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仔平 《广西教育》2007,(10C):30-30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三点确定一个圆; B.等弦对等弧; C.度数相等的两条弧相等; D.直径是弦。  相似文献   

2.
物理选择题中有些题的选项是“不确定”.选择的原因通常有两个:一是由于题目本身的条件不足而不能确定正确答案;二是由于所给的前几个选项太片面、太绝对,不能表达问题的全部和一般,因此选择“不能确定”项.现以有关参照物选择题中的三例“不确定”题来予以说明.[例1]在向东航行的船上,一人从船头走向船尾.站在岸上的人以地为参照物,看船上的人是:A.向东运动;B.向西运动;C.静止;D.不能确定.分析船上的人相对于岸的运动情况取决于船速与人速的大小.当V。>V。时,船上的人相对于岸向东运动;当、<v^时,船上的人相…  相似文献   

3.
《电工学》难点之析教广西陈名树处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确定重点和难点;二是如何对重点和难点实施教学.笔者就上述两个问题.从对机械类通用教材《电工学》(第二版)实施教学的角度.谈点体会。重点的确定和教学确定整部教材的重点.有利于教...  相似文献   

4.
学习物理时,加强解题训练是学好物理的重要方面.“练”要有选择,有目的,更要有技巧.笔者认为“练”有三个目的:一是对学过的知识内容进行检验;二是完善、巩固新知识,使之及时消化、吸收;三是检验吸收的同时促进智力发展,形成能力.三者之中,前两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怎样通过最简单的手段达到最好的目的呢?笔者认为,在平时习题训练中要培养这样的习惯:解题之后要三思.  相似文献   

5.
探究性问题由于既能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造能力,又能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解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一直以来倍受各类考试命题者的青睐.探究性问题的题型很多,散见各科书刊中,本文将着重介绍最常见、常考常新的两种题型:一类是结论不确定的问题,这就是常说存在性问题;另一类是规律探究性试题.  相似文献   

6.
2003年9月徐州市市区进入课改实验,一学期结束了,期末考试如何进行.成为师生关注的焦点.为此,我们抓了三件事:一是组织学习有关评价的理论,统一认识;二是确定可行的操作方法;三是对新的考试方式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
脑筋急转弯     
1.什么鸡不会有翅膀?2.什么东西人们都不喜欢吃?3.人们常说的三个字是什么?4.做了什么事,知错却不能改?1.田鸡;2.当然是“亏”了,谁都不愿意!3.不知道;4.答错题,刚把卷子交上后。脑筋急转弯@萧潇  相似文献   

8.
笔者担任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常叹学生朗读能力之差:有的学生朗读时结合巴巴,词不成句,句不成调,让人“不忍耳闻”;有的好一些,但也是干巴呆板,了无生气,味同嚼蜡;能把话语的思想感情之细微处较好地表现出来的,很少。笔者于是深感高中语文 课也必须重视朗读教学。  相似文献   

9.
第一部分知识要点圆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五部分;一是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二是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三是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四是正多边形与圆;五是点的轨迹.其中前三部分以及和圆有关的计算问题是重点,特别是第一、二部分,是整个内容的基础和核心,一定要牢固掌握.关键是要学好国的有关性质且能灵活应用.一、圆的基本概念与基本性质.1.圆的基本概念(1)定义在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会叫做圆.定点叫做国心,定长叫做圆的半径.(2)确定圆的条件①半径和圆心;②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3)弧圆周上任意两点间的部…  相似文献   

10.
对六年级一节“探究活动”课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家礼 《数学教学》2005,(10):15-17,49
根据工作安排,笔者在八一中学上了一节公开课,内容是上海版二期课改新教材六年级《数学》第一册(试验本)第一章:探究活动(二)一将一个分数拆为几个不同的单位分数之和.选择这个内容有两点考虑:1.这是新课程标准确定的专题研究内容,笔者想作点探索;2.探究活动的教学是一个新课题,笔者也想作点尝试.  相似文献   

11.
与三角形有关的分类讨论问题,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一是由于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不确定而进行的分类;二是由于三角形的形状不确定而进行的分类;三是由于等腰三角形的腰与底不确定而进行的分类;四是由于相似(或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或边)不确定而进行的分类.我们在解题中应仔细分析题意,挖掘题目的题设、结论中出现的不同情况,然后采用分类思想加以解决,在解题中才不会出现漏解的情况.下面我们就以上四种类型例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我们知道,相关研究一般不能确定两个变量A、B之间是否为因果关系,这是因为有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之间可能有三种解释:(1)A是B的原因或是一部分原因;(2)B是A的原因或一部分原因;(3)A和B是未被测量的第三个变量的原因(结果)或是一部分原因(结果).因此,要确定两个变量之间是因果关系,应当寻求另外的方法.实验研究就是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教学策略在历史上是各派教育心理学家所共同关注的问题,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为教师制订和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了理论武器,本文就认知理论的最新发展对教学策略有较大影响的问题作个初步的讨论.一.教学策略对于教学策略,有着许多不同的理解和看法,笔者认为教学策略是教学系统的决策和设计,这种看法比较宏观而全面地揭示了教学策略的内涵.教学策略作为一种教学的系统决策,它的操作内容包含有: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模式、方法的确定;教学策略的调控这三个方面.而且对于教学策略的提法不同于教学原。则、方法等,主要在于它有教育…  相似文献   

14.
圆复习训练     
赵素乾 《数学教学通讯》2006,(3):54-64,F0003
第1课时 基础闯关 1.选择题: (1)有下列4个命题:①圆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②三点确定一个圆;③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④圆心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弧的度数.  相似文献   

15.
虞德 《中学理科》2005,(4):27-27
带电粒子垂直进入匀强磁场.在洛仑兹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多年来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不少学生感到无从下手,其实这类问题解答有三个要点,即确定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轨迹的圆心、半径和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若圆心、半径、时间都能确定,则问题就不难解决.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简单介绍确定圆心、半径和运动时间的方法,并结合例题说明其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直线与平面垂直是整个立体几何问题的枢纽,它不仅是线线关系和面面关系的中间环节,而且在有关距离和角度的计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距离都可转化为点线距离和点面距离,在计算前关键是确定垂足;求线面角时,常采用“射影转化法”,求作二面角的平面角时,常运用“三垂线定理法”,而这些与垂足的位置的确定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的确定性”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确定的根据,根据是统一性的、普遍性的理由;二是从根据发展出来的内容.这个内容包含着据以存在的根据,或者说。这个内容是从根据发展出来的一种样式。具体地看,教学内容的确定性究竟是什么? 现代课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课程标准、课程规划、教材、教学等环节.因为前三个环节是教学的基础.笔者仅从前三个环节比较分析美国英语课程与中国“语文”课程的确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从近三年高考题谈高中物理总复习四川省双流中学夏贻勤纵观近三年的全国高考物理试题。都完全符合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和高考说明,既无超纲题.又无怪题、偏题;既考查知识.又考核能力;既使试题易、中、难比例恰当、稳定,又使试题情境新颖.设问灵活,笔者认为.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9.
判断数列中某三项是否成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问题,是一类常考常新的问题.此类问题常假设满足条件的三项存在,再由假设结合已知条件进行推证.如果推证过程没有矛盾,则假设成立,满足条件的三项可求出来;如果推理过程中出现矛盾,则假设错误,符合条件的三项不存在.在解答过程中,利用等差中项或等比中项定义,能较易得出关于正整数的不定方程,难点在于选择合理的方法处理不定方程,得出正确的结论.而处理不定方程的策略主要有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整除性质、等式左右两侧奇偶性、数列的单调性和函数值域及利用有理数的性质等策略.本文结合具体实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20.
给你一道因式分解题,你如何选用适当的分解方法呢?这里,向同学们介绍”一提、二者。三改变”的办法.“一提”是指首先考虑提取少因式,这是因式分解的最基本的方法;“一二看”是指看多项式有几项,从而确定分解的方法;“‘三改变”是指有些题目不能直接应m常规方法分解,这时,只要先对原题稍加变化.改变结构,便可迎刃而解.下面着重对二、三加以!刚述.一、根据多项式的项数确定分再方法1.两项的情况这类问题可考虑应用平方差公式或立方和(差)公式分解因式.例1分解因式:x‘-).解原式一(x‘+y勺(X‘一、卜一(X>y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