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司马迁的生死观是其特殊遭遇与伟大人格的产物。他之所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最终用生命铸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奇观———《史记》 ,有赖于正确的生死观做为他“腐刑”后继续“苟活”的精神支柱。他的“人固有一死 ,死 ,有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的罕譬 ,片言居要 ,百意烛照 ,感悟生命 ,洞明人生 ,彪炳千古 ,震响史册 ,成为照亮后人奋斗之途的火炬 ,激起一个个创造人生价值者的生命巨浪 !  相似文献   

2.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晚年答复任安的一封书信。由信大致可见司马迁生死观的特色;承认生死是客观自然的现象,不反对全身避祸,自我维护,强调人格的独立和人的自身尊严;肯定有价值的从容赴死;歌颂“虽被万戮”而无悔的人格精神。  相似文献   

3.
学界一般认为司马迁的天人观存在着天命论和反天命论的矛盾性,问题没有这样简单。司马迁的“天”、“天道”、“天命”,是德与力相统一而成的历史必然性,只因其超个人性而被称为“天”,它已经把董仲舒之“天”的神性虚化了。这种“天”与内涵不同的两种“人”构成了两种天人关系。一种是王者自己的活动决定了王权的兴废,被司马迁认为是“天”对“人”的支配;另一种是历史个人自己的活动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使司马迁对“天道”产生了怀疑。使司马迁产生理论困惑的原因在于他没有把个人对历史的作用与以王权为象征的“历史合力”对历史的作用区分开来。尽管如此,他把当时神学阴影下的天人关系之讨论引向了人自己的活动与自己命运之关系的讨论,使他登上了当时思想史的顶峰。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并没有对人生价值观作过集中的、系统的阐述,但是在他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在他一生的实践中,却处处鲜明地反映出他的人生价值观。他重视人的价值,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价值目标和人生价值实现的途径,提倡集体主义原则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树立共产主义的生死观、苦乐观、荣辱观  相似文献   

5.
蒲松龄在他的《聊斋志异》等作品中 ,对生和死的问题有着深入的哲学思考。关于生死观的价值取向 ,更有真知灼见。其价值取向包含追求善、仁、义 ,舍己为人 ,敢于牺牲 ,忠于爱情、友情等方面 ,以此完善理想人格 ,实现人生价值 ,达到“不存而存”的崇高境界。  相似文献   

6.
司马迁的《史记·淮阴侯列传》生动记载了韩信的生平事迹,是一片篇满洒同情泪水的翻案史传。韩信为追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以及为之不惜忍辱负重的牺牲精神,都直接与司马迁的感情产生了强烈共鸣与契合。这种精神上的共鸣与契合,是司马迁愤懑抗争创作心理的集中体现,也是形成《史记》中优秀传记文学作品的基点。  相似文献   

7.
司马迁写作《史记》的态度,是一种深切超乎个人爱憎之上的对人类普遍命运的关怀,即是一种从个人的“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的自我荣辱的命运意识,而升华到以“述往事,思来者”来追求人类普遍命运的态度。这正是司马迁承受苦难的超越精神,他通过《史记》的篇章,造就了一种超卓的悲剧意识,即对生命个体的想有所作为而不能的人性关怀。  相似文献   

8.
司马迁为李陵辩护是实,但辩护不等于是为投降变节辩护。他认为李陵的投降是不得已的行为,真正的用意是“欲得其当而报于汉”。他的悲剧是李陵后来确实投降的事实,违背了他“欲得其当而报于汉”的预期。做出这样的预期是由司马迁忍辱求成的生死观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司马迁的《报任安书》(节选)一文,是司马迁任中书令时写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一封信。在这封信中,司马迁以激愤的心情,叙述了自己蒙受的耻辱,倾吐了他内心的痛苦和不满,说明了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表达了他“就极刑而无愠色”,坚持完成《史记》的决心,同时也反映了他的文学观和生死观。  相似文献   

10.
司马迁反映在《史记》中的思想感情并不是单一的。司马迁高度重视功名成就,为此,他宁可让生命暂时处在屈辱形态之中。与之相应,形成了司马迁对人生的一个重要认识,即为了事业的成功,个人在必要时需对现实作出一定程度的妥协,甚至于是迎合。司马迁的人生见解,根因于其思想的现实性,他重视实际业绩远胜于单纯的精神持守,他对社会缺陷的深刻认识非常人可及。顺因现实的主张,是他以认可现状为前提,希望主动把握个人命运的表现。与此同时,司马迁对汉王朝的基本感情也决定了他人生价值的取向。  相似文献   

11.
《报任安书》让我们正面感受到作为一代史官的司马迁那傲然不羁的风采.在《史记》与名节中,司马迁选择了《史记》,用实践诠释了他的生死观—不朽理念.“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完成了史家之绝唱,也就成就了他的永恒.  相似文献   

12.
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是我们解读司马迁和他的《史记》的一个切入点。在这篇文章中不仅有作者不幸身世的诉说,也有对“发愤著书”原由的阐释,更有对生死观的全新理解,这些也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韩兆琦教授这样评价:“《史记》是一座大山,永远耸立在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之林;《史记》是一曲悲歌,永远回响在中国与世界的历史长河上。”执教以来,对于《史记》的阅读教学,经验是很少的。在指导学生学习了《(史记〉选读》后,感觉首先要有整体认识:了解司马迁;了解《史记》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它体现了司马迁的价值观、生死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和进步的历史观,带有其鲜明的感情色彩。对待不同人物,他的感情是不一样的。可以借助《报任安书》一文来了解司马迁“隐忍苟活”,以生践志,从创作《史记》中找到自己的尊严和生命价值,从自比古圣先贤中获得安慰与自我肯定的心路历程。同时在阅读教学中,注意抓住表现情感的语言来分析司马迁的情感倾向。当然,在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中,也不可偏重一家之言,可以站在历史与现实的角度,以时代的视角解读历史,观照现实。  相似文献   

14.
春秋战国时,人类的社会价值高于个体价值,对人生价值的追求超过了个体生命本身。因此,人面临死亡时的抉择,表现为一种舍生取义的慷慨。舍生取义就可以概括春秋时人的生死观。  相似文献   

15.
屈原追求的人格理想是由两部分组成的 ,一是“内美”,二是“修能”。屈原追求的人格理想充满理性与感性的冲突 ,这使他在内在精神满足以及外在实现人生价值两个方面都毫无所获 ,从而注定了他的悲剧命运。屈原人格理想的幻灭 ,是一个在文化转型期无所适从的敏感诗人的悲剧 ,是一个先觉者的悲剧。他处于社会、文化的转型期 ,他以理性对感性现实进行了清算 ,虽然这种清算并不彻底 ,但这种清算昭示了社会文化转型期中先觉者心理冲突的实质 ,体现了从感性向理性的提升和超越。  相似文献   

16.
即使处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即可以选择承受苦难的方式。一个人不放弃他的这种“最后的内在自由”,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这种方式本身就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内在成就”,因为它所显示的不只是一种个人品质,而且是整个人性的高贵和尊严,证明了这种尊严比任何苦难更有力,是世间任何力量不能将它剥夺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受难者如同伟大的创造者一样受到世世代代的敬仰。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陀斯妥耶夫斯基说出了这句耐人寻味的话:“我只担心一件事,就是怕我配不上我所受的苦难。”——周国平《苦难的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17.
《江苏教育通讯》2009,(5):F0002-F0002,F0003,F0004
教师的幸福在哪里?在于人生价值的追求中。我们追求什么?一是追求提高学生生命成长的幅度,二是追求伴随着学生生命成长的自我成长。两者得兼,相量相伴,共同发展。双沟中学践行“优质服务。培育良知,长成智慧,自主发展”的理念,营造“尊重生命,关怀生命,启发自觉,促进发展”的课程和校园文化,师生体会着独特的幸福和尊严。  相似文献   

18.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说趋异也。"这是司马迁写给好友任安的一封信,这封信既向好友表达了自己的心曲,也阐述了其生死观。那么,司马迁的生死观有哪几方面的内涵呢?在《史记》中如何表现的?本文从下面的几个方面解读司马迁的生死观。  相似文献   

19.
幸福在哪里     
我是个任性的孩子,喜欢在幸福里穿梭——寻找幸福。但我更相信:幸福蕴涵于追求的过程中。柏拉图说:“无论是辉煌的成功还是悲惨的失败,人总保存有他的尊严。”这里的“尊严”,我理解,就是那份幸福。换一种说法:只有不在乎成与败而努力追求的人,才会有真正的幸福。陶渊明在归隐之后落个贫穷的结果,可他是幸福的,因为他有“悠然见南山”的怡然自得之乐。陆幼青写下《死亡日记》之后便自杀了,他说他已经体验了过程的幸福,可惜他没有延续这种幸福,而是以其作为离开的借口。  相似文献   

20.
幸福在哪里     
我们是任性的孩子,喜欢在幸福里穿梭———寻找幸福。对于过程与结果,幸福与追求,我更相信:幸福溢于追求的过程中。柏拉图说:“无论是辉煌的成功还是悲惨的失败,人总保存有他的尊严。”而这份“尊严”,我相信,就是那份幸福,那份无法预言的成功与失败,却能预言的快乐与追求的幸福。换一种说法:只有不在乎成与败,而努力追求的人才会有真正的幸福。陶渊明在归隐之后落个贫穷的结果,可他是幸福的,因为他有“悠然见南山”的怡然自得之乐。陆幼青写下《死亡日记》之后便自杀了,他说他已经体验了过程的幸福,可惜他没有延续这种幸福,而是以其作为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