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战初期,中共领导的人民武装实行了由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的军事战略转变,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抗战爆发后,由于面对敌强我弱、华北空虚的新情况,1935年12月,中共提出“把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结合起来”,强调游击战的重要性,不再突出阵地战、运动战。以此为起点,开始军事战略的转移,随后相应地进行了初步的军事部署,即八路军开赴晋北,以此为根据地,向察(哈尔)南、热(河)南、冀(河北)东发展。此后随着战局的变化,又做了一些调整。中共的战略转移和军事部署都是成功的,奠定了华北敌后抗战胜利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东北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最重要的战略根据地,也是国民党最早遭到军事失败的地区,而且,国民党在东北地区的失败引发了其在整个陆的崩溃,国民党在东北的众所周知,其原因除了国际因素-苏联的影响外,国民党自身在政治战略,军事战略,战役指挥,战术指导等方面也犯怔一系列的错误,由此也说明了国民党失败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贯彻新是期军事战略方针,加强军队质量建设,条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实现我军建设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  相似文献   

5.
周瑜的军事战略路线体系内容完整而脉络清晰,周瑜军事战略路线集中体现在他的军事战略计划中,周瑜军事战略路线的形成与发展分为产生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周瑜军事战略路线的内核是提出了中国古代社会中"尧舜禅让"、"少康中兴"和"汤武革命"等三者之外的第四种建国理论——"汉高创业"的政治模式,建构了一种以秦岭-江汉-江淮一线为界、守可以中分天下、攻可以全取天下的军事战略行动模式。周瑜军事战略路线的这两个思想基点对三国之后的中国古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周瑜的军事战略路线体系内容完整而脉络清晰,周瑜军事战略路线集中体现在他的军事战略计划中,周瑜军事战略路线的形成与发展分为产生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周瑜军事战略路线的内核是提出了中国古代社会中“尧舜禅让”、“少康中兴”和“汤武革命”等三者之外的第四种建国理论——“汉高创业”的政治模式,建构了一种以秦岭-江汉-江淮一线为界、守可以中分天下、攻可以全取天下的军事战略行动模式.周瑜军事战略路线的这两个思想基点对三国之后的中国古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延安时期中共基层组织建设是中共在局部执政时期的重要“治党”举措,在坚持党的组织建设基础性地位的同时,通过重视中共基层组织队伍建设、健全中共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和严肃中共基层组织纪律要求等路径,对维护中共团结统一和促进革命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支撑。 因此,对这一时期中共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史实进行系统梳理,能为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提供丰富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8.
军事战略是对军事斗争的准备和实施进行全面的筹划和指导,对国防和军队系统及其作战在一定时期产生全面的影响。为应对国家发展出现的新的安全威胁,新世纪中国军事战略的视野正加大前瞻性,眺望科技发展前景,向多领域、多层面、全方位拓展,以及超越传统的"防御"思维框架等看法,以增强军事战略的引领功效。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和高技术向军事领域的迅速扩展,使人的自觉性、主动性在未来军事战争中的作用更为突出.因此,立足于世界军事发展的新趋势和军事战略全局的新高度,推进军校教育新发展,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是当今军事发展对军校教育发展提出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一、发展我军继续教育势在必行 21世纪的前20年,是我军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我军建设将在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实现这一跨世纪宏伟规划和目标,最重要的是建设一支能站在新时代发展前沿、驾御和打赢高技术战争的知识型、开拓型、复合型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1.
中共提前确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2年9月中共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改变了其一贯的关于革命转变的设想.这固然是当时国内形势迅速发展的结果,同时也与国际环境尤其是苏联的影响密不可分.中共在国内建设上需要苏联的援助,而苏联对中共当时的新民主主义政策感到不满.中共在作出这个重大决策的过程中,明显受到了来自苏联方面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初期国共两党军事战略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进行的。国民党标榜,抗战一开始,就自觉执行持久抗战的军事战略。历史的真实到底如何?国民党所谓的持久战略包括哪些内容?国共两党的持久军事战略又有什么区别?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3.
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挺进华北开辟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将触角延伸至华北乡村社会。在此过程中,中共将土地问题作为发动农民阶级参加抗战的核心指标,减租便成为中共解决抗战时期乡村关系的重要途径。在减租过程中,地主与农民为了各自的利益恩怨纠葛,但根据地政府及中共基层干部在调解双方各种关系中竭尽所能。纵观减租之发展轨迹及中共干部的角色调试,显示出中共基层组织向乡村社会延伸,并将农民纳入中共意识形态的革命路径。农民阶级开始登上乡村社会之政治舞台,传统农村"精英"逐渐丧失原来的强势地位,乡村社会在打破固化的轨道中开始向现代乡村模式转型。  相似文献   

14.
解放战争时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全面丰富时期,研究这一时期毛泽东的军事战略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时期,中央军委、毛泽东及时地制定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作战方针,指导我军相继进行了三大战役决战,这些战役,在中外战争史上是罕见的。本文仅就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毛泽东的军事战略思想作一点探索。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指导,紧紧围绕培养高层次应用性人才,实现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的必然性以及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规律和素质结构进行了研究。结合潜艇部队实际,提出转变观念、突出应用、瞄准任职、完善制度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军事战略的调整会直接影响国家军事力量的发展方向,进而影响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本文旨在从中国思维的视角对美国军事战略及调整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7.
汤革夏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关于这一战争及其军事战略思想,史学界向有涉及,但多以文献材料证之。从豫西地区的考古新发现,特别是二里头遗址和郑州商城遗址发现的反映这一战争的考古实物,帮助廓清历史迷雾。以历史文献整合考古资料,从四个方面论证了商汤灭夏战争胜利的军事战略思想。从天下大势看,商汤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之利;从战略战术上看,伐夏战争措施得当,采取的是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方针;从战前动员的效果来看,统一思想,赏罚严明,使得将士用命,上下一心;在实际的军事行动上,东联东夷,联合对夏战争。最后商汤一战而胜,夏灭商立,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8.
从黄花岗起义看黄兴的军事战略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兴是我国辛亥时期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他戎马一生,在同盟会发动的数次武装起义中,亲自策划领导了八次,尤以广州黄花岗起义最具代表性.这不仅仅因为黄花岗起义为武昌起义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军事战略基础,同时这次起义也充分显示了黄兴杰出的军事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揭示1945-1949年苏联对华政策转轨的历史拐点,探讨苏联从同国民政府结盟转向同中共领导的新中国结盟的根本动因。二战末期及战后初期,为了确保苏联在远东地区的战略利益,斯大林同国民政府签署了同盟条约。其后,随着国际与中国国内局势迅速出现重大转变,斯大林开始将中共视为其实现对华政策目标的工具。尤其是在1946年5月,苏军自中国东北撤退后,斯大林开始在这一地区向中共提供有限的非公开的援助,对中国内战局势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到1949年初,由于中共革命胜利前景的日益明朗,以及毛泽东向苏联"一边倒"的强烈意愿,斯大林开始放手支持中共夺取全国政权。至此,苏联对华政策发生了根本转轨。基于对上述三个阶段的分析,本文认为,苏联与中共结成同盟的根本动因是现实利益而非意识形态,中国内战及其结果导致了亚洲冷战格局的形成而不是相反。  相似文献   

20.
现代战争形式正在向高技术化方向发展,空军在未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日益突出。发挥空军作用的决定因素是飞行员。培养高质量的飞行人才,离不开飞行院校。因此,飞行学院如何加强飞行学员高技术条件下作战知识的教育,是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深化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此,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要进行立足现有装备战胜敌人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