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燕 《传媒》2019,(6):25-26,28
《纽约客》(The New Yorker)杂志是深受美国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喜爱的一本影响力历久弥坚的综合文艺评论类刊物,已经有94年的悠久历史。据中国知网的可查记录,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国人开始关注《纽约客》。2019年1月13日至2月2日,笔者赴美参加了“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应对策略”培训班,其中有一个培训地点刚好设在拥有《纽约客》的康泰纳仕传媒集团。  相似文献   

2.
浅析《纽约客》的品牌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丹羊 《新闻界》2005,(3):86-87
美国的老牌杂志《纽约客》一贯被视为美国高档文化的代表,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杂志之一。本文拟从《纽约客》杂志清晰准确的定位、对高品质的追求、独树一帜的形象设计以及品牌的延伸四个方面来阐述《纽约客》的品牌策略。  相似文献   

3.
《纽约客》杂志1925年创刊于纽约,迄今已有80余年历史.在大众媒体向商业资本全面投降,公众话语日益媚俗化、商业化、娱乐化的今天,《纽约客》凭借严肃的报道及评论和高雅的审美情趣,赢得了世界范围内的赞誉.回顾《纽约客》的历史沿革,我们发现,这本杂志最初仅仅定位为一本符合大都市读者口味的幽默杂志,在经历了同美国社会发展主线偏离或契合的"试错"之后,在二战前后才真正转变为一本深刻介入社会现实、肩负社会责任的主流杂志.解读《纽约客》的这一历史转型,或许能带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蒂娜·布朗,"当代最伟大的杂志编辑"。在22年的办刊生涯中,她曾经主编了《闲谈》、《名利场》、《纽约客》等世界闻名的杂志。本文通过丰富、翔实的资料,阐述了她的办刊思想,供读者尤其是办刊同人探讨。  相似文献   

5.
解读《纽约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杨  杨蕻 《青年记者》2002,(12):42-43
《纽约客》究竟是一本怎样的杂志,国内的各种说法很多——“美国老牌文化杂志”,“历来深受美国中产精英喜爱、俨然高档文化旗手”, “在铜臭污染了的新闻事业中, 《纽约客》是少数坚持文学品质原则的最后堡垒之一,是作者的纯净天堂”。总之,它大体上可以被称为中产阶级的城市文化类杂志。  相似文献   

6.
姚芳 《传媒》2018,(14):55-56
2014年11月11日,美国《纽约客》杂志首次推出付费墙营销模式,在此模式下,受众每月只能免费阅读6篇文章,要想阅读过多文章则需要进行付费订阅.数据显示,2015年,《纽约客》网站独立访客就由550万增加到970万,同时纸质版和数字版总订阅量达到1040万,同比增长2.5%;2016年,网站独立访客量更是达到1300万.这一系列数据已经充分表明,《纽约客》付费墙模式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7.
平时喜欢翻杂志,但翻着翻着,心里就难免犯起嘀咕来:中国杂志为什么言必称《纽约客》?而且这些杂志来自不同层面,不同类型:有文学性的,有读书类的,也有随笔类的,甚至还有时尚类的,比如,长春的《作家》杂志,就说自己是“一本被称为中国《纽约客》的杂志”。  相似文献   

8.
李俊雄 《传媒》2014,(8):26-27
正亚马逊掏2.5亿美元收购《华盛顿邮报》之后,曾在媒体界上演了一场闹剧。大名鼎鼎的《纽约客》为此恶搞,说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收购《华盛顿邮报》是因为"点错鼠标而误购,想退又退不了"。部分国内媒体信以为真,煞有介事地"辟谣",称贝索斯收购《华盛顿邮报》并非本意,而是因为"点错鼠标"。《纽约客》的一则恶搞消息缘何会为国内媒体当真呢?这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对传统媒体的价值认知已发生动摇。美国知名杂志《新闻周刊》  相似文献   

9.
姐妹     
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2012年7-8月号本期的《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以传媒业的女性从业者为主题,评选出过去40年来深刻影响传媒业的40位女性,向她们致敬。过去40年来深刻影响传媒业的女性包括:第一位坐上纽约时报执行主编职务的吉尔·艾布拉姆森;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勇往直前的战地记者克里斯蒂安·阿曼普尔;蒂娜·布朗,她曾拯救濒临破产的《名利场》,改版《纽约客》,如今成为《新闻周刊》的一姐;吉尔·柯林斯,纽约时报首位署名评论版主编;曾经校园种族隔离  相似文献   

10.
张雯 《出版广角》2015,(2):116-117
城市,也许就是一座装满孤独的牢笼.越繁华,就藏有越多的故事;越多的故事发生,就衍生出来越多的孤独.这些孤独写在街边的角落、窗户的护栏、楼梯的扶手、避雷的天线和旗杆上,每一道印记都是抓挠、锯锉、刻凿、猛击留下的痕迹.纽约客的孤独,被安·比蒂——当代美国文坛中才华横溢、成绩斐然的女作家——写在《纽约客》上,被她暗藏在她小说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里.  相似文献   

11.
《新闻前哨》2009,(3):6-6
据新华网:金融危机对难解式微困境的报业无疑是“雪上加霜”。花旗的分析师警告说,美国各大报纸在2010年之前出现复苏的希望十分渺茫。《纽约客》杂志同样发出慨叹:“也许一些报纸依靠网络收入可以支撑下去,但未来,在美国的大城市里找不到当地报纸将不再令人震惊。”  相似文献   

12.
自4月28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曝光美军虐囚照片以来,虐囚黑幕的潘多拉盒子被打开。《纽约客》杂志,《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等美国主流媒体迅速跟进,世界各国媒体作出强烈反应,从而使之成为全球焦点。迫于舆论压力,美国总统布什及国务卿鲍威尔都公开道歉,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也遭遇尴尬。媒体深入刨挖虐囚黑幕:阿布格里布监狱虐囚严重、美国自“二战”以来的虐囚传统、虐囚是系统性行为、拉姆斯菲尔德批准虐囚,等一一曝光。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有哪本杂志能同时吊起全世界媒体人、知识界和文化圈的胃口,那么环顾一下从欧洲到东亚再到北美,它一定非《纽约客》莫属。1925年至今,它的主编们开创文学和新闻联姻的江山,收获了无数精神子民。威廉·肖恩要命地喜欢《纽约客》,所  相似文献   

14.
正自1979年4月创刊以来,《读书》杂志坚持和贯彻了"以书为中心的思想评论刊物"的定位和"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的宗旨,成为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传媒经典和广大读书人的一面文化旗帜。创刊35年来,无论是从内容还是从经营来说,《读书》已成为中国最成功的知识分子杂志,甚至可能影响一个时代思潮的走向,而这都与《读书》杂志的办刊宗旨、编辑策略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价值取向、办刊理念、编辑风格和经营方针等方面,较为全面深入地梳理和探讨了美国杂志出版史上的杰出编辑——《纽约客》第二任主编威廉·肖恩的出版活动和编辑思想。  相似文献   

16.
名刊要览     
《经济学家》 《纽约客》 美国《新闻周刊》 《明镜》 《人物》  相似文献   

17.
当全美国的杂志都清一色地用电脑排出行列整齐,字体千变万化的版面时,《纽约客》还是用普通打字排版。对于这家有着63年辉煌历史,在严肃杂志之林有泰斗地位的杂志来说,旧不一定是坏东西。不过1992年10月这一期,老读者翻开杂志,除了约翰·厄普代克的短篇小说外,还有电视节目评论,“那是低三下四之作”,不少人会这么想。这些转变  相似文献   

18.
魏寅 《出版科学》2009,17(6):94-96
从时代眼光、办刊风格、编辑理念、服务意识和非凡魄力等方面,全面深入地发掘和再现美国杂志出版史上的杰出编辑——《纽约客》首任主编哈罗德·罗斯的出版活动和编辑风采。  相似文献   

19.
在网络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刚兴起时,《纽约客》杂志上有一张颇为著名的漫画,大致含义是:在网络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在我国,这种交流沟通的虚拟性和荒诞性被一个叫QQ的即时聊天通讯工具承载了。2001年,注册一个QQ号码变成了很艰  相似文献   

20.
名刊要览     
《经济学家》;《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外交事务》;《纽约客》;《商业周刊》;《人物》;美国《新闻周刊》;《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