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北宋馆阁藏书事业的兴盛超越之前各代,实为古代书籍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功绩。本文即以《麟台故事》残本卷二中《书籍》所载为主,分析了北宋政府藏书形成的三个主要方面:几次重大的典籍获取奠定了馆阁藏书的基础,民间所献之书又是构成北宋馆阁藏书的重要部分,后置秘阁典藏实为当时堪称精华和极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刘金元 《图书馆》2012,(1):109-111
富厚堂藏书目录有很多特点,书楼第一代主人曾国藩著录的《京师书目》与《利见斋书目》信息详细;《求缺斋书目》与《公记书目》反映出其馆藏特色;《归朴斋书目》与《艺芳馆书目》则突出其藏为实用的特点。这些书目虽没有完全反映出富厚堂的馆藏,但为后人了解富厚堂馆藏及其藏书背景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柳和城 《图书馆杂志》2004,23(5):76-77,75
笔者偶阅《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史部》下册,见有《清绮斋藏书目》两种:一、清绮斋藏书目四卷清张宗松藏清道光二十三年管庭芬抄本清管庭芬跋姜殿扬跋(北京图书馆藏)二、清绮斋藏书目四卷清抄本佚名录清管庭芬跋(上海图书馆藏)我对这两部书目曾作过考释,上述著录略有误。北图本第二篇跋文非姜殿扬所撰,上图本则渊源可考,“佚名”说似不确。另两处关于《清绮斋藏书目》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私家藏书史上,抗英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藏书事迹后人知之不多,从目前已经发掘出来的资料看,林则徐也是清末福建一位较有影响的藏书家。后人林尊彝说他的“藏书虽未见宏富,然所藏皆有用之书也”有《云左山房书目》可证。  相似文献   

5.
有宋一代国家藏书事业极为兴盛,其国家藏书之地统称为馆阁。宋代有关馆阁藏书著作主要有五部,北宋有二部:宋匪躬的《馆阁录》、罗畸的《蓬山志》;南宋有三部:程俱的《麟台故事》、陈骙的《南宋馆阁录》、不撰人的《南宋馆阁续录》。南宋三部至今尚存,或有其辑佚本,北宋的二部却全部散佚。笔者近年从事文献整理工作,在群籍众书中搜罗爬剔,共辑录《蓬山志》佚文41条,近7000字,虽非全璧,但于研究北宋国家藏书事业不无裨  相似文献   

6.
宋代濮阳晁氏家族的藏书,在中国私家藏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其承传时间之长,聚散之几起几落,也謦罕见。晁氏不但藏书丰富,而且对中国古代目录学的发展也做出过重大贡献。《郡斋读书志》、《宝文堂书目》,都是重要的目录著作。本文对晁氏家族中的主要藏书家作了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7.
《中兴馆阁书目》由北宋秘书监陈骙编撰,仅用八个月时间,于淳熙五年(1178)完成。原书凡七十 卷,叙录一卷,著录图书40486卷。嘉定十三年(1220),秘书监张攀又主持编撰《中兴馆阁续书目》三十 卷,著录淳熙五年后馆阁收入的新书14943卷。《书目》和《续书目》在当时曾与《崇文总目》并行,后皆 散佚。1932年,赵士炜撰《中兴馆阁书目辑考》五卷,《中兴馆阁续书目辑考》一卷。是近数十年间查考  相似文献   

8.
天禄琳琅是清代宫庭藏书处所,《天禄琳琅书目》和》天禄琳琅书目后编》是清高宗、仁宗朝宫庭藏书的官修善本目录,在目录学、版本学领域有极重要之参考价值.按此书编制体例,书中已著录若干方伪印,于版本鉴定大有裨益.然而百密一疏,书中遗留不少当时没有发现的伪印,文章依序一一指出,并分析伪书的版本及欲冒充之印主,归纳出藏书印作伪主要集中在明代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9.
北宋各代皇帝都很重视藏书建设,所以在藏书的保管和整理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注意选址.讲求环境,在众多书库中,只确定一个为借书库等.而在整理上,更注重校勘和编目,几乎每个皇帝都派重臣校雠图书,然后刊印.在众多的书目中,《崇文总目》和《秘书总目》在目录学史上有一定的影响,国史艺文志.开创了编撰当代史志目录的先例.  相似文献   

10.
一、两种征订书目的作用《科技新书目》和《社科新书目》是我国目前向全国发行的两种中文图书的统一征订书目。是图书资料部门和个人订阅中文图书资料的重要依据;并为我们提供了最广泛、最便捷和具有多种用途的书目服务手段。由于版面上丰富的内容,也沟通了出版部门与订户之间的关系,成为图书馆进行藏书建设与了解国内出版动态不可缺少的工具。二、两种征订书目的简要情况《科技新书目》现由北京、上海新华书店发行所联合主办,创刊于1963年,到1966年下半年停刊为止共出117期。自1976年复刊至1980年末,出版193期。在这个阶段为旬刊,内部发行,报导和征订北京、上海、重庆的40家专业和综合性出版社出版的科技图书。自1981年起改为公开发行。改版后的《科技新书目》报导、征订北京、上海、重庆  相似文献   

11.
对《丽宋楼藏书志》所录域外文献学术价值的考察,需在东亚文化交流畛域下,穷究陆氏辑录域外文献之因,追溯汉籍在东亚文化融通中的传播轨迹,方可加以洞悉。其学术价值体现于三方面:一是书目提要于原书序跋、名家手跋多所辑录,二为《四库全书总目》之补充,三是补撰《清史稿·艺文志》、《续修四库全书》之阙漏书目。  相似文献   

12.
胡坚 《图书馆杂志》2004,23(3):71-73
《钦定天禄琳琅书目》是清代皇家秘府藏书书目,然而其记载尚有阙漏错误。“欧阳先生文粹二函十二册”条即其中一例。本文辨证其误,补正其阙,并略见古今图书聚散之流变于一斑。  相似文献   

13.
赵晨 《图书情报工作》2015,59(2):141-146
[目的/意义]《玉函山房藏书簿录》是清代文献学家马国翰的私人藏书目,其分类具有独到之处,本文意在探讨其特色与形成这种特色的原因。[方法/过程]将《玉函山房藏书簿录》的四个部类分别与《经义考》、《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以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公私书目进行比较,以明确其特色。[结果/结论]《玉函山房藏书簿录》的设类体现出守旧与创新的结合,经编诸类目既借鉴《经义考》,又吸收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创新之处,史编、子编则相对保守,在分类设置上墨守旧规。通过对《玉函山房藏书簿录》分类设置的探讨,明晰其兼具保守性和创新性的鲜明特点,也因为这种特点,《玉函山房藏书簿录》的类目设置和书籍归类也存在一些不当之处。尽管如此,《玉函山房藏书簿录》作为一部私人藏书目,也是具有独特价值的。  相似文献   

14.
罗志 《图书馆学刊》2011,(10):135-138
清代初年藏书家、文献学家钱曾著有多部私家藏书书目,其中以《也是园书目》后人评述甚少。《也是园书目》于四部分类法之外别出心裁,增设"明史"、"佛道"、"戏曲小说"等门类,具体书籍收藏同样体现自身文化趣味。以《也是园书目》为考察重点,可以看到历史背景、文化环境及自身文化修养如何影响钱曾的藏书活动与文献研究。  相似文献   

15.
“蔘绥阁”是浙南著名藏书楼,楼主黄绍箕系晚清著名学问家、藏书家.自1907年黄绍箕去世后,温州地方文人孙延畛、杨嘉曾先后检点蔘绥阁书目,分别作成《蔘绥阁书目》和《黄氏蔘绥阁旧本书目初编》,并为温州图书馆所藏.论文试就馆藏蔘绥阁两种稿本书目进行比照、参校,以期对黄氏藏书分类、版本以及藏书特点有所揭示.  相似文献   

16.
龚易图是晚清福州最著名的藏书家,当时人评价说其藏书之富、之精,在福州乃至闽省堪称第一。笔者据《乌石山房简明书目》、《大通楼藏书目录》不完全统计,龚易图的藏书超过16万卷,4万余册,现今福建省图书馆善本库中藏“大通楼”图书约15000余卷、4000余册;台湾大学图书馆藏龚氏“乌石山房”藏书34000余册。本文对龚氏这两部书目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临朐冯氏家族为明清之际山东著名的文学与科举世家,冯溥为其家族的杰出代表人,而关于其家族藏书至今未有人研究,冯溥有《佳山堂书目》一卷流传于世,以书名简目形式记载冯溥藏书,本文试图通过相关文献探讨其家族藏书、刻书情况,同时介绍《佳山堂书目》版本及内容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私家藏书在明清之际达到鼎盛,这一时期为藏书编写书目之风十分盛行,其书目编撰体例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自有时代特色。钱谦益的《绛云楼书目》便是时代的产物,其分类和著录都很随意,但也有独到之处,对后世书目有开启之功。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红楼梦》创作的文化渊源,曹寅藏书一直备受红学家们的关注。《楝亭书目》是曹寅于晚年编撰的私家藏书目录,但不能包括他的全部藏书。笔者据涉猎所及,拾阙补遗,将未能收入到《楝亭书目》中的曹寅藏书,汇编到一起,共有二十三种,且多数是善本书,其中有的散藏于国家图书馆,有的藏于高等学府,还有的流传到海外。  相似文献   

20.
《经籍举要》是我国第一部导学性举要书目,其以便于初学为目的,而采用了简约实用的形式,而非《四库全书总目》那样详细的藏书目录,对后来的举要书目如《书目答问》奠定了一初步的基础。以其开创之功,《经籍举要》在我国目录学史上有其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