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不是一种简单的教育模式,各学科教师首先要认识到提倡素质教育是教育思想上的大突破。素质教育要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知识的方法,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数学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实施素质教  相似文献   

2.
金希勇 《河南教育》2005,(10):32-32
在当今推行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小学数学教学必须遵循创新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打好基础,课堂上创设情境,不断诱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愿望,营造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一、提高教师素质,转变教育观念教师要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转变教育观念,要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提高学科业务水平及使用现代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水平,增强政治素质、教学业务素质和教育科研素…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当前计算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中学生思想活跃,有强烈的实践操作欲望,开展创新教育有较大的潜力。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创新教育观念 教师要始终树立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是终身教育的思想观念。首先,明确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他们的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其次,明确素质教育的实施,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教育是旨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推行创新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再次,创新能力需要终身培养,创新动机需要终身激励,因而创新教育也是终身教育。  相似文献   

4.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快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步伐,已成为全民的共识。师专作为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基地,肩负着无比重要的责任。在师专历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把思想品德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其次,要进行培养历史通才的教育;再次,要选用适合素质教育的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把广大师专生培养民“四有”新人,为实施全民素质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随着“科教兴国”、“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日益为人们所接受,对教师的素质结构提出更高的要求,其中要求教师都要有较高的教育科研能力。师范学校是为小学培养合格教师的学校,现代合格小学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教育科研能力,所以培养师范生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就成为师范学校教育目标之一。如何实现这一教育目标是每个师范学校教师,尤其是教育理论课教师研究的课题。在几年的教育理论课教学中对培养学生教育科研能力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一)开设《教育科研方法》选修课 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识和能力是…  相似文献   

6.
一、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1.树立全新的教育观。首先,要明确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他们的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其次,要明确素质教育的实施,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教育是旨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推行创新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强大以及个人完善、发展的有效途径,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与方向。实施创新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是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关键是要有创新型的教师,主渠道是课堂教学,有效载体是校内外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8.
刘梅英 《教育》2011,(28):52-53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信息技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学会独立思考,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信息技术教师的一项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9.
要适应多元化的社会,培育出21世纪所需要的创造型的人才,就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当前,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趋势。社会要进步,科技要发展,根本之计在于教育。思想政治课教学也应适应形势的需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要改革政治课课堂教学,发挥教师的主  相似文献   

10.
通过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是时代的要求,是历史赋予的一项重要任务。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能力培养中的重中之重,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堂这块教育阵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认为,生物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充分重视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教育的特征是创新教育,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已明确指出: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师在时间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实施好素质教育,不仅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要使学生学会获取新知识的本领,培养动手、动脑探索的能力和创造才能。因此,我们要通过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来抓紧、抓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重要的着眼点就是要改变学生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在开展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毫无疑问,实施研究性学习对于改变学生胸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要形式,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加强和改进课堂教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工作。传统教育教师注重传授、灌输知识经验,忽视学生的地位和权利,忽视能力、个性特长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创新实践活动,也可以认为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活动的场所。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调整教师的教学策略选择,本文试就此展开讨论。一、“亲”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4.
以培养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得到培养和发展的。人们的创造精神,是最容易受文化影响的能力,是最能发展并超越人类自身成就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主阵地是课堂,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教师要让学生敢于另辟新的路径,去探索新的领域。我谨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家长的重视,现代教育不能局限于应试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交流工具.现代语文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使他们具有实际的口语、阅读、写作等能力.笔者认为,要提高初中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可以从语言交际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三方面来培养.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作为教育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应该真正明确创造能力的含义,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建立和谐自然的师生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个性和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17.
陈春东 《教师》2010,(3):69-69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体育知识的普及和技能的训练,而且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篮球教学是一项普及型运动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紧密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的目的不仅是给学生传授知识,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即不仅要学生知道是什么,而且要知道为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怎么做;不仅要使学生学会已有知识,而且要学会动手和动脑,学会自我增长知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而实验又是培养学生上述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重视化学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19.
对高师学生教育能力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素质教育,优化教学过程,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众所周知,学校教育的形式和教学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千百万教师每天每节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在日积月累地决定着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向和育人质量。因此,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师范院校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师范院校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我国素质教育成功的关键。一、教师教育能力目前存在的问题1.缺乏素质教育的整体观念:教师的教学仅满足于部分学生单一能力的提高,忽视全体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常用考试分数、及格率、优秀率提高的幅度…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重点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适应21世纪需要的创新人才。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在这一主渠道上,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