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高校师生关系中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雷伟 《教育探索》2008,(10):25-26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高校师生关系也面临新的挑战。目前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问题是:师生交往减少,师生关系淡漠;师生交往落差加大,学生失落感增强;课堂单向灌输多,师生平等沟通少;师生互信程度降低,师生关系面临危机。这些问题的成因主要有学校外部环境、教师、学生、学校等四个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合作型师生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作型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合作的关系,是以师生间的合作为核心的新型师生关系。合作型师生关系具有平等性、共创共享性、非强制性的特征,为了保证合作型师生关系的实现。教师必须自觉消解教师权威,以学生为本,在理解的基础上接受学生,师生在课内外积极交流、沟通,学习中共同探究、共同体验,最终实现师生素质的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3.
对话与心声:师生关系的应然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生活世界是一个对话的世界,人的个性、主体性在对话中得以存在与维护;人的未完成性、平等性和差异性在对话中得以尊重、承认与彰显。在当前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对话型师生关系与独白型师生关系分别是应然的与实然的师生关系。真正的师生对话是显现、传达师生的“心声”,并融合师生间“心声”的过程。独白型师生关系有必要也必然向对话型师生关系转化。  相似文献   

4.
师生“有间”议○白菊敏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一直为许多人所倡导。笔者认为师生关系应该“有间”。师生关系不同于亲情和朋友关系,但教师对学生却要有亲情的爱护和朋友的知心,这就决定了师生关系与其他一般关系的不同。师生“有间”,间在教师的权威意识。师生有情,情...  相似文献   

5.
一、建立开放的师生关系是师生互动交流的前提教师要设计开放的课堂,必须有学生的积极参与,而要学生主动大胆地参与,教师必须保持轻松、自如、开放的心态。因此,建立开放、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师生互动交流的前提。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立开放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6.
布贝尔曾说过:“具有教育效果的不是教育的意图,而是师生间的相互接触。”可见师生关系是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师生关系是由师生的行为因素、认识因素、情感因素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其中任何一种因素都会影响师生关系,最终不同程度的影响教学效果。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因此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克服自己的思想和知识局限,作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新时代呼唤师生关系突破传统,实现重构,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新模式——"师生共同体".当前,校园师生关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师生关系事实上的不平等、不民主依然存在;便捷的网络社交方式降低了师生面对面交往意愿;师生间不和谐现象有增无减;师生共同学习成长意识淡薄.建构"师生共同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建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减少网络依赖,促进师生交往;教师持续改善,促进师生和谐;密切师生沟通交流,实现共同目标.  相似文献   

8.
师生关系是教育大厦的基石。无论是理论定位,还是现实状态,传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都更多地体现为一种不平等性,其实质是一种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以人为本”的教育必然引起师生关系的一场革命,即由人与物的关系,变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交往的师生关系,在师生交往中,教师与学生都是教育主体,教师和学生都以平等的,开放的,真正的人出现在教育活动中,师生交往是师生之间的对话行动,对话既是教育形式,又是教育情境,师生交往是一种共同实践活动及交互作用,师生互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影响,共同成长,师生交往是一种双向理解,理解是人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9.
徐冲 《山东教育》2005,(7):29-30
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普通、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它对教学效果,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社会能力和创造性品质的形成,对教师工作的愉悦感、成就感的形成等有着很大的影响。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完成这一场变革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设。师生关系在师生交往中实现,课堂则是师生交往的集中时空。  相似文献   

10.
以师生关系为主的学校人际关系的和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备条件。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在学校里几乎所有的活动都是离不开师生参与的,离开师生的任何一方都是不能成立的。现代教学论特别强调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师生双方在知、情、意、行等方面是交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教师与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两个要素,因此师生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育的过程和结果。在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影响下,我国中小学校里的师生关系长期以来大都是停滞在“授—受”关系上,师生间往往缺乏双向的情感交流和平等的合作沟通。这种师…  相似文献   

11.
教师与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的角色影响着师生关系的性质与发展状况。经过调研发现,传统师生关系在高校课堂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为"师生权利主体单向化,二者权力结构失衡;师生间缺乏平等对话,教学冲突突出;师生角色定位失衡,教师与学生交往不平等;教学方法单一,师生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沟通"。这需要在权利视域下对高校课堂师生关系进行重构,即"实现师生权利主体的双向化,平衡二者权力结构;倡导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化解教学冲突;重新定位师生角色,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探究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  相似文献   

12.
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与基础。良好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搞好教学管理及学生良好性格形成。目前我国师生关系中还存在学生主体地位缺失、功利化色彩浓重、师生冲突不断升级问题。为此应借助心理咨询,缓和师生关系;提升教师素养,改善师生关系;转变教师观念,重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3.
师生关系作为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直接关系到学生成长和教育质量。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的愿望,也是教育改革的需要。通过对目前中等师范学校师生关系现状的调查分析,发现中师学校师生关系的主流是好的,但也确实存在教师的民主意识欠缺、师生之间交往不多、师生情感距离扩大等一些不能回避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的途径应是:教师要积极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增进学生的信任感;学生也要严格要求自己,尊重、理解教师;学校应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  相似文献   

14.
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败。本文从合作学习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出发,分析了传统师生关系在合作学习中的转变,有针对性地提出构建和谐师生合作的对策,以促进高职院校合作学习中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5.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其情绪状态对学生、课堂教学乃至师生关系具有重要影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愤怒、悲伤、厌恶等消极情绪通过多种行为方式作用于学生,引起学生的负性情绪体验,阻碍双方的沟通交流,威胁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所以树立教师正确的观念、提高教师觉察和调控自身情绪的意识及能力成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论以人为本的大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倡导以人为本的大学教学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外在压力使然,也是大学教学的内在诉求.以人为本的大学教学面向全体教师和学生,能够体现和挖掘学生的主体性,展现教师的教学个性和学生的学习个性,注重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焕发教师和学生的生命活力.当今的大学教学,必须以和谐民主互动的师生关系为基础,通过全面的教学目标、适切的教学内容、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平等的师生关系实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7.
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实效的获得。当前我国大中小学校园内师生关系出现不和谐之音,师生冲突事件时有发生。自由市场主义思想侵蚀、人本主义思想泛滥、评价考核方式不当、信息化网络化影响以及学校自身问题等是造成师生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改善紧张师生关系需要从教师威信自我救赎、重建教学关系、改进管理制度以及坚守育人文化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8.
师生关系贯穿学校教育活动全过程;新课程改革呼唤相互支持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构建相互支持的师生关系中应该起积极作用,要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有效的互动技能,构建相互支持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9.
基于媒介嬗变的视角对师生关系进行考察,发现媒介技术影响甚至决定着师生关系的模式,媒介的技术特点及其文化特征促成了师生关系的不同形态。口语作为交流性技术,其文化属性决定在口传媒介环境下师生交往模式表现为双向互动规律,师生关系具有亲密性、平等性的特点。文字印刷媒介的隔离性削弱了教学过程的情境创设条件,而“专家系统”的诞生使得师生间呈现出权威性、等级性的社会关系,师生交往模式以单向交往为主。电子媒介技术使教学空间分化为在场教学空间和缺场教学空间,并建构出师生关系的新形态。此时学生的主体性不断增强,“定制化教学”成为常态,师生交往方式回归主体间双向互动,师生关系逐渐趋向为平等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育技术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现代学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及教育过程的改革与发展。在网络环境中,虚拟社区技术、视频点播系统、网络多媒体教室的广泛应用,使师生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和谐师生关系”作为网络社会中师生关系发展的终极目标和根本出发点,师生社会关系、师生教学关系和师生心理关系都在传统师生关系基础上发生了深刻变化,和谐师生关系促进策略是内化尊重教育理念、营建和谐教育文化、体验和谐网络课堂、寻求师生共同发展、坚持过程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