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言掷标枪技术中的鞭打动作是运动员从躯干动作开始,到手的动作结束的依次性用力动作。它的动作质量如何是决定成绩优劣的关键,是“有效的投掷技能的生物力学核心”,因此,这一动作被誉为掷标枪技术的灵魂。一些生物力学的专著普遍认为,鞭打动作的合理性在于动量传递。山于躯干和上肢相比,质量很大,因此,在掷标枪时,山躯干开始的鞭打动作,自然“在发挥动量时是  相似文献   

2.
对掷标枪最后用力技术的再认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宋广林  闵凡亭 《体育学刊》2004,11(5):122-124
在分析和研究掷标枪最后用力技术的基础上,从掷标枪最后用力技术要求的本质出发,对一些有争议的技术环节提出看法,将最后用力技术分为5个阶段:右蹬技术、左蹬技术、“满弓”动作、“鞭打”动作、出手动作。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掷标枪运动中鞭打技术动作的研究分析,寻找鞭打技术动作中存在的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及力学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鞭打动作在掷标枪最后用力过程进行分析,寻找和解决提高运动成绩的途径,为今后的教学和训练提供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速摄像法,运动录像解析法以及比较分析法,对李荣祥掷标枪最后用力阶段身体重心和标枪重心水平速度特征,鞭打动作的速度特征以及其它相关指标所体现出的速度特征进行分析,并指出其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人体鞭打动作的力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鞭打动作是运动中最常见的运动链的运动形式。鞭打动作可以使运动链末端环节产生极大的运动速度和打击力。鞭打动作是人体运动的最基本形式,弄清其机理是运动生物力学自身理论体系中不可或映的部分。但目前的解释基本上停留在定性阶段,在鞭打中各环节之间动力学关系尚无深入研究。本文以投掷标枪为例,通过研究上肢各环节鞭打时的动力学关系,揭示上肢在鞭打动作中各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6.
掷标枪最后用力过程中左腿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高速摄影机现场拍摄,并通过用影片运动分析系统进行解析对掷标枪最后用力过程中左腿技术进行了运动学分析。研究结果认为,“交叉步”后加快左腿的前摆速度可以形成牢固的双支撑,对重心水平速度的保持与提高有重要作用,并能缩短最后用力的时间。左侧支撑技术是保证最后用力时动量传递和“鞭打”技术有效完成的重要技术环节,并影响着出手高度。  相似文献   

7.
李海乐  刘波  陈亮 《中华武术》2014,(11):20-22
基于上肢鞭打模型,定性分析出投掷标枪的上肢动作顺序,得出使标枪出手速度最大化的方法。然后通过Kane方程组模型,推导出广义动力和广义惯性力,上臂、前臂和手腕7个自由度的方程,初步了解了上肢各环节在运动过程中肌肉力矩和关节反作用力与动作技术的关系。利用世界冠军瑞斯一次比赛数据进行计算,验证了Kane模型与鞭打模型在结论方面是相近的,证明了Kane模型应用在鞭打动作教学的可行性,进而在鞭打动作教学中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8.
鞭腿动作是散打腿法技术的核心,将散打鞭腿动作简化为一个二环节运动链模型,对散打鞭腿动作的髋、膝关节和大腿、小腿环节在三维平面内进行位置矢量的确定,以此确定在鞭腿动作中,各关节和环节的运动学参数,然后确定目标函数(末端速度V),建立了人体鞭腿动作的三维运动学方程,将鞭腿动作各环节要领数学化描述,结论认为:(1)鞭腿动作中大腿的角速度由腰部角速度和髋关节角速度决定,小腿的角速度由大腿和膝关节的角速度决定,三者密切配合共同决定着鞭腿末端的速度;(2)在T1阶,大小腿下潜完曲度不易超过450,在进攻腿离地瞬间,小腿环节的角速度大于大腿环节的角速度时最有利于膝关节速度的增加,进攻退离地时膝关节的角速度主要由小腿蹬地时的地面反作用力决定;(3)在T2阶段,大小腿充分折叠有利于膝关节角速度的加大;(4)人体的鞭腿环节链模型中,鞭打原理遵从动量由近端环节向远端环节传递的原理,通过髋关节及时有效的制动可使膝关节动量增加,通过膝关节的制动可使动量传递到末端,引起末端加速。(5)在散打鞭腿环节链模型中只有多环节和关节依次协调配合才能使末端发挥最佳击打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上述题目的论文登载在美国《田径季刊》1982年第一期,作者马克吉尔在他的论文中,要求读者结合图表进行掷标枪技术分析。马克吉尔就掷标枪动作过程把技术动作分成几个环节,在引用名教练和专家的见解的同时,对目前世界一流选手所采用的技术倾向作了论述,并明确地指出各个动作环节的要点。采用动作技术分解图来理解掷标枪技术,对于诊断  相似文献   

10.
最后用力掷标枪,是掷标枪的关键技术。完美的最后掷枪过程是身体的上下肢,器官、肌肉及身体的左侧和右侧共同协调用力的结果。在最后用力过程中,无论哪个环节没能很好地工作,都会对成绩产生不良的影响。左臂动作(以右臂掷标枪而言),在掷标枪最后用力过程中也有其重要的作用。结合本人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将左臂的动作在掷标枪最后用力过程中的重要性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掷标枪及速度素质在投掷项目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 田径运动中的投掷项目,包括掷标枪,都可被称为是以人体最大速度完成的非周期性运动。由于这种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投掷项目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先决条件——构成取得最远投掷距离关键的器械出手速度,所以速度素质对于投掷运动员来说就至关重要了。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分析速度在掷标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使我们对掷标枪技术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明确速度及其在投掷项目中所起的作用。 ·分析掷标枪的不同动作阶段。 ·研究速度在掷标枪最后用力动作中的重要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运动员在学习掷标枪技术的开始阶段,一般是以原地投技术为主。这些技术大多与髋、肩、肘的翻转动作和鞭打动作有关。当技术学习到助跑掷枪的阶段就涉及到了“超越器械”的技术问题。“超越器械”是指运动员在掷标枪的最后用力之前,由于交叉步下肢动作快于上肢,造成运动员身体后倾,身体左侧领先于右侧,髋关节领先于肩关节,身体领先于器械的身体姿态。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在掷标枪技术中,最后用力是关键。而随着掷标枪技术的发展,掷标枪最后用力的动力结构重点正由右腿向左腿转移。本文试从生物力学角度对左侧支撑动作进行了分析,论证了左侧支撑是掷标枪的重要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4.
掷标枪最后用力左侧支撑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生物力学角度对掷标枪左侧支撑动作进行了全面分析 ,论证了左侧支撑是掷标枪技术中的重要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5.
上肢鞭打动作技术原理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卉 《体育科学》2004,24(11):30-36
鞭打动作是许多体育技术动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鞭打动作技术的研究将对运动技术实践具有广泛而深入的指导意义。应用瑞典产 QUAL ISYS- MCU5 0 0红外远射测试系统 (6个镜头 )对羽毛球扣杀、排球扣球、标枪投掷、棒球投球动作过程进行测试。在一定简化的基础上建立了人体上肢 3环节 7自由度的环节链多刚体模型 ,应用多刚体动力学中的 Kane方法和红外远射测试系统所测运动学数据对上肢各环节运动的肌肉力矩进行计算 ,并应用隔离法计算上肢各环节在关节处的受力情况。通过对上肢鞭打动作技术进行运动学与动力学的综合分析 ,揭示了上肢在做鞭打动作时的空间运动规律与特征。  相似文献   

16.
“鞭打”动作是体育运动中常见的技术动作,为了掌握完成某一动作,常需要两臂(手)或两腿(足)具有尽可能大的运动速度,以达到增加动作的速度和力量,提高动作技术的质量,这些动作类似抽鞭子时的鞭打动作。如网球、排球、羽毛球等的扣球,投掷标枪和手榴弹,下肢的踢球,游泳中的打水动作等。目前对人体“鞭打”动作的力学原理大多用抽鞭子原理来阐述,抽鞭子时,先让臂带动  相似文献   

17.
运用肌电与摄像的同步对部分优秀女子沙滩排球运动员跳发球的测试结果表明,“屈肘后引”的引臂技术较为合理,鞭打能量的传递模式,无论做鞭打动作环节加速的向心收缩肌肉用力顺序,还是使环节减速的离心收缩的肌肉用力顺序,都是先近侧环节后远侧环节,能量依次传递。这是最优化的上肢鞭打动作,并可作为判断运动员鞭打技术动作协调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前掷实心球能有效发展学生上肢力量和协调性,是落实体育核心素养、培养“运动能力”的载体。在前掷实心球过程中,最后的挥臂鞭打用力是投掷动作的关键一环,此环节中易出现“没有鞭打动作”“用力鞭打意识不强”“鞭打用力不够”等问题;教学中如果只用“远度分值”判断强化“最后鞭打用力动作”是否有效,  相似文献   

19.
掷标枪技术是助跑引枪交叉步接最后用力来完成的运动项目,也属于速度与爆发力相结合的瞬间动作。因此,标枪项目的专项能力训练一定要具有针对性,才能取得好的训练效果。一、单臂投轻器械主要用来发展手臂鞭打动作速率,同时对掌握和改进鞭打技术及完整的投掷步有很大作用。方法同投掷标枪技术一样,可原地投、上步投、短距离的助跑投,对投掷墙或投掷网,投远都可。器械:垒球、胶球、鞭子、柳条、轻标枪等。二、单臂投重器械主要发展专门投掷力量,并有利于掌握大肌肉群先发动用力的技术,训练方法同上。器械:小铅球、重标枪等。  相似文献   

20.
通过SIMI录像解析系统对受试者原地掷标枪动作进行生物力学分析,了解人体在掷标枪过程中,上下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相关参数特征,并以此为例,分析人体在完成模式化动作过程中,肢体各环节之间以及身体整体协调性的变化特征。研究发现,合理有效的运动训练可以改变某些肢体的运动协调性,通过掷标枪训练,可以提高下肢向上肢传递能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