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微型诗是白话诗中小诗的一个分支,是中国诗歌新时期对古典诗歌“尚短”传统的承继。考察微型诗发展的整个过程,可以发现微型诗的产生从接受外国影响,到回归中国古典诗歌中汲取营养,进而形成本土化风格,最终达到平民化的发展高潮。  相似文献   

2.
微型诗是白话诗中小诗的一个分支,是中国诗歌新时期对古典诗歌"尚短"传统的承继.考察微型诗发展的整个过程,可以发现微型诗的产生从接受外国影响,到回归中国古典诗歌中汲取营养,进而形成本土化风格,最终达到平民化的发展高潮.  相似文献   

3.
我是个非常喜欢读诗歌的人,无论古今诗歌,更无论中外诗歌,我都极其爱读、乐读,我尤其爱读一些饱含哲理的、短小的诗歌,或者说微型诗吧。那么,怎样的诗才算是微型诗呢?我自认为,三行(含三行)以下的诗,就是微型诗。这种诗一般都短小精悍,很便于我们读者记忆。如果碰到优秀的经典之作,更会广为流传,为人们所牢记,被人们尊为名言哲理式的警句。下面我收集了一些微型诗,一起来鉴赏鉴赏吧。  相似文献   

4.
我是个非常喜欢读诗歌的人,无论古今诗歌,更无论中外诗歌,我都极其爱读、乐读,我尤其爱读一些饱含哲理的、短小的诗歌,或者说微型诗吧。那么,怎样的诗才算是微型诗呢?我自认为,三行(含三行)以下的诗,就是微型诗。这种诗一般都短小精悍,很便于我们读者记忆。如果碰到优秀的经典之作,更会广为流传,为人们所牢记,被人们尊为名言哲理式的警句。下面我收集了一些微型诗,一起来鉴赏鉴赏吧。[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我是个非常喜欢读诗歌的人,无论古今中外,都极其爱读;我尤其爱读一些饱涵哲理的,小小的诗歌,或者说微型诗吧。那么,怎样的诗才算是微型诗呢?我自认为,不超过三行的诗,就  相似文献   

6.
微型诗属于近代白话诗的范畴,因其特殊的行数限定,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当中的"尚短"传统。微型诗发展至今,其诗歌形式也日渐成熟,俨然已跻身经典现代汉诗的行列。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诗教"是其间的重要内容之一,微型童诗的教学无疑是不可忽视的环节。在新课改背景下,应当选择怎样的微型童诗进行解读与分析,以及如何指导学生学以致用进行创作,是小学语文教师所应斟酌考虑的。  相似文献   

7.
麦芒是中国微型诗群和昭通作家代表人物之一,其诗歌短小精悍但包罗万象。自1979年至今,麦芒一直致力于对身边风景的欣赏与书写,为微型诗歌创作留下许多美丽的风景,通过梳理麦芒近几年的诗歌创作,可以从其诗歌中发现和领悟三个层次的风景美。首先是现实的风景之美,其次是心灵风景之美,此外他的诗歌中还有"归来"依然是风景的秀美景观。  相似文献   

8.
读一些饱含哲理的小小诗歌,是一种浓缩的享受,可以从多个角度启发写作灵感。下面笔者收集了一些微型诗,大家一起来鉴赏。  相似文献   

9.
新诗发生是中国诗歌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从晚清诗界革命到五四新诗运动之间,有个诗歌现代化的重要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诗歌嬗变,不仅为五四新诗的发生和发展开拓了道路,同时自身就是一个诗歌现代化的发展时期。新诗发生的现代化趋向,大致体现在诗质的现代化、诗语的现代化和诗体的现代化。南社诗歌在整体意义和诸多层面上代表着那一年代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展趋势,由此成为中国新诗发生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从第一本诗歌总集《诗经》到汉乐府叙事诗再到唐代格律诗.中国诗歌一步步走向成熟和辉煌。更有许多生趣盎然的幽默诗,它们为中国古典诗歌增添了色彩。数字诗便是其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11.
解答诗歌鉴赏题要讲思路。一般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从形象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形象的认识规律。首先要认真阅读整首诗,初步了解诗的基本内容,再逐字逐句推敲,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从而进一步把握诗的意境。诗歌是借助形象来抒发感情的,要认真分析诗中所描绘的形象特点,体会形象所寄托的思想感情、所创造的艺术境界。以’99诗歌鉴赏题为例,第8题要赏析杜甫的《漫成一首》,是一首写景诗。近年来诗歌鉴赏都取材于古典诗歌的写景诗,这是共同点。阅读全诗,从“江月去人只数尺”、“欲三更”、“联拳静”这些语句,可以初步把握这首诗是描写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再逐字逐句分析理解。第一句“江月去人只数尺”中,“只数尺”形容了江中月的清晰,  相似文献   

12.
诗人蒋人初同志。1925年出生于贵州省湄潭县,今年足足80岁了。他自幼爱好诗歌,勤奋学习,从1944年发表处女作《八月。你收获了什么》算起,迄今已在诗歌园地耕耘了整整一轮花甲。“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诗人在渐近晚年的20余载中。一直潜心于微型诗体的探索,殚精竭虑,笔耕不息,表现出一种老而弥坚、永不倦怠的顽强精神。从1976年的《列车》到2002年的《和平》,从1987年的《微型诗观》到最近写成的《新时期为何出现微型诗体》,诗人的探索在创作和理论两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在奉献给读的这部诗选集,就是诗人多年辛劳结出的果实。  相似文献   

13.
"怨诗"是我国古代常见的一种诗歌形式。从孔子从诗歌功能的角度出于政教目的提出"诗可以怨"开始,到屈原第一次在诗歌创作中无限制地抒发自己的"怨"情,再到钟嵘《诗品》第一次对"怨诗"进行了理论上的概括,大大提高了"怨诗"的地位,古代诗歌理论实现了从政治附属物到纯文学的转变,诗歌创作中的"个人之情"不断加强,对后世"怨诗"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诗经》、《楚辞》到汉赋,从唐诗到宋词,从元曲乃至当代的新诗,文学史上都留下了诗人的足迹。有人曾说,考察一个民族的思想深度,要了解它的哲学,考察这个民族的心灵状态,则需要读它的诗。而诗歌的情感是一首诗的灵魂,只有把握诗歌的情感,才能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和诗人进行灵魂的交流。  相似文献   

15.
中国微型诗的创作和理论研究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正处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生活节奏进一步加快,形成了对诗歌审美的新需求。除侧重发挥抒情特长外,还要表现上的三精:语言上的精炼,形式上的精致,意蕴上的精妙。一个文体的出现是一个历史过程,根本在于读者的认可和作者的自觉应用。“微型诗是1—3行的小诗”,它对新诗百花园中的这一奇葩的繁荣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微型诗极具新诗文体建设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诗的国度,从《诗经》到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一直到新诗,无论诗的形式怎样发展变化,都与音乐息息相关。在很大程度上既是自身节奏、韵律美之使然,也是与诗和音乐同源分不开的。在诗歌教学中,尤其是在大学课堂上,根据诗歌自身的特点,把音乐应用其中,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新诗应该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这一时期,中国新诗从旧体诗中挣脱出来并形成一种新的诗歌样式。此后,经历了由粗坯到精致、由稚嫩到成熟、由简单到繁复的漫长过程,不同风格的诗歌多元存在、互相发展。从20年代初。40年代初的敌后诗群、前方诗群,到70年代末期朦胧诗的出现,新诗的发展,道路是曲折、漫长的,质量却是逐步提升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从诗经楚辞、魏晋风骨到唐诗、宋词、元曲 ,诗歌的发展从未间断 ,贯穿中国文学的始终 ,灌溉了中华民族辉煌的文明史。从“不学诗 ,无以言”的孔子时代 ,到唐朝设科举取士 ,官员经由科考出身 ,必须通晓诗律。民间也以读诗懂诗为荣 ,甚至挽联、墓志铭以至奏折文书都有诗体或诗句。诗早已深入民间 ,化入生活 ,雅俗共赏。我国现今的语文教育也把诗歌放到很重要的地位 ,培养学生热爱诗歌 ,阅读诗歌 ,体会诗情 ,养成诗性。诗歌不同于小说、散文、戏剧 ,它篇幅简短却意蕴丰厚 ,尤其是中国的古典诗歌 ,往往寥寥数笔就让人…  相似文献   

19.
诗的内在结构决定了诗之为诗的本质意义。从柏拉图到卡勒,西方批评界对诗歌本质结构进行了漫长而深入的探索。20世纪之前人们对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外在功能结构给予了过多的思考,从19世纪末开始,结构主义、俄国形式主义和英美新批评派着眼于诗歌作品本身,最后的卡勒站到了在两种极端的中心点,把读者的接受因素引入对诗的本质结构的把握。但从历史的文化惯性而言,西方人似乎更愿意享受端坐高跷板的快感。  相似文献   

20.
对曹操人品的评论历来见仁见智,并因之影响到对其诗的认识。曹操留下来的诗歌共有二十余首,全都是乐府歌辞。从这为数不多的诗歌中,我们不仅可以体会到曹操一统天下的雄心和抱负,还可以感受到他诗中流露出的悲天悯人、优时伤势的情怀,概言之即霸气和菩萨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