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妙用太平气     
袁康就 《武当》2010,(5):46-47
炼气功的朋友应该听过“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这是五代陈抟(即陈希夷)教人炼内丹(今人称气功)的金句。然“精气神”三个连字,源出于东汉的一部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  相似文献   

2.
路迪民 《武当》2024,(1):17-21
<正>(接上期)二十九、玉女穿梭式许师云:“敌以拗手从后方侧面击来,即回身以拗手傍缠敌腕,随进顺步,以顺臂上掤敌臂。伸拗手击敌胸腋。”谨案:凡遇对面敌手高来即掤之,以他手击其胸部。如由侧方来手,则应先傍缠耳。设左手搂扣敌顺手,而右步在前,以右手击敌右鬓。敌若以左手横推吾臂,即进左步扣敌右腿,以左臂向左斜上方掤敌臂,以右手击敌胸胁或推掷之。  相似文献   

3.
孔德 《武当》2014,(10):47-48
(接上期)第六十七章天下皆谓我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日慈,二日俭,三日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释解】渎《道德经》第六十七章,若不加揣摩分析,你就会产生一个困惑,或者造成一个误解。这个关键之处就是本章句中所用的“我”字,特别是开头一句“天下皆谓我大”所用的“我”字。  相似文献   

4.
“拗手瓜”俗称“掰手腕”。也许您还记得斯塔隆主演的电影《飞越巔峰》里精彩的“拗手瓜”大赛吧,正是这部影片推动了拗手瓜运动的发展。世界拗手瓜协会(world Arm Wrestling Fedration)的会员数目骤然上升,印度、苏联、泰国和墨西哥等国相继加入,使会员国达42个之多。曾在影片《飞越巔峰》中担任客串角色的英国拗手瓜协会主席梅亚斯先生,去年在英国举办了首届拗  相似文献   

5.
桂村夫 《武当》2010,(3):35-37
在前面我们仅仅具体指出,陈鑫在《图说》中将“白鹅亮翅”和“搂膝拗步”划归为“第三势”,说成根据易经八卦之理而划分是胡说八道。其实,陈鑫将陈氏太极拳六十四个“拳势”(应为“拳式”,笔者注)分作“十三势”,全说成是依据易经八卦之理,不仅是胡扯,而且是别有用心的。  相似文献   

6.
单留 《集邮博览》2011,(4):81-83
我国2500多年前成书的《诗·大雅·早麓》中有句:“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这里鸢(音同“渊”)是一种猛禽,俗称老鹰。其尾羽较长,在天空中飞翔时,尾羽并排展开,就像诸葛亮的羽毛扇(图1)。  相似文献   

7.
钱良  宋晓辉 《精武》2009,(12):47-47
很多太极拳习练者对于陈氏老架一路中“上三步”(也称拗步)的学练感到困惑,初学常有“顺拐”的感觉。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对“上三步”的攻防含义不太理解,大师们的专著中对此动作的用法介绍很少,偶有讲解,也不尽详细,给此式的教与学带来一定的困难。本人对该动作的用法提出一种解释,且非常容易理解。实践证明,对该动作的教与学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8.
体育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性特征往往得到较充分的体现,加以开放的学习环境、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像打闹、吵架等干扰课堂秩序的事便时有发生,迫使教师不得不采取强硬的措施,以制止事态的发展。因为这时若慢条斯理地给予循循善诱,将会延误时间,影响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若采取硬措施,难免违背教育规律,而采取过激行为,致使“肇事者”会怀恨在心,即使口服心却难服,如果发展下去,势必造成师生之间的对抗情绪。此时,教师若能及时采取“拗救”措施,情况将大为改观。  相似文献   

9.
白白 《新体育》2013,(2):60-63
伦敦奥运会游泳馆。就要上场比拼1500米自由泳了。正在做准备活动的孙阳面前,出现了一个穿着澳大利亚队服的精瘦老头儿。老头儿让中国游泳队的科研组长陆一帆教授做翻译,支队孙杨讲了三句话——第一句:“你肯定是最棒的!我全都看过了,没有一个人能喝上你的洗脚水的(泳坛习语,即比赛中别人的头位都到不了你的脚位)!”  相似文献   

10.
石含信 《中国钓鱼》2005,(11):61-61
我的老家在清水江的上游源头河边,每年的“端午节”前后,农历五月初五(当地称小端午)至五月十五(称大端午)期间,都是要下大雨涨洪水的,即称“端午水”或“磨刀水”。我们的家乡有这样两句民谣:“你不送我磨刀水,我就不给你晒龙衣”。其典故是说:三国蜀汉名将关云长,每年的端午节这一天都要显灵下到人间来磨他那把青龙偃月刀,如果不下雨,不涨洪水,他的刀就磨不成,他就会动怒。  相似文献   

11.
鲁平 《新体育》2011,(4):24-28
《灌篮高手》中,安西老爹有一句名言:掌握了篮板的人,就掌握了比赛!热队总裁“神算子”帕特·莱利,在执教湖人时有一句警世名言:如果抢不到篮板球,肯定夺不了总冠军!保持着NBA单场篮板球最高记录(55个)的“大铲车”张伯伦,对篮板球的观点是:篮板永远比得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张立成 《精武》2004,(4):41-41
习武离不开功力训练。大凡练武之人,应该听说过这样一句武训: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然而,真正能领悟这句武训的人却少之又少,这是为什么呢? 让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技”与“功”之间的关系。“技”指招法、拳技,“功”即指功力、力量。功力包括爆发力、耐力。如果你练习内家拳,功力主要就是指内力。  相似文献   

13.
黄庭坚有一首小诗。诗曰:“百疴从中来,悟罢本无病。西风将小雨,凉入居士径。苦竹绕莲塘,自悦鱼鸟性。红妆倚翠盖,不点禅心净。”这首诗中的“百疴从中来”即“百病都从心里来”一句,和诗中的“悟罢本无病”一句,皆极有分量!换言之,心中无病是最重要的,而且,只要心中无病,即使真的有了病也能因心境极好而迅速痊愈!尤其引人关注的  相似文献   

14.
读者办刊     
《中国钓鱼》是中国钓鱼人的。 每每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总要想起那句:“中国是中国人的。”虽然没有那样的一种深沉,却有着那样的一份感动。 如今这份感动又藏在钓友们寄来的千余封“2000年读者调查表”中。 或千言万语,或片言只字,读者写的,是教我们如何把杂志办得更好—— 定位——“《中国钓鱼》是广大钓友的良师益友。”(湖南株洲李学保)。 特点——“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文化性、专业性、存阅性、系统性”(西安刘存常)——“质量好,内容丰富,文图并茂,价格合适”(黑龙江绥化马金才)——“文章过得硬,季节抓得…  相似文献   

15.
刘丽文 《收藏》2006,(3):64-65
瓯窑位于浙江省温州一带,此地古属瓯越地,史称“东瓯”,故瓷窑称瓯窑。瓯窑创烧于东汉末年,到元代即衰亡。晋代潘岳的《笙赋》中有“披黄苞以授甘,倾缥瓷以酌酃(ling)”之句,所指“缥瓷”可能就是对瓯窑青瓷的赞誉。  相似文献   

16.
《精武》2008,(12):35-37
问:有人爱讲“拳无好坏”这句话。也有一些人认为这是一句套话,人云亦云,韩先生对此有什么看法?答:一二百年前的武术是否可称“拳无好坏”,我没做过研究。不便乱讲。大家都能看到的是如今的拳术已经与这句话渐行渐远,有很多拳术,99%的人练了不能打(指没有掌握基本的技击技能),如此不堪的拳术现状,怎么还能说“无好坏”?  相似文献   

17.
“保攻”即保护进攻。具体地讲,就是本方扣球时,随时准备防救被对方拦回来的球。“保攻”技术是一项由攻变防的、快速转换的防守技术。其战术则应是根据本方不同的扣球进攻,所采取的相应的防守配合与布局。“保攻”技、战术,是防守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保攻”技、战术运用得好,  相似文献   

18.
(一)初涉围棋 在老家的时候就听说聂卫平是抗日英 雄,很了不起,当时的我对围棋一无所知。简 直觉得他就是云彩上面的人。 初中毕业后,我因闲来无事便向弟弟要 了十几块钱,买了一本《围棋入门》(当然这里面还有聂英雄的作用)。我花了一天时间“弄懂”了规则。第二天便找同学“动武’结果自然是被打得“鼻青脸肿”。不过几天之后我便赢了他一盘,赢棋这后的我喜形于色,随口一句:“到底谁臭(下十盘我输九盘)?” (二)在苦难中 上高一的时候由于学业繁忙,我没碰过围棋,直到放暑假。一天下午,老妈叫我到对面的巷子里去批些冰棍…  相似文献   

19.
常听编辑部的几位钓迷侃钓鱼,一侃起来,个个眉飞色舞,钓经五花八门。其中有两句“名言警句”挺耐琢磨,令我过耳难忘:“一日快乐喝酒,一生快乐钓鱼。”是的,喝酒乐在一时,可钓鱼何以能快乐一世?我无法理解,也难以相信。一天,见主编案头新到的(中国钓鱼)杂志,封面是两位姑娘的垂钓照,我颇感新鲜。主编说:“关于女子垂钓,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早有描写。据说沂蒙山深处的云蒙湖边,不会钓鱼的姑娘还找不到婆家呢。”我笑主编是一派钓痴之言。前辈们见我太外行,一次外出垂钓,有意把我带上了。离开喧闹的市区,来到清静的郊野…  相似文献   

20.
李晖 《收藏》2007,(9):84-85
方以智,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鹿起,安徽桐城人。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卒于清康熙十年(1671年),享年六十有二,幼年丧母,而时任湖广巡抚的父亲方孔虫月又常年宦游于外,故对他的教养、监护全靠17岁即孀居的才女姑母方仲贤(方维仪)。他禀赋超常,清人马其昶在《桐城耆旧传》一书中称其“十岁能涛,工书画”“十五岁群经子史略能背诵”,并“博涉多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