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管哪个学校或班级都会有一些纪律观念淡薄、学习上有困难.成绩跟不上的学生。我们称之为“学困生”。这些学生尽管是极少数.但颇使教师感到棘手、头痛,若是处理、教育不当,将会对整个班级的教育产生不小的影响。因此.作为教师要多关注“学困生”,深入分析他们的成因,寻找对策,  相似文献   

2.
多元智能理论为理解学困生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困生与优秀生的智能类型、课堂提问、期望程度进行差异性检验和分析后发现,单一的评价模式影响了学困生多元智能的发挥,教师的教学观念导致优秀生与学困生的两极分化,课程结构单一不能满足学生其他智能的发展。因此,须采取重构教育新理念、尊重学生差异、实施课程的多元化取向等教育对策来解决学困生问题。  相似文献   

3.
周大标 《丽水学院学报》2004,26(1):106-108,119
概述了初中学困生的特点,认为学困生的形成与遗传与生理、社会、家庭、学生个人及学校的教育有关。当前学困生的教育对策是:教师必须树立新的学生观;要尊重、爱护、鼓励学生;加强学困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充分发挥教学功能;提高教师素质;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改革评价学生的标准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多元智能理论为理解学困生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困生与优秀生的智能类型、课堂提问、期望程度进行差异性检验和分析后发现,单一的评价模式影响了学困生多元智能的发挥,教师的教学观念导致优秀生与学困生的两极分化,课程结构单一不能满足学生其他智能的发展。因此,须采取重构教育新理念、尊重学生差异、实施课程的多元化取向等教育对策来解决学困生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困生在校学习状况和出现学困生群体的学生自身原因、家庭原因进行分析,找到转化学困生的对策,实现高效教育。  相似文献   

6.
谢新锋 《文教资料》2008,(23):141-142
学困生是教育对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学生学习困难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针对学困生的学习障碍提出教育对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学困生问题是当今小学教育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系统的综合工程。本文从社会、家庭、学校、学生四个方面分析了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主要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学困生转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学困生的产生有其复杂的原因和过程。学困生绝不仅仅是指学习认知方面存在困难的学生群体,学生的个性行为、心理状态、生活的外部环境都可能会影响其学习。现有的关于学困生援助的对策研究,大多是从学习方面进行帮扶,缺乏一个科学、系统的教育援助机制。各学校应该结合本校和学生实际,架构校内教育援助中心,并实施综合的教育援助策略。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化学学困生和学优生意志品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表明学优生和学困生在意志品质方面差异显著.学校教育是提高化学学困生的主阵地,因此提出化学教学中提高化学学困生意志品质的对策,包括引导学生自我诊断、帮助学生自我设定目标、加强课堂管理、以及督促课后自我约束等.  相似文献   

10.
陆明开 《中学文科》2009,(18):129-130
我国实行的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让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教育,“学困生”也是全体学生中的一部分,在教育界,特别是初中阶段,一直为“学困生”的问题困扰着,从古至今,只要教育存在,就很难摆脱“学困生”的问题。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学困生”的心理形成因素,又从四个方面论述教育转化“学困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小学高年段的数学教学课堂上已经出现了"两极化"的现象,一些学生的数学成绩较为优秀,而一些学生则戴上了"学困生"的标签,成了数学学习赛场上的倒数人员。倘若数学教师不能有效针对学困生开展教育工作,极易造成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愈加下降,甚至影响后续学生的数学学习。因此,教师必须从数学学困生的表现以及成因入手去分析学困生,以找到合适对策,更好开展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不断前进,教育公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教育平等的观念也已经深入人心,教育面前人人平等,已经形成共识。但是,由于智力、非智力等的差异,学生的学习环境等种种因素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学习障碍的学生,即学困生。因此,强化对学困生的研究,就成了广大教育工作者乃至整个教育界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很多,很复杂,不是单一的原因形成的,多由各种学习障碍造成的。因此,致力于研究学习障碍的现状、形成原因和对策等就成为研究学困生问题的重要环节。根据教育教学经验,研究高中数学学习障碍学生的学习全过程,分析了存在的现象,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初中教育存在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学困生及其厌学、弃学的严重现象,谈初中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并积极探求切实可行的相应对策。以提高教学质量,有效地减少初中学困生。  相似文献   

14.
转化"学困生"是学校教育的永恒话题.英语新课标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唤醒"学困生""要我学"转为"我要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设法帮"学困生"走出学习困境,是必须认真对待和研究的课题.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实践,现就"学困生"落伍的原因及转化"学困生"的对策与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5.
学困生是教育对象的一处特殊群体,学习困难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探讨学生因自身心理障碍而导致学习困难这一问题,并针对学困生的学习心理障碍提出教育对策,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瞿祥举 《考试周刊》2010,(30):68-69
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但小学升入初中后,学生"两极"分化现象严重。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语文教学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非智力型学习困难学生(简称学困生),如何使学困生稳定下来安心读书,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是当今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我结合近几年教育教学实践,谈谈语文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对策。  相似文献   

17.
小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一)学生自身的因素是“学困生”形成的一个原因。小学生因智力或发育不正常而成为“学困生”,如学生先天能力而造成观察能力较低,表达能力较差等,因自身心理障碍而变为“学困生”,这类学生普遍存在自卑感,性格比较孤僻。(二)学校教育的失误是产生“学困生”的主要成因。教育观念陈旧,长期以来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使学校形成了一套违反学习规律的教学体系,导致了部分学生成为“学困生”。少数教师缺乏高尚的师德、献身教育事业的责任心和正确的教育方法,教育效果不佳,而且会使“学困生”向更坏的方面转变。(三)…  相似文献   

18.
所谓学习困难的学生(以下简称学困生),一般是指那些在知识、能力、品格、方法、体质等要素和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不能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或医疗措施给予补偿和矫治的学生。小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成绩出现较大变化,学习困难学生增多。落实素质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教育质量,就必须帮助学困生,转化成绩差生,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而要实现学困生的转化,首先必须分析研究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才能探讨其矫治的对策。一般来说,造成初中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19.
学困生的学习心理障碍与教育对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学困生是教育对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学习困难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探讨学生因自身学习心理障碍而导致学习困难这一问题,并针对学困生的学习心理障碍提出教育对策,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学困生问题一直是困扰学校和教师而又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如何预防学困生的产生,是教育教学工作中最重要也是首要的一环。作者在多年的初中地理教学实践中,非常注意发现导致学困生产生的多种因素,从初一年级刚接触学生开始就切实做好预防学困生产生的工作,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文章提出几种预防学困生产生的对策,以期为同行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