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一、一题多变训练给出基本题后,要求学生变换条件,问题、结构或叙述方式,解答后再比较。例:一根木料长8.4米,第一次用去全长的,第二次用去全长的,还剩多少米?列式:8.4×(1--)。(1)条件不变,问题改为:①两次共用去多少米?列式:8.4×(+)。②第一次比第二次多用多少米?列式:8.4×(-)。 (2)问题与条件互换。一根木料,第一次用去全长的,第二次用去全长的,还剩3.5米。这根木料全长多少米?列式:3.5÷(1--)。(3)改变叙述方式。一根木料长8.4米,第一次用去全长的,第二次用去2.1米,还剩多少米?列式:8.4×(1-)-2.1。(4)改…  相似文献   

2.
平抛运动规律是力学中的重点,也是同学们学习的难点.平抛运动规律往往与实验、生活、生产、科技活动、体育运动等相综合。构成丰富多彩的探究性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弄清平抛运动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理清其中合成、分解的关系,注意临界条件的运用。然后根据相互关系列式求解.“平抛运动”中的探究性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3.
物理计算题,需必要说明.对象过程符号,依据均说清.解题详略得当,列式规范排序,步骤易说清.计算要准确,单位须对应.压轴题,细思考,详说明.少写长式,最好列原始方程.倘若网上阅卷,答题错位出框,徒劳又无功.解答若规范,金榜必题名.注释:1.对象过程符号,依据均说清:计算题的文字说明需指明确定对象、物理过程或状态,所设符号代表的物理量及所列方程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徐高本 《中学理科》2009,(11):30-33
一般来说,动量和能量的综合考题的研究对象是相互作用的系统,质点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既有动量的传递,也有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分析这类问题,首先要弄清质点的物理过程,建立起清晰的物理图景,在此基础上根据动量和能量的关系列式求解.下面就常见的几种情况分类浅析.  相似文献   

5.
巧解“似算非算”型选择题张北春(安徽怀宁县高河中学,246121)初中物理有一类选择题,题干中给出了几个数据,表面上看似乎要通过计算方可求解,其实只要挖掘出题中隐含的条件,通过分析推理即可速解、巧解.下面列举几道中考试题进行分析.一、巧用列式法(列式...  相似文献   

6.
列式指的是根据题意,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起来.列式是学习中的一个重点,是学习代数的基础.近年来中考中经常出现列式问题,现举例如下: 一、列式表示数量问题 例1(2015年自贡市中考题)为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我市某楼盘让利于民,决定将原价为a元/米2的商品房降价10%销售,降价后的销售价为( ).  相似文献   

7.
例析F=ma的正确列式江苏阜宁县东沟中学王立根作为牛顿的核心定律F=ma,是高中物理力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应用该定律解题时,除了F、α是矢量外,常常牵涉到其它一些矢量,在方向性问题上容易出错或造成解题麻烦.本文从解题分析入手,寻求牛顿第二定律的正确列式...  相似文献   

8.
所谓比较型选择题是指关于物理量在某物理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判定或同类物理量在不同过程中的量值关系的判定,这类选择题在每年高考中均占一定比例,掌握它的解法有助于我们在考试中灵活运用,巧妙解题.1.公式法利用物理概念或规律直接列式判定.例1在光滑水平面上,动...  相似文献   

9.
高中物理课本中,每当介绍了物理定律、定理或导出新的物理公式时,常安排有例题.例题教学得法,不但对学生理解掌握物理概念、原理、公式有很重要的作用,而且能培养学生认真分析、判断有据、推理严密,书写规范、表达准确的良好习惯.学生往往把物理问题单纯看作一种数学运算,乱凑数据,乱套公式,因果关系颠倒.作为物理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思维方式,明确此例题要解决什么问题,已告知什么条件,应用哪个物理原理?有时,还须做好“翻译”,把字里行间除含着的物理语言转化为明确的某个物理量,最后列式求解.课本中例题看似简单…  相似文献   

10.
解决连续抛接问题的方法是:对前几次抛接过程利用动量定理或动量守恒定律列式,再归纳出物体速度变化的规律.下面分两种情形说明.  相似文献   

11.
平抛运动规律是力学中的重点,也是同学们学习的难点.平抛运动规律往往与实验、生活、生产、科技活动、体育运动等相综合,构成丰富多彩的探究性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弄清平抛运动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理清其中合成、分解的关系,注意临界条件的运用,然后根据相互关系列式求解.“平抛运动”中的探究性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12.
1.会分析求解“三体二次作用过程”问题 所谓“三体二次作用”问题是指系统由三个物体组成,这三个物体间存在二次不同的相互作用过程.解答这类问题必须弄清这二次相互作用过程的特点,有哪几个物体参加?是短暂作用过程还是持续作用过程?各个过程遵守什么规律?弄清上述问题,就可以对不同的物理过程选择恰当的规律列式求解.  相似文献   

13.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种属性上相似而推出它们的另一个属性也可能相似的一种推理形式.它不仅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有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在解决物理问题过程中,具有启发思路、提供线索.借助于某种范例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举例分析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4.
化学反应前后,固体、溶液或气体等出现了量的增减,可抓住增减的原因,利用差量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成正比的关系列式求解.  相似文献   

15.
每一门学科都有它的一套规范,这不是故弄玄虚,而是科学的需要.在物理学习中,常有一些学生不注意规范,认为是无所谓的小节问题.本文列举一些常见事例.以期引起同学们的注意.一、书写1.物理单位的国际符号是固定的.有人常把大小写槁错.如质量:正:nl误:M.2在列式计算时,如果中间过程每一步都带单位,则最后结果的单位不应加括号.如果中间过程各量均不写出单位,则最后结果的单位应加括号.两种写法不要搞混.如’3.在一个算式中,物理量的单位要么都用中文名称,要么都用国际符号,不可“土洋结合”‘如4.时间单位“分、秒…  相似文献   

16.
<正>机械能守恒定律揭示的是动能与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相互转化的规律,同学们常会因对机械能守恒条件的理解不到位,而导致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出现不敢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列式求解或盲目地套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列式求解等现象。下面通过理  相似文献   

17.
何万龄 《考试》2004,(5):38-39
物体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物体间不仅有动量的传递,还有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分析这类问题,首先要从物体受力分析人手,弄清物理过程,建立起清晰的物理图景,在此基础上根据动量和能量的重要关系,列式求得结果。下面就几个典型问题结合实例作一讨论一  相似文献   

18.
能量守恒定律是中学物理中的重要内容.在分析物理问题时,若系统能量守恒,则只需抓住系统在某一过程中的始末状态的能量相等来列式求解.用此方法解决问题简单、易懂.但是很多学生经常把光滑无摩擦、不计空气阻力、不计内阻等看做能量守恒的条件,一见题中有此类条件就冒然应用能量守恒去解题,不去分析物理过程,忽视了题目中隐含的细节——能量损失,造成错解.  相似文献   

19.
初学物理的同学做物理计算题时,仍习惯用解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方法,即在列式和计算时不带单位,这是不符合初学物理时的解题要求的。列式和运算过程中最好把单位带上,带单位运算时,单位也要像数字那样相除、相乘、相约,即单位也要参与运算。带单位运算的最大好处是可以减少解题的错误,及时发现解题各步骤中出现的问题,下面举例说明。例1猎豹是动物中的短跑冠军,速度可达28m/s,它5min能跑多远?错解:s=υt=28×5=140(m)分析:上面解题中公式应用正确,由于未带单位运算,错在哪里很不容易发现。如果列式时带上单位运算,上式就成了:s=υt=28m/s×5min…  相似文献   

20.
为更好地贯彻课改精神,鼓励广大读者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课外实验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并能对这些问题进行科学表述、猜想和探究,从而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本刊编辑部特举办“我发现的物理问题”征文大赛.参赛对象为本刊读者,老师、学生不限,参赛学生请注明指导老师.请您留意现实社会中涉及物理学知识的事实(如家电、各种机械、设施)以及从文献中可查到的事物,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述出事物的物理情境,并简要指出这些物理情境中所蕴含的物理规律、原理等.来稿请寄(450004)郑州市顺河路11号《中学生数理化》(初中版)编辑部穆林彬收,请在信封左下角注明“物理征文”字样;电子稿请投至jmc68@tom.com.征文截止时间为2006年3月31日.本刊编辑部将组织中考试题研究专家对优秀征文进行整理,编拟成原创性物理试题在本刊发表.本次征文大赛设特等奖10名,优秀奖100名,对获奖者及指导老师均颁发获奖证书和奖品,并将试题编入省级中考试题库,如果该题被选入当年中考题,将重奖征文原作者.获奖名单在本刊2006年6月号刊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