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细胞内存在的分子伴侣、蛋白质聚集和大分子拥挤环境对蛋白质折叠的影响.首先,发现分子伴侣GroEL与底物蛋白的结合有 半位 "和 全位"两种模式,它是由底物蛋白的分子形状、分子大小以及与GroEL的相互作用性质决定的.接着,发现两种不同的蛋白质一起复性时相互不干扰,提示细胞内蛋白质折叠可能不受其他蛋白聚集的影响;后又发现α 乳清蛋白的前熔球态不仅是分子伴侣也是蛋白质聚集体的作用对象.最后,研究大分子拥挤环境对蛋白质折叠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影响,揭示了这种影响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细胞内存在的分子伴侣、蛋白质聚集和大分子拥挤环境对蛋白质折叠的影响.首先,发现分子伴侣GroEL与底物蛋白的结合有"半位"和"全位"两种模式,它是由底物蛋白的分子形状、分子大小以及与GroEL的相互作用性质决定的.接着,发现两种不同的蛋白质一起复性时相互不干扰,提示细胞内蛋白质折叠可能不受其他蛋白聚集的影响;后又发现α-乳清蛋白的前熔球态不仅是分子伴侣也是蛋白质聚集体的作用对象.最后,研究大分子拥挤环境对蛋白质折叠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影响,揭示了这种影响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细菌外形一般为球形、杆形或螺旋形,通常以是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的原核生物。细菌的个体微小,一般球菌直径为0.5~1.0微米,杆菌宽1微米,长2微米。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存在于土壤、水、空气和动植物体表面  相似文献   

4.
<正>原核生物的基因组中成簇有规律的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及其辅助蛋白(Cas蛋白)一同构成CRISPR-Cas系统,保护细菌和古菌等原核生物免受外界噬菌体和质粒的侵染。CRISPR阵列由长度序列完全相同的repeat序列和长度相近序列可变的spacer序列交替排列,其中spacer序列来自于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3位解开细胞如何组织其运输系统之谜的科学家,获奖理由是"发现细胞内的主要运输系统——囊泡运输的调节机制"。每个细胞都如同一座工厂,制造和输出着各类分子,这些分子最终会被运输到围绕在细胞周围的、被称为囊泡的一个个小"包裹"中。这3位获奖的科学家解开了调控运输物是如何在正确时间内投递到细胞中的正确位置的,  相似文献   

6.
分子生物传感器是由生物大分子通过基因重组或DNA合成所构成的传感器,能够实时、可视化探测活细胞及活体内关键分子事件。目前研究热度高、应用广的分子生物传感器包括分子信标(MB)、共振能量转移系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和生物发光共振能量转移)和分子荧光互补系统(如双分子荧光互补、三分子荧光互补等)。文章介绍了这几类分子生物传感器的原理和特点,重点强调了它们在活细胞分子影像学中的运用,如:研究细胞内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探索生物大分子在细胞中的定位、运动和动力学等。此外,还讨论了分子生物传感器的局限性和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眼见为实",分子生物传感器在这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它使我们前所未有地深入到细胞内部去观察生物分子事件乃至生物学过程,从而解答更多的生物学难题。  相似文献   

7.
受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托 ,陈宜张院士负责筹备的“活细胞内化学过程的实时单分子显示问题”研讨会于今年 5月 31日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召开。会议由陈宜张院士主持。陈院士在开幕词中指出 ,所有以往对细胞内分子 分子相互作用的理论及结论 ,基本上都是以浓度变化和药理学效应等资料得出的 ,多少属于推断性质。诚然 ,大家认为这样的推断是合理和正确的。不单单是两个大分子的相互作用 ,单个生物大分子在细胞内的动力学活动过程 ,它的轨迹 ,也仅仅是从间接测量获知的。迄今还没人看到过单个生物大分子在具体的活细胞环境下是如何运动和如何…  相似文献   

8.
《科学中国人》2010,(1):52-52
甲酸是细菌在无氧呼吸条件下的主要代谢产物之一,发酵状态下,细菌体内积聚了大量的甲酸需要穿过内膜进一步代谢。甲酸同时还是古老微生物的重要碳源之一。尽管甲酸可以透过细胞内膜,但是大量甲酸的快速运输需要转运系统。FocA是在1994年被发现的甲酸转运蛋白,属于FNT家族,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6):796-797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所陈玲玲组与其合作者发现来源于内含子的环形非编码RNA新分子(circular intronic RNA,ciRNA),验证其在多种人源细胞内稳定存在。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中国人》2009,(5):39-39
日本京都大学教授山中伸弥、森和俊被授予2009年盖尔德纳国际奖,分别因培育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和发现细胞内蛋白质品质管理机制而获奖。山中伸弥于2006年利用实验鼠皮肤细胞培育出具备分化成各种组织和器官能力的iPS细胞。2007年,他又成功将人体皮肤细胞改造成iPS细胞。iPS细胞有望在再生医疗领域发挥巨大作用。森和俊于1993年发现细胞内质网中存在一种分子,这种分子能感知被错误制造的“次品蛋白质”,并揭开了这些“次品蛋白质”被处理的具体机制。  相似文献   

11.
科技快递     
彭文 《百科知识》2014,(9):14-15
正人工合成染色体由美、英、法等多国研究人员组成的科研小组宣布,他们成功合成了第一条能正常工作的酵母染色体,这也是人类第一次合成完整的真核生物染色体。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根本性区别在于前者的细胞内含有细胞核。研究人员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历时7年成功构造了源于酿酒酵母的被  相似文献   

12.
英国一项研究发现,人体汗液中的物质可以对抗包括肺结核在内的很多已知病原体。科学家发现,汗液中的化学物质人汗腺抗菌肽能够在略带酸性的含盐汗液中激活,刺透有害细菌的细胞膜,最终杀死这些细菌,例如"超级细菌"和致命的肺结核细菌。科学家希望利用人汗腺抗菌肽研发新型抗生素,其长期功效将超过传统抗生素,因为细菌无法快速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1):I0014-I0015
[导读]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1月6日报道,英国科学家发现了两种分子,其可充当艾滋病病毒(ntv)的“隐形斗篷”,使病毒能够藏身于细胞内,而不会触发身体的天然防御系统。  相似文献   

14.
资讯     
正超级细菌冲破最后防线美国近日宣布,在境内发现能抗多粘菌素的超级细菌。由于抗菌能力最强,多粘菌素被视为抗生素中"最后一道防线"。这种超级细菌是在一名女性身上发现的,此前的5个月中她没有出国旅行史。进一步检测显示,这种大肠杆菌带有一个MCR-1基因,赋予其对多粘菌素的耐药性。这是第一次在美国发现带有MCR-1基  相似文献   

15.
细菌强力胶     
自1990年开始,美国印第安那州立大学的生物学家一直在研究生长在江河、溪水和排水管道中的一种普通的细菌。科学家的本意是想研究它们的基因,但“无心插柳柳成荫”,在研究过程中科学家获得了意外的收获,他们注意到这种细菌附着在管道上的吸附力极强,要想把它们从吸附的地方清理下来很困难。经测量,它们与管道壁的这种吸附粘合力竟然达到每平方厘米1万牛顿!通过对这种强粘合力产生的原因的进一步研究,科学家发现,这种细菌是靠一种糖分子的细长分子链起粘附作用。当细菌粘在管道壁上时,若这种细菌自己不想解除吸附,就很难把它们清除掉。如果把…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中国人》2011,(3):42-43
细菌ECF转运子S组件的结构和机制在原核生物中,能量耦合因子(ECF,Energy-Coupling Factor)转运子负责维生素的摄取,属于膜蛋白转运子1、2中的一个独特家族,每个ECF转运子都包含一个与底物结合的膜嵌入蛋白,被称为S组件。该能量耦合组件包含两个ATP结合蛋白和一个跨膜蛋白。  相似文献   

17.
我们知道,在细菌学上,病原菌依外形分为许多菌型,其中有一种球菌。磺胺类药物可算是球菌的死敌,不论是链球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葡萄球菌等,都在它的药效范围以内。磺胺类药物对细菌的作用,主要是药物能固着在细菌上,遮断细菌细胞内酶系统,首先是呼吸酶系统的作用,使细菌生长繁殖过程遭受阻害,最後容易被白血球所消灭。因此,从来认为磺胺类药物只能制菌,不能杀菌,其实既然是阻害了细菌的生长发育,也无异是促成了它的死亡。但是,如果我们害了病,经过医师处方拿到消炎片,或者一时就诊不方便自行购买服用,应该注意下面一些事项: (1)经过医师处方要严格遵守服法,因为磺胺类药物在身  相似文献   

18.
北京时间4月1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人类智能足以击败任何机器。现在科学家正在努力利用世界上最强大的电脑建造一个"人脑"。它意图把迄今发现的有关大脑的所有信息结合在一起,并在屏幕上复制它们,甚至达到单个细胞和分子的水平。如果这项工作取得成功,它将彻底改变人们对老年痴  相似文献   

19.
细菌的人的印象总是与疾病联系在一起,被人深恶痛绝。近年来,科学家围绕细菌的化害为利,深入进行探讨研究,发现了一些细菌具有“特异功能”,它给人类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20.
正4.受体(receptor)受体是次于细胞的一种生物大分子,它能与激素、神经递质、药物或细胞内信号分子结合从而引起细胞和机体产生功能和功能改变。人之所以能闻嗅出饭菜、花果的香味,不仅因为这些物质分子散发到鼻腔中,而且在于人的鼻腔黏膜中存在500万个被称为嗅感受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