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如何进行知识的建构是非常必要的。建构的途径有:(1)突出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促进其自主学习;(2)夯实基础;(3)通过情境性教学促进知识的建构;(4)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实现知识主动建构。同时要注意教师的主导作用、对教学目标的分析、对抽象思维能力的训练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目标突出素质教育的特点 语文教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可概括为:语文知识目标;语文能力目标;思想道德教育目标;审美教育目标;语文学习目标;语文心理目标。教师要依据不同的体裁,选择实施不同的目标.所选目标要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如教《故乡》一文时.笔者增加了两个教育目标:一是思想道德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刻认识帝国主义、军阀、地主阶级的反动本质;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要始终围绕四级目标:(1)建立知识结构;(2)形成方法体系;(3)促进规律迁移;(4)活用变式创新。这些目标不同于《考试说明》中按语文能力要求划分的五个层级,这是我们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由语文知识到能力发展的规律。在日常的教学中,每个教师心中都要始终有这四级目标,尽管侧重点有时不同,但在这个总体目标上都是相同的。我们的这种做法主要是来源于对  相似文献   

4.
[课题]:“代沟”析疑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概述与父母产生矛盾的原因;举例说明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和实质。能力目标:正确认识自己的自知能力,正确理解家长心情的知人能力;对代沟产生原因的分析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张立 《语文天地》2014,(8):77-78
高中语文在内容设计和教学形式的选择上有一定的特殊性,它对于普及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其实,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已经由原来单一的知识目标转化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价值观目标的三维目标。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从教师的角度而言。  相似文献   

6.
刘大华 《物理教师》2007,28(7):20-21
探究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是指让学生获得知识的一种途径;探究学习作为教学目标,是指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并在学生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构建学生的经验世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教学目标得以达成.在现实教学中,探究学习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和实践,但在实践中,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眼于目标教学对语文教师素质的要求,认为要高效实施语文目标教学,教师就必须了解目标教学、教学目标的实质、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的关系等相关知识,树立教学整体意识、育人意识、动态意识,具备目标定位能力、目标实施能力和目标测矫能力.  相似文献   

8.
黄兆峦 《广东教育》2004,(10):44-45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分强调认知性目标,认为知识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知识的价值是本位的;智力、能力、情感、态度等价值都是附属的,可有可无的。这种教学观念在强化知识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实现课堂教学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本位,教学目标要真正体现知识、能力、态度、品质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9.
叶雯 《成才之路》2023,(21):117-120
语文阅读教学实施分层教学,能满足学生差异化学习需求,挖掘学生的潜能,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分层教学中,教师要设定分层预习任务,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制定分层教学目标,指明学生阅读方向;设计分层学习内容,推动学生能力发展;开展分层教学评价,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布置分层阅读作业,强化学生知识积累。  相似文献   

10.
英语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语言知识,获得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听说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听和说的训练业提高语言交际能力。交际法与听说课的教学目标相一致,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是听说课教师始终如一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学术能力发展是民办高等学校教师发展的核心内容,民办高校教师应该具备教学、研究、应用知识、综合知识四种学术能力,其学术水平的提高需要四种学术能力的协调平衡发展。而当前中国民办高校教师学术能力的发展存在失衡的现象,表现在教师教学与科研学术能力发展不协调,应用知识与综合知识的学术能力尚为欠缺等方面。促进中国民办高校教师四种学术能力的协调发展和整体学术水平的提高是中国民办高等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和重要任务。中国民办高校要努力营造教师学术能力发展的良好环境,改革教师评价制度,构建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机制,中国民办高校教师也要追求自我发展,不断提高学术水平。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师德”作出了新的解释,并进而提出了在当前教育形势下,关于加强“师德”建设的两点建议:一是“为己而学”,切实提高教师自身的学术水准,这是为学生提供高质量课堂教学的前提;二是“寓身教于言教之中”,教师的讲授,不仅传承学问,而且展示人品,变课堂教学为立体式教育,使学生在受知同时,得到“师德”的浸润,从而益智增德。  相似文献   

13.
高等师范教育培养目标的重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等师范教育培养目标的确定与人们对教育在社会活动中的作用,教师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教师职业活动内涵的认识直接相关。20世纪国外师范教育培养目标的重构在于提高高师生的学术层次,力求高师生培养的专业论,有极强的就业市场适应能力,有较高的人文素养。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培养目标的构成应包含学术性目标,专业性目标,素养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  相似文献   

14.
职前教师教育实践的范式变迁与模式革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前教师教育所面临的一个核心议题是如何帮助职前教师恰如其分地将理论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职前教师应该在习得和建构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的同时,需要充分理解、体验和建构实践知识,"从实践中学习,为实践而学习"。基于这种主张,本文重点讨论:大学场域中职前教师的理论知识习得与教育教学实践(田野经验)之间的关系。讨论的过程分为三个部分:教育实践内涵的再讨论、教育实践的范式变迁过程,以及教育实践的模式变革。  相似文献   

15.
运用调查与实验的方法,以175名来自不同类型中小学校的数学教师为被试,研究教师教学问题诊断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整体上,中小学教师的教学问题诊断能力比较低,而且中小学教师之间,不同类型学校的教师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2)教师在教学目标方面的教学问题诊断能力显著低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互动三个方面的教学问题诊断能力;(3)教师的一般性教学问题意识、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对其教学问题诊断能力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6.
理科教师的科学本质观对科学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们对科学本质的认识经历了由科学的“真理观”向科学的“建构观”的转变。不同的科学本质观将直接影响着教师对科学教育目标的不同理解,对科学知识的不同选择,对教学主题的不同设计、教学话语的不同使用,对学生学习的不同评价。教师不同的科学本质观及其教学行为影响着学生的科学本质观的形成,影响着学生对科学内容的理解以及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7.
校本课程具有巨大的生命力,其内在的价值之一是促进教师发展。主要表现在促进教师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树立课程意识、反思意识;建立一系列相适应的新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质量观、评价观;提高教学技能;增强教学能力、反思能力、研究能力、预见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师的品质。  相似文献   

18.
New Zealand is moving towards increased qualification requirements for early childhood educators. There is an underlying assumption that there is a correlation between quality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teacher qualifications and quality practices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Two fields of literature, early childhood pedagogy and science specific pedagogy, are reviewed briefly to provide a framework with which to consider why student teachers' attitudes, misunderstandings and misconceptions in science can limit their ability and willingness to create quality teaching and learning opportunities. The study reported in this paper highlights, in general, that early childhood student teachers' subject knowledge in science was poor. It also emerged that the student teachers were unaware of how little they knew and how this might affect their ability to provide appropriate science experiences for young children.  相似文献   

19.
在学生基础条件比较差、厌学情绪比较严重的情况下,提高教师表达能力是感染学生、吸引学生、引导学生的重要手段。听了教师情感、趣味、艺术三位一体的表达,学生就能产生学习的热情、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就有了上好高职课程的基础,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才能顺理成章。所以,教师的表达能力是上好课程,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制度化教育下教师教学个性的困境及出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师教学个性是教师“自我”在教学中的一种显现。制度化教育以其专制型的知识供应制度、管理上的单向行政化、教育目的的过度功利化,妨碍了教师的教学自主自由,抑制了教师的创造性及其个性的发挥。民主型知识供应制度的建构,双向契约型管理关系的建立以及促进人的发展的“质”的评价体系的确立等,是教师教学个性脱离困境的理想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