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介绍英国著名思想家洛克的代表作《政府论》中阐述关于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一些主要观念,并且通过与以往自由主义学派(主要是霍布斯和斯宾诺莎)观点对比来揭示洛克政治哲学思想的科学性与先进性。  相似文献   

2.
林晨峰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10):F0003-F0003
林晨峰(1956-),男,福建福州人,中共党员,副教授。1980年2月复旦大学哲学系大学普通班毕业,1986年福建师大马列部研究生毕业,同年获山西大学哲学硕士学位。1980年2月至1999年8月在福建师大任教,1999年8月至今在福建教育学院任教。现任福建教育学院宣传部长、政史系(管理系)主任。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管理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先后承担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管理学》、《行政管理学》、《管理心理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曾在《福建师大学报》、《福建教育学院学报》、《辽宁师大学报》等学报上发表二十多篇论文。曾独立承担或参加过福建…  相似文献   

3.
《江苏教育》2012,(13):62-63
《李普曼的儿童哲学计划》(徐湘荷,载《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第1期)"儿童哲学"由美国著名哲学家、新泽西蒙特克利尔州立大学教授马修·李普曼博士所创建,1969年《Harry Stottlemeire’s Discovery》(中文版题名《聪聪的发现》)的发表宣告了儿童哲学的诞生。随后,李普曼白手起家成立了儿童哲学研究所,希望通过大规模地  相似文献   

4.
一、儿童的哲学大多数人都会在无意识之中把“哲学”看作是成人的专利,并且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真理”。直到1969年,美国的李普曼教授出版了《哈里斯脱特迈尔的发现》一书(HarryStottlemeier'sDiscovery,中文版题为《聪聪的发现》),旗帜鲜明地提出“儿童哲学”的思想,人们才开始再次思考哲学,挑战传统上对哲学的认识,使哲学得以“委屈下嫁”。其实在李普曼教授倡导之前,已经有过对儿童哲学的真知灼见:皮亚杰主张儿童具有“含蓄的哲学”,雅斯贝尔斯认为“我们常能从孩子的言谈中,听到触及哲学奥秘的话来”,[1]马修斯对《哲…  相似文献   

5.
20 0 1年 6月至 8月底 ,应古巴哲学学会等邀请 ,蒙国家教育部资助 ,我作为北美代表团成员参加了在古巴哈瓦那大学召开的第 1 3届北美和古巴哲学家与社会科学家大会 ,在会上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的英文发言 ,对古巴的哲学社会科学与社会文化状况进行了多方位的访问与调研。会后执行教育部的博士生导师研究项目 ,到美国和加拿大进行合作研究 ,主要关注西方马克思主义、解释学哲学和后现代主义的近况 ,先后应邀到美、加的近1 0所大学和研究机构访问 ,做了 5次英文学术演讲 ,与美、加的有关学者进行了广泛交流。本文将与古巴…  相似文献   

6.
孟德斯鸠政治哲学的一个主要来源,是以洛克为代表的英国政治哲学,他把盛行于英国的从个人出发的契约论转换为从社会出发的整体论。孟德斯鸠对英国政治哲学的转换首先是从自然状态、自然法、自然权利与社会契约开始的;政体与分权制衡问题是近代英国政治哲学构建理想国家的一个聚焦点,这也是孟德斯鸠转换英国政治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自由与平等问题是英国自由主义关注的一个中心问题,也是孟德斯鸠转换英国政治哲学的又一个重要内容。与霍布斯和洛克相比,孟德斯鸠对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贡献在于努力地寻求自由与平等的平衡,非常重视平等。  相似文献   

7.
战略规划越来越成为大学未来发展的重要航标,不同的大学发展战略背后均折射出深厚而相异的哲学基础,即方法论的差异。根据马克斯·韦伯的理想类型,建国后我国的大学发展战略大致可以概括为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以及社会建构主义三种范式。现实主义的大学战略强调以"权力"为中心,遵循政治逻辑;新自由主义强调"利益"至上,遵循市场逻辑;社会建构主义的大学战略弘扬"交往"的意义,遵循实践逻辑。这幅图景既描绘了我国大学发展战略的演进逻辑,又反思了大学未来发展的战略抉择。超越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是中国大学战略的一大进步;但回避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则只能是一种罔顾社会事实的理念倒退。  相似文献   

8.
赵丽平教授     
《鸡西大学学报》2009,9(5):F0002-F0002
赵丽平,女,1963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1986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获哲学学士学位,2006年获教育硕士学位。曾任鸡西大学文法系两课教研室主任,现任鸡西大学文法系副主任,鸡西市哲学专业学科带头人。2006年晋升为教授。  相似文献   

9.
方尔加教授     
方尔加,男,1955年出生,北京市人,中国政治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国文化书院讲座教授。主攻方向:中国古代哲学。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5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获史学硕士。198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主要著作:《王阳明心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牟宝鉴教授于1988年10月31日在《光明日报》发表《王学研究的新成果棗读方尔加的〈王阳明心学研究〉》一文,对该著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荀子新论》、《论松下幸之助的企业家素质》等。主要论文有《王阳明禅学》、《论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原象…  相似文献   

10.
陈红 《上海教育》2001,(15):39-40
“儿童哲学”(Philosophy forchildren)最初由美国学者李普曼(Lipman,M.)和他的同事设计制定。1969年,李普曼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儿童哲理小说《哈里的发现》。这本令人耳目一新的儿童哲理小说标示儿童哲学的诞生。目前儿童哲学已经发展到包括幼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教育哲学杂志》、《哲学与教育研究》、《教育哲学与理论》和《教育理论》等国际著名的教育哲学英文期刊发现,近年来西方教育哲学正在努力走近学校课堂中的教学和学习活动,教学和学习已经成为研究的主要关键词。同时,西方教育哲学非常关注对杜威、福柯、德里达教育哲学思想的研究,对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实用主义哲学流派的分析以及对公民教育、道德教育和社会正义教育等基本领域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霍布斯对自由主义的贡献一直存在诸多争议。表面看来,提出君主专制主张的霍布斯的政治哲学与自由主义格格不入,但他关于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的见解、他的自由观和国家观都对自由主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为近代自由主义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3.
王维杰 《教师》2011,(20):53-54
高中《生活与哲学》与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有差别,也有密切联系。通过对两者的比较,将有助于大学政治课教师进一步了解高中思政课内容,增加对大一新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了解,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14.
刘晓东博士的新著《儿童精神哲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我国哲学界、教育学界和儿童心理学界的一项共同的收获。它是哲学界第一部从个体发生维度探讨精神哲学的著作,是教育学界第一部从精神哲学层面系统探讨儿童观的著作,又是心理学界第一部从哲学层面探讨儿童心理世界的著作。同时,本书还可以视作一部富有特色的儿童教育的基础性理论书籍。精神哲学是以人类普遍的精神现象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国内对儿童精神世界进行深入考察和细致审视的专著很少见到,《儿童精神哲学》在这方面作了尝试和探索。作者倾注了多年的心血,深入  相似文献   

15.
世界大学历史中形成了认识论和政治论两种大学哲学,其中认识论的大学哲学以人的身心健全发展为目的,政治论大学哲学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的,其不同的价值趋向造就了不同的大学品质和风格。我国大学在价值趋向方面几乎是呈"一边倒"的态势,基本上都崇奉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的的政治论大学哲学。但由于在我国的政治传统中缺乏这种哲学本意中的政府权力自律内涵,因而这种哲学在我国大学中的功能,已经演变为大学组织行政化、大学行为功利化、大学风气庸俗化的催化剂,使大学方向迷乱和精神堕落,而进行以"去行政化"为标志的政府权力自律,则成为大学发展和进步的必然条件。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理论界,对于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中的新自由主义,人们已不再陌生,特别是随着约翰.罗尔斯(正义论)译著的问世,在政治哲学和伦理学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大陆学人结合当代中国的“问题”背景给予了持久而热烈的讨论。其中,以麦金泰尔、沃尔泽、桑德尔、泰勒等人为代表的社群主义理论多被援引,成为讨伐新自由主义的手中利刃,甚至有人声称新自由主义已陷入困境,社群主义代表了政治哲学和伦理学的未来走向。本文试从社群主义的历史渊源、时代背景和理论诉求着手,结合目前西方理论界的现状、中国学人的特有心态,对这一误会予以澄清。  相似文献   

17.
赫尔·菲力浦斯(HalPhilips)先生,23岁,中文名字裴雅智,1998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亚特兰大州Emory大学,哲学学士。在大学里,他致力于研究哲学、汉语、国际关系,爱好美术、表演和打篮球,喜欢中国历史。曾研究过中国的《易经》、老子和孔...  相似文献   

18.
黑格尔批判自由主义,虽然回顾了这个时代的进程,但是他以国家主义对抗自由主义,并非成为自由主义的集大成者,而是在整体框架内确立了对自由的另一番阐释。他通过对自由主义所奉行的自然法和自然权利思想、社会契约论、个人主义以及法国大革命的批判,最终形成了与自由主义截然对立的国家主义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19.
专家介绍     
黎克明教授,男,1926年生,广东省南海县人.华南师范大学哲学教授.1948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并进入解放区从事学运工作.1956年毕业于中共中央高级党校理论研究班.历任华南师范大学政治系副主任、马列主义教研室主任、哲学管理学研究所所长,现任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兼任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哲学学会副会长、广东陶行知研究会会长、广东伦理学会会长、广东管理哲学学会会长等职.讲授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领导科学》等课程.1979年以来培养了20多名哲学硕士研究生.黎克明教授主编全国高等院校理工农医专业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简要读本》以及《哲学现代化丛书》和《新时期哲学丛书》.在中央报刊发表过《时代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化》等论文.  相似文献   

20.
林加全,男,壮族,1955年生,广西上思人,教授。1979年毕业于广西民族学院政治系政治专业,199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研究生班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曾在武汉大学哲学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进修班、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修班、国家教委中南高校干部进修班、广西高校领导赴美国研修班学习。担任过钦州教育学院团委书记、德育教研室主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