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词源学也叫语源学,是研究词的意义和形式来源的学科。传统语言学中的汉语词源学,许多学者也习称“字源学”,实际上词源学与字源学二者是有区别的。人们最早用来探寻语源的方式是“声训”,先秦时代的著作中已开始使用,汉代声训被广泛运用于许多著作中。北宋“右文”说出现,为汉语词源学开辟了第二条道路。声训和右文说都有着不可克服的缺陷。清人从声义两个方面入手探究词源多所贡献,章太炎在他们的基础上建立起近代汉语词源学体系。  相似文献   

2.
曹莉芳 《考试周刊》2010,(17):33-34
针对《溪山琴况》中出现的“和”、“合”混用现象,本文从“和”况入手,借助词源学的相关解释,重点分析二者在审美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经典历史比较是以“一维度词源学”为核心、以“对应同构考证”为方法的历史比较.而“元历史比较”则是以“二维度词源学”为核心、以“相似同构考证”为方法的历史比较,它是笔者在博士论文中率先建构的.“元历史比较”较之于“经典历史比较”,有较大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黄了”一词义项的分析,根据相关性和相似性联想的思维逻辑,从词源学的角度追溯“黄了”的造词理据。本文认为,用“黄了”表示“荒了”是民俗文化及社会心理作用下的语言选择。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从词源学、心理学、人格结构的角度对毛泽东的人格精神基质--“虎气”和“猴气”作出阐释,同时,还尝试从古代人文传统和现实斗争环境两方面来探讨毛泽东人格基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对”、“副”、“双”是现代汉语里使用频率很高的量词,都有表示“成对”的意思,同时三者又存在着彼此相异的语义特征。本文着重从词源学和认知学的角度来对三者进行比较研究,以加深对三者语义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同源词”与“同义词”是词源学的两个基本概念,本文通过对一些例子的分析,辨析了这两个概念。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比较词源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汉语言文字和印欧语系诸语种中表示“家庭”和“婚姻”的字词的词源或字源进行跨语系的对比研究,揭示了人类社会精神观念演变过程中某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共同性,为确立比较文化词源学的理论体系和运用原则进行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词源学研究可使我们发本求真.维柯基于“真理即创造”之哲学基础,从词源学视角论述了他的人文教育思想:依循禀性而为之教育,调和感觉与理智之关系,促进身心和谐之教育以及重视道德之教育.它对现代的启示为:顺应儿童天性是教育之发端;培养创造力为教育之命脉;促进整体和谐称教育之核心;导向成人之果系教育之宗旨;涵育自我选择谓教育之精神.  相似文献   

10.
“话语”到底是什么,学界仍存在理解或表述上不一致的情形.涵义不确定不统一,必会影响研究的深入发展.本文从词源学的角度对“话语”一词进行溯源,并重点梳理其在哲学、语言学学科中的涵义及发展,并对“话语”、“语言”和“言语”的内涵进行辨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对“话语”的一些思考和见解.  相似文献   

11.
《金瓶梅词话》中的“陈四箴”时代,一说指嘉靖朝,一说指万历朝,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词源学”、作品内证、《金瓶梅》独特的艺术手法,以宋徽宗影射嘉靖帝等史实几方面,可证明“陈四箴”的时代是嘉靖朝而绝不是万历朝。  相似文献   

12.
从词源学、哲学、社会理论、社会学、现代化理论等五个方面对“现代性”概念进行语用清理,以及从整体性和时间观上反思这个概念,可见其内涵实在太繁杂、太宽泛了。“现代性”和“现代化”这两个概念有区别,前者内含有大大超过后者,而两者部分外延又相互重叠。中国的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同时,要充分意识到现代性反思的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3.
词汇习得是学习英语的基础,学习者经常被复杂的词汇来源所困扰,主要是英语词汇发展过程中流入了很多外来语。从词源学角度出发,追溯词汇的来源和发展,可以促进语言和文化学习的有效性。本文基于词源学理论,引入词汇词源学策略,研究其在英语词汇习得中的应用,以此优化学习者策略,提高词汇习得效率。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以降,米兰.昆德拉在中国的持续流行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文化现象,与此相伴生的是我们对其“媚俗”的误读与滥用。从词源学入手探讨“媚俗”的内涵与历史流变,以政治媚俗与艺术媚俗为中心,着重讨论其形而上意义,以便还原媚俗总是作为现代人类一种境况的真实面孔。  相似文献   

15.
从词源学角度追溯“语文”的含义,以索绪尔(F.de Saussure)的现代语言学理论为基础,探究学科本体的内涵,建构一个以语言和言语为内部因素的语文学科本体观;从这一本体观出发,明确语文学科的性质、主体内容以及目的、任务等根源问题。  相似文献   

16.
多学科视角下对德育本质的反思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冯文全 《教育研究》2005,26(10):11-17
德育本质问题是德育理论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可是长期以来, 我国德育理论界对德育本质的认识一直是比较混乱的,甚至是错误的。不少学者把“质”与“本质”相混淆,有的甚至把现象当本质。从哲学、逻辑学、词源学、语义学乃至教育学等多学科视角对德育的概念进行严谨的分析,才能深刻地揭示德育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对本体论的正确理解直接关系到对整个西方哲学的正确理解。但是,在我国,由于思维方式、语言习惯等方面的原因,对本体论仍存在着望文生义的曲解。因此对“本体论”译名的词源学考察,“本体论”的定义以及基本特征等方面进行探讨,有利于厘清“本体论”这一核心范畴的内在规定性。  相似文献   

18.
词源学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学中可将词源学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由于历史的、地理的、民族的各种原因,中西方教育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为了更深和更全面地理解这种差异,从词源学的视角分析,可以得出:中西方教育上的差异从二者对“教育”最初的不同思想认识上就已注定,即中国的教育多为“管束”,而西方的教育则多为“自由”。对教育最初的不同认识。使二者在人性假设、教育目的、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等方面表现出了不同的教育特点及其以后的教育走向。  相似文献   

20.
高职高专英语词汇记忆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词源学、语义学和词项的搭配方面来论述英语单词记忆法在教学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