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爱情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领域,也是每一位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都要面对的人生课题。"恋爱"是与"爱情"时常相伴的一个概念,与"恋爱"、"爱情"相关的"性"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长期以来,高校对于大学生恋爱问题大都持有两种"极端"态度,偏离了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实际需要;"性"的禁锢和封闭以及性教育的落后,使大学生对"性"产生了极大的神秘感,受大众传媒的影响所获得的既不科学又零碎的性知识,往往导致他们用这些错误的理论去指导实践,由此产生的心理矛盾冲突或不正当的性行为,严重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正常学习生活。提升大学生恋爱观教育,要在观念层面上,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价值观;在生理层面上,加强性知识教育,提升恋爱的层次和品位。  相似文献   

2.
医学生婚恋观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二年级医学生的婚恋观的现状,以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和教育。方法——采取自行设计问卷,现场匿名独立填写,应用SPSS11.5软件统计分析。结果——恋爱是大学生活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性观念宽容、开放与谨慎、保守并存;医学生择偶观较为理性;对待婚姻的态度严肃认真,有较强的责任感。建议系统的婚恋观、性爱观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妥善处理好恋爱与学习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恋爱问题上的责任感教育;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对大学生的性观念和婚恋心理加以正确引导;婚姻家庭教育前移,加强学校、家长、教师的紧密配合。  相似文献   

3.
魏雪 《考试周刊》2009,(51):204-206
本文通过自编《大学生婚恋观调查问卷》,对长春市400多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结果53.5%的大学生正处于恋爱中或以前有过恋爱经历,60%的学生在恋爱中追求天长地久,但只有不到50%的学生打算与大学时代的恋人结婚。不论男女,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家庭和事业同等重要,而且不维系没有爱情的婚姻,对性持较为开放的态度,对在校结婚学生基本持否定态度,并得出结论:大学生的婚姻观较为积极乐观,性观念逐步开放,要加强大学生婚恋观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和性观念,旨在了解大学生的婚恋观和性观念,为大学生婚恋观教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对池州学院女大学生性心理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做了深入分析,从性知识、性经验、性观念等角度,分析出女大学生存在性知识与性经验脱节、恋爱行为日趋开放恋爱心理却不成熟、现代观念与传统意识相冲突、性别角色观念理想与现实差距大、性行为尺度不当、性道德滑坡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迅速变迁着的、走向现代化的社会里,人们的思想观念乃至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于处在高文化区的大学生来说,冲击最为突出地表现在性观念以及恋爱择偶方面,如大学生恋爱现象的普遍性与"跟着感觉走"的盲目性、情感表达的浪漫性与婚姻价值观的现实性、性观念的开放性与性态度的矛盾性等。高校应从人格教育的角度定位性教育。性教育从本质上讲,是塑造健全人格的教育。推进同伴教育,实现有指导的朋辈互助,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层随机选取了韶关学院500名大学生作为此次调查对象,从大学生恋爱价值观、恋爱道德观、性观念、恋爱中大学生基本情况等方面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恋爱价值观与道德观比较理智,性观念较为开放。性观念上男女大学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男大学生的性观念更加开放,性观念的开放程度随着年级的上升而递增。  相似文献   

7.
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层随机选取了韶关学院500名大学生作为此次调查对象,从大学生恋爱价值观、恋爱道德观、性观念、恋爱中大学生基本情况等方面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恋爱价值观与道德观比较理智,性观念较为开放.性观念上男女大学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男大学生的性观念更加开放,性观念的开放程度随着年...  相似文献   

8.
调研当代女大学生的婚恋观发现,恋爱追求及时行乐,关注过程,轻视结果;择偶条件深受拜金主义影响;性观念开放,性行为轻率,对他人类似行为宽容;网恋态度理智中存有幻想。为此,高校应加强女大学生的婚恋观、性道德观、健康观、成才观等教育,进一步提高女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对未来人生的信心;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陶冶女大学生的情操,升华其亮丽的人生。  相似文献   

9.
在恋爱关系中,任何过度的控制或攻击行为,包括言语、心理、肢体、性关系等暴力,都可以称为恋爱暴力。目前我国大学生恋爱暴力具有普遍性、隐蔽性、多样性、相互性、严重性等特征,大学生恋爱暴力主要由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缺乏应对恋爱暴力的方法、恋爱心理健康问题、大学恋爱教育落后等因素所导致。学校应该通过开展性别平等教育、提供恋爱暴力应对方法指导、加强恋爱心理健康辅导、推行大学恋爱教育等途径积极防治大学生恋爱暴力。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性观念调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大学生性健康调查问卷》地541例大学生进行了性观念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性观念的主流还是应该肯定的,但在某些性问题的看法上,反映出 观念的多元化倾向和男女大学生的性观念存在一定的差异。荼者应正视生性观念问题并积极引导,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大学生恋爱问题是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对高职院校女生关于恋爱现状、观念、行为、与性行为、与经济、与社会的关系等进行了考察,旨在对女大学生情感问题的真实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帮助其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及他人,并树立自信;注重恋爱道德的教育和恋爱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恋爱挫折。  相似文献   

12.
闫莉玲 《文教资料》2011,(28):220-223
当代女大学生的婚恋观发生了明显变化。恋爱追求及时行乐,关注过程,轻视结果;择偶深受拜金主义影响;性观念开放,性行为轻率;网恋态度理智中存有幻想。高校应从"三观"教育、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成才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几方面,多渠道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婚恋观教育。  相似文献   

13.
面对"恋爱是大学生活的一部分"这个事实,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去引导、教育、帮助。高职院校必须主动关注大学生的恋爱生活,通过理想信念教育、恋爱观普及教育、个体化辅导、网络咨询、恋爱挫折干预等方式,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恋爱观念和恋爱行为,疏导恋爱矛盾和纠纷,引导大学生客观、冷静、正确地审视自己的恋爱状况和恋爱观念,从而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思想的日益开放,在大学校园随处可见情侣身影。大学生恋爱具有普遍化、公开化和低龄化的特点。伴随着大学生恋爱愈演愈烈,许多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引导大学生理性认识恋爱、性和婚姻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念,成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最大工作挑战。本文旨在通过对大学生恋爱观现状及其引导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探讨,希望能为大学生恋爱引导教育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中部地区不同类型、层次20所高校在校本科生恋爱伤害状况的调查显示:复杂多样的恋爱动因,家庭、学校对学生恋爱引导缺失,以及情感心智教育、性教育角色责任的缺位等,导致高校大学生恋爱出现较多伤害,且受伤害人数比例较高、程度较重;大学生性观念、性行为与恋爱伤害有显著相关性;大学生恋爱创伤征象具有外显性,高校恋爱伤害恶性事件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可预见性和可控制性.家庭、学校、社会应承担起大学生情感心智教育、性教育的角色责任,有效控制或规避大学生恋爱伤害现象.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心理问题突出反映为与升学和就业有关的心理问题、与网络生活有关的心理问题、由恋爱问题所引发的心理问题、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冲突等四个方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针对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新特点,在观念上、组织上、方法上切实转变,才能取得一定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7,(68):180-181
由于女大学生在爱情中扮演着特殊角色,对女大学生爱情观的综合研究,以及如何对其进行心理引导,对当代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某高校286名女生的问卷调查,得出他们在恋爱观、性观念以及对恋爱中价值观的看法,总结95后大学女生在恋爱观上存在的问题,进而试图探讨女生恋爱心理教育途径,希望为大学生德育尤其是女生团体教育提供一个合理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大学新生恋爱观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恋爱观调查》问卷,抽取某大学部分新生为研究对象,针对恋爱现状、恋爱动机、择偶标准及恋爱中性观念等问题进行调查。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大学新生恋爱观教育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高校学生谈恋爱现象渐趋普遍,但在恋爱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在恋爱中过分强调自我,忽视恋爱责任;恋爱过程随意性大;恋爱至上现象增加;两性关系随便,对"婚前性行为"持宽容态度等现象.大学生恋爱观上的偏颇既有个人因素又有社会因素.本文认为解决以上问题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坚持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协调一致,使三者形成合力,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恋爱观以及道德观教育,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恋爱观念.  相似文献   

20.
当代女大学生的婚恋观受我国传统观念和西方开放意识的双重影响,她们对待恋爱较理性,在择偶标准上兼具传统性和时代性,她们的性观念日趋开放,同时她们重视家庭,并希望兼顾家庭与事业。调查也显示,女大学生的婚恋观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有待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