务模式等方面有所创新.只有这样,高校图书馆才能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为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儒家思想复兴的今天,解读《论语》、理解孔子儒家思想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以人为本,重视人的现世生存,也关心人的精神追求。通过把孔子儒家思想与西方的人文主义精神相联系,我们对孔子儒家思想的产生背景、主要内容以及精神旨趣能有较全面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与其整个思想体系一样,在关于君主与礼义问题上,荀子也通过综合法家、墨家及儒家思想,确立起意欲使二者既相克又相生的循环统一理路:一方面,以礼义规范、制约君主,维护社会秩序,范导、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尊君确立君主的主宰地位,为这一价值的贯彻落实找到现实的动力与途径.这一思想对儒家其后赢得独尊地位有着决定性影响,也构成儒家的核心理念之一.从政治哲学角度看,这种统一既有积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也隐含着内在矛盾与冲突,最终由于皇权的不断膨胀而必然趋向对礼义根本宗旨和规范、制约功能的逐渐消解.所谓“外儒内法”和中国历史上一治一乱的不断循环都可以从这里获得有效解释.这提示我们,在发掘、弘扬荀子思想积极意义的同时,也须警惕其所隐含的某些负面倾向和效应.这对我们今天思考某些问题应该具有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专题提示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 ,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君主专政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两大主体内容。新编中学中国古代史教材对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作了较为详细的表述 ,从而使该部分内容更加丰满。儒家思想在今天东亚、东南亚一些国家仍被广泛推崇 ,新加坡甚至用儒家思想来治国。因此该部分内容又往往与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宏扬中国传统文化联系在一起 ,其意义就更加深远。对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的宗旨是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知识梳理1 .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他…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思想.在中国古代的婚姻家庭关系中,"男尊女卑"是其核心观念之一.在诸多学者的诸多论述中,有意或无意、直接或间接地将儒家思想与男尊女卑紧密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8.
面对中西两种文化地艰难地取舍、矛盾地选择,当今社会青少年表现出对价值观的迷茫。本人针对这一现象,对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进行了重新审视、剖析,认为儒家思想与现代文明并不冲突,只要以发展的、灵活的眼光看问题,儒家思想仍具有其闪光的一面。  相似文献   

19.
自然经济解体是中国近代经济领域发生重大变化的内容之一。这一问题散见或隐含于教材的诸多章节。如何从整体上认识这一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一、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毛泽东说:“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可见,资本主义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其次…  相似文献   

20.
论儒家“知止”原则与中国社会精神主体的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迄今为止,学界对儒家的一些根本性思想已论述颇多.本文试图在人们所熟知的儒家思想原则之外.挖掘并阐述"知止"这一儒家原则,它的生发与存在方式,以及它对于建构中国社会精神主体的重要作用.本文认为,充分认识并重视"知止"原则,对于重新确立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社会精神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