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延安中学是一部书,多年来我一直在试图读懂这部书,但一直是片言只语,一知半解。慢慢地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原来这部书的最好的诠释应当由“延安人”,也就是延安中学的教师和学生来做。借校庆六十周年之机,我们请延安的教师、学生和校友,一起来描述延安中学的传统、精神和文化,结集出版了几本集子。延安中学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变化。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学校成为上海市首批重点中学,大量的优秀教师和高校毕业生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整体教育质量呈上升趋势。六十到七十年代一场浩劫,延安中学也不能幸免,成为教育战线的重灾区。粉碎“四人帮”以后,尊…  相似文献   

2.
延安这座山城 ,在中国古代曾经是陕北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在后来的历史长河中失去了昔日的光辉。 1 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陕北。1 937年 1月 7日 ,红军和中共中央由保安进驻延安 ,延安从此成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灯塔。其名字又响亮起来 ,为中外人士所注目。我年轻时就向往延安 ,在西安上中学时的几位老师李敷仁、武伯纶、姜自修、曹冷泉等教育我将目光注视北方 ,给我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和《论联合政府》等书 ,让我阅读 ,还带我到西北著名民主人士杜斌丞所住的西安北大街曹家巷家中去拜访。从那时起 ,我开始喜欢购买有关延安见闻的…  相似文献   

3.
延安教育学院建院10周年了,我作为学院的一位老校友、老顾问,首先表示热烈的祝贺。延安教育学院是在延安师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延安师范的根基又是鲁迅师范,所以,这是一所源远流长的学校,在鲁迅师范和延安中学合并成为边区师范后,我曾在该校任教多年。现在,在我的有生之年里。能为延实教育学院尽点力,我感到由衷的高兴。今天,要发展延安教育学院的事业,就理应研究和运用徐特立的教育思想。当年创办鲁迅师范,就是由主管边区政府教育工作的徐老X自倡导的。中央红军一到陕北,徐老就抓住了扫除文盲、推广新文字、开办社会教育…  相似文献   

4.
评《毛泽东、王稼祥在我的生活中》曲炜该书是由王稼样的夫人朱仲丽所撰写的回忆录。全书以纪实性手法回忆了自作者童年时代与毛泽东相识相知、在延安与王稼祥相识相爱直至王稼祥和毛泽东逝世的真实生活经历。书中以“我”为主线,以作者本人的亲见亲历为依托,既从横向上...  相似文献   

5.
电视剧《延安颂》说到毛泽东给儿子写信寄书的事。确实,在延安时毛泽东曾两次寄书给正在苏联上中学的儿子岸英和岸青。1939年寄去的一批书,途中丢失了。1941年1月又寄出第二批书。  相似文献   

6.
去年8月,我和教育在线的部分老师参加了西部义务支教行动.8月4日早晨,我们到达延安并很快赶到了延安中学.据说,这是当年党中央在延安办的第一批学校之一.整齐漂亮的教学大楼,宽敞舒服的运动操场,一应齐全的教学设施,尽管已经完全看不到历史书里所描写的当年那些残破土窑的模样,但是依然能够想象这所学校曾经拥有的辉煌与神圣.校园里布满了革命先辈们的墨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楼正中央毛泽东亲手题写的"光明在前"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相似文献   

7.
希望在延安     
也许是江西人、又在江西工作的缘故,我在知道井冈山的同时就知道了延安。贺敬之作为在延安生活战斗过的诗人。有过“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的诗句,而我没有到过延安,也向往延安,甚至梦游延安。这次,随江西省党政代表团到延安,算是圆了一个梦。  相似文献   

8.
延安,您一直牵动着我的心──赴延安社会调查归来后有感卢家骥1992年12月,我趁西安讲课之机,顺便到延安去做了10天的社会调查,虽然一年过去了,至今仍一直牵动着我的心。我是怀着这样的一颗心前往延安的,一方面是朝圣而去,做历史寻踪;另方面是做现实考察,...  相似文献   

9.
从“回”字导入江苏卓智贺敬之的《回延安》,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这篇课文的导人,我注重引导学生把握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强烈的思想感情,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了做到这一点,第一课时,我便从“回”字说起。简介作者贺敬之的生平之后──“课文标题《回延安》是一...  相似文献   

10.
1912年春,毛泽东以“名列第一”的优异成绩,考入湖南省第一高等中学,在该校读了半年书。24年后,也就是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同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谈话中,①回忆了在该校读书的情况:“我的下一个求学经历是在省立第一中学。我花了一块钱报名,参加了入学考试,发榜时名列第一。这是一所很大的大学校,有许多学生,毕业生更是难以计数。那里的一位国文教员对我帮助很大,因为我有文学爱好,所以他对我发生兴趣。这位教员借给我一部《御批通鉴》,里面有乾隆皇帝的谕旨和御批。”这里,毛泽东深情地提到“对我帮助很大…  相似文献   

11.
陈援 《下一代》2011,(2):1-F0002
这篇文章的标题,不是我出的,是借用百岁老红军王定国同志为北京市育才学校的题词。 育才学校是一所具有优良传统的重点学校,1937年创办于延安,第一任校长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起初是在延安创办的延安鲁迅师范学校创办的一个干部子女小学班。  相似文献   

12.
爸爸的相片     
邹景高 《小学生》2004,(12):48-49
爷爷有张黑白相片,经常拿出来看了又看。我好奇地问:“爷爷,这上面都是谁呀?”“啊,孩子,是我们当年延安会师的同志。“那时,我是个年轻的红军军官……”  相似文献   

13.
《菜园小记》是吴伯箫散文中的精心之作。这篇作品的创作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吴伯箫说 :“……我在延安生活了八年 ,度过了我青年的后期。我热爱延安 ,把延安看作革命的故乡。我对延安的一切 :延河、宝塔、小米、窑洞、开荒、纺线、一道学习、工作战斗的同志们……都有极为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 ,离开延安就像离开家乡 ,想念延安就像想念母亲……”写延安、写延安生活的精神风貌 ,是他由来已久的愿望。作品写于 1 961年 ,当时我国正处于暂时困难时期 ,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 ,人民生活受到了极大影响。应该怎样克服眼前的困难呢 ?…  相似文献   

14.
漫谈陈独秀     
曾彦修 《科技文萃》2001,1(6):74-77
我的体能和智能都不允许我对陈独秀作认真的科学研究了,因我已80多岁,无能为力了。但30年代初,尤其在陈独秀于1932年被捕时我看到全国名流的一片抗议与声援之后,才找了陈独秀的书来读,即种下了钦佩陈独秀的种子。那时还不知道苏联的托派及中国的托派都是德、日的“间谍匪帮”,等到1936年苏联第一次公开大审判,平沪宁各大报均有大量报道时,我已经只当作新闻看而有点怀疑其为真事了。因为,这等于说中国的同盟会除了孙中山以外,连黄兴等人都是日本间谍一样,叫人不可思议。所以,康生1938年3月在延安发表的文章,说陈独秀是日本人每月出三百元收买的间谍,我看了以后觉得这是对莫斯科不得不作的表态,从未相信过一丝一厘,又觉三百元也太笑话了,这还不及20年前陈独秀在北大当文科学长时的月薪,不知康生是怎么想出来的。  相似文献   

15.
延安是久负盛名的“革命圣地”,在中国历史上特别是现代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特殊位置,延安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级别都比较高;延安是中国共产党人乃至全国人民的精神家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延安以其独特的精神魅力为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的正能量;这就对延安现有的导游队伍提出新的要求,本文就大旅游时代延安发展红色旅游对导游人员的新要求进行浅析,以便更好的培养导游队伍,推动延安红色旅游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延安文艺运动掀开了崭新的、闪光的一页。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这一时期文艺运动的面貌是了解得不全面、不具体的。因此,河南大学中文系刘增杰、赵明等编的《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一出版,就立即受到文艺界、教育界的有关专家和学者的热烈欢迎,并给予较高的评价。有的认为这是一部十分合时宜的,资料全而新的书。有的认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这一时期的文学运动论述,应该根据这部书所提供的资料和线索来重新编写。  相似文献   

17.
陈怡 《青年教师》2005,(3):13-14
上午上课,有小朋友发现小逸不专心听讲,在桌底下看课外书。我很生气,走过去把他的书没收了。这是一本精装版的童话书——《格林童话》,虽说我鼓励小朋友平时多看课外书,但在上课的时候沉溺于此,我觉得这是一个不可原谅的错误。  相似文献   

18.
民主延安     
何方 《老年教育》2007,(5):11-12
我在延安的生活有一大半是在抗大度过的。 那时的延安,洋溢着一种自由、活泼、生动、欢乐的气氛,真是生龙活虎,劲头十足。自由的空气,和平民主的精神,是我们这些青年学子到延安后最重要的感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初四册第一五课 吴伯箫《记一辆纺车》  《记一辆纺车》是吴伯箫的代表性作品,是当代散文中的经典之作。作者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在延安生活了 8年,度过了我青年的后期。我热爱延安,把延安看作革命的故乡。" 1961年,我陆续写了一组反映延安生活的短文:《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窑洞风景》,还有这篇《歌声》。前三篇从衣食住和生产劳动方面写延安,写延安是怎样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歌声》从精神生活方面写延安,写延安那种'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吴伯箫《就〈歌声〉…  相似文献   

20.
“延”字是六画还是七画中卫县柔远小学章彦,张露在讲析《周总理的睡衣》(“义教”五年制语文第五册)一课的生字字形的过程中,当问及“延安”的“延”字的笔画数时,学生一致回答是7画。指名学生书空笔顺,为“一撇、二竖、三横、四竖、五横、六横折折撇、七捺”。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