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德育改革中,北京市机械工业学校拓宽德育途径,组织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本文对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的意义、实践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正>"德育社会实践活动"是开展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一个人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情感的陶冶、意志的磨练都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本文结合自己德育工作实践,主要从德育社会实践形式的认识,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作用的认识,德育实践能力评价的思考等几个方面阐述德育社会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科学地设计和安排德育活动是实现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杭州市第四中学是全国德育先进校,通过设计实施课题化社会实践活动,将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德育3种教育因素进行有机整合,对中学德育途径进行了可贵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德育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思想日趋多元化,高校德育实践活动的开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对于大学生德育实践,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一些国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严格规整的社会实践体系,这些都为中国高校开展大学生德育实践活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研究我国大学生德育实践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借鉴国外的经验,对于改善我国大学生德育实践的现状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品德课强调课堂教学要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的学习活动,拓宽学生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理论指导实践的机会,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学校德育实践基地是在中小学校德育目标的指导下,以学生为德育主体,整合社会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场所。它拓宽了学生社会实践、课外活动的时空,有利于充分发挥社会组织育德作用,营造德育大课程环境。  相似文献   

6.
大学德育不仅是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奠定社会进步和民族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主要从创新德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创办特色德育教育网站以及在德育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正因为这些创新途径在提升德育效应.创办高校独有的德育品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我国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世界,随着教育与社会的一体化,社会的教育功能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成为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都把德育寓于各种实践活动之中,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与社会设施,开展各种德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8.
高峰 《上海教育》2008,(17):40-41
在当今世界,随着教育与社会的一体化,社会的教育功能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成为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都把德育寓于各种实践活动之中,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与社会设施,开展各种德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9.
郑有财 《教师》2014,(10):12-13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开放性和探究性特点,这为小学德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同时,德育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方面,德育教学的高效开展也将反过来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发展。因而,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具有较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必要性和具体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0.
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德育综合实践活动是实现立德树人和提高人力资源质量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深化校企合作,实施产教融合的大环境下,发挥企业的作用,把学校、企业、家庭、社会等要素有机结合,建立多元制的中职德育综合实践活动的机制和模式意义重大。本文就中职德育综合实践活动的多元要素、多元机制和多元模式进行初步探索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占有一定地位,综合实践课具有很好的教育性和开放性,在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上具有很大的作用.同时,综合实践课的开展也可为小学生的德育教学和渗透提供有效的途径.试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德育渗透分析,探讨德育渗透的相关理论问题和现实作用,对德育渗透的方法和意义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2.
林盛云 《广西教育》2014,(41):63-64
正实践性德育是以丰富的德育实践活动和学生亲身体验为基础,让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在德育实践活动中生根、发芽,并通过道德教育的渗透,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方式。下面,笔者结合所在学校开展的实践性德育活动,谈谈实施实践性德育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一、现场教育,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现场教育是指通过观察和实践的有形教育,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开展现场  相似文献   

13.
戴赛珍 《考试周刊》2009,(23):157-158
本文以生活教育理论为依据,就如何构建小学德育生活化进行初步实践。提出小学德育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开展生活德育。生活德育要以课堂教学活动、校内延伸活动、家庭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实施途径,以“生活中育德,生活中育人”为实施理念,将道德教育深深扎根于儿童生活的土壤,让德育与受教育者个体的日常生活、学习生活、交往生活、集体生活等紧密相连。并最终达到知行统一这一具体目标。  相似文献   

14.
调查广州市的中学生对为期一周的学农社会实践活动所持的态度以及一周的实践教育活动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实践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学生对学农社会实践活动持积极的态度,学农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建议根据教育的需要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不断丰富课程体系,拓展德育功能,加强开展形式生动的德育实践活动,吸引学生更主动、积极地参与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5.
实践德育作为素质教育视域下一种全新的高校德育模式,是指德育工作者通过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其思想认识水平、政治参与能力、道德行为选择能力的德育过程;这一活动过程主张把社会实践作为德育的重要途径和过程特征。社会实践德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遵循:目标适应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公平性原则、过程控制和及时疏导等原则;以期实现社会实践德育最佳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6.
德育对大学生成才至关重要,如何利用支教活动提高德育实践的有效性成为研究重点。大学生支教活动对大学生形成道德自律、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以及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效果显著。但在支教活动开展过程中出现的安全无保障、时间短且仓促、动机功利化等问题,严重影响支教活动德育实效性。提高大学生支教活动德育实效性,必须从个人层面、高校层面、社会层面加强德育实践,使在支教活动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德育主题教育的途径有:参观红色基地,开展三下乡活动和搞调研、做义工等.把兴趣爱好、专业特色与社会实践结合、把科研立项与课外活动结合、把专业学习与人才培养结合,是拓展德育主题教育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8.
高校形象德育是高校德育工作创新的理论成果,是对传统德育方式革新的新探索。高校形象德育是教育者依托和运用生动具体的形象对大学生开展德育工作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形象德育的生成既是适应高校传统德育困境提出的新尝试,也是从大学生认知特点出发进行的融合创新。从其价值来看,高校形象德育具有理论维度、实践维度和育人维度的多重价值。为推进高校形象德育实践的有序展开,需要从德育形象的对象化构建、德育主客体形象素养的整体提升以及社会德育共同体建设着手,共同推动形象德育理论向德育实践转化,形成完善的德育工作体系,丰富德育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9.
《少年儿童研究》2015,(1):61-62
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宗旨,创建了以强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落实体验教育和社会实践等多样化的德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性的开展工作。一、在活动体验中实现德育教育1."我爱我的新学校"系列活动每学年开学前,学校进行为期五天的"我爱我的新学校"系列德育体验活动。活动一方面以"爱"为主题,对学生进行"爱校"、"爱师"和"爱同学"的教育;另一方面,通过文明  相似文献   

20.
德育社会化致力于解决德育与社会发展、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情境、以及受教育者之间的人际关系相脱离的弊病,在模式构建上,它提出要充分搜集社会发展状况、日常生活情境、以及人际关系等信息,并在这些信息的分析上,利用“晕效应”开展社会化的德育。利用“晕效应”开展社会化德育的模式体现了德育的整体效果,满足了普遍性和特殊性,动态适应了社会发展以及受教育者生活情境和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